第74章 展示研究成果(2 / 2)
挂断电话,徐文渊的目光再次落到手机屏幕上。他并非要阻止什么,相反,他从封瑶的研究和卓远的变化中,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但他习惯性地想要掌控全局,评估每一个变量的风险与收益。封瑶这个原本被他视为“小意外”的变量,正以一种超出他预期的速度,变得不容忽视。他需要更清晰地了解,这个闯入弟弟生活,并可能未来会与徐家产生更多交集的女孩,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她的心性、能力、格局,是否能匹配得上徐家未来可能面临的复杂局面,以及……她是否会对卓远,乃至徐家,产生不可控的影响。他得像评估一个潜在的投资项目一样,重新评估她。
沙龙举行的日子终于到来。
A大国际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不仅有相关专业的师生,还有不少受邀前来的业界精英、投资机构代表和科技媒体的记者。灯光聚焦在讲台上,气氛庄重而热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学术与机遇交织的特殊氛围。
封瑶坐在台下靠前的位置,听着前面几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和才华横溢的博士生的分享,手心微微有些汗湿。说不紧张是假的,这是她重生以来,第一次在如此正式、公开且汇聚了多方目光的场合,展示自己心血凝聚的成果。
忽然,一只温暖干燥的大手悄悄覆上她放在膝盖上的手,轻轻握了握,力道沉稳。是徐卓远。他没有看她,目光依然平静地注视着讲台,仿佛只是无意间的动作。但那无声的鼓励和支撑,却像一股沉稳的力量,透过相贴的皮肤传递过来,瞬间抚平了封瑶心中最后一丝波澜。她反手轻轻回握了一下,随即松开,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背脊。
轮到封瑶上场了。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正式的白衬衫衣领,步履从容地走向讲台。站定,调整话筒高度,抬头面向台下众多的面孔。灯光有些刺眼,但她清晰地看到了台下徐卓远那带着鼓励和信任的眼神,也看到了坐在侧后方、对她微微点头示意的林悦师姐。甚至,在不甚起眼的角落,她还瞥见了那位有过一面之缘的《科创新视野》记者韩东,他正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什么。
封瑶露出了一个沉静而自信的微笑,开始了自己的分享。
十五分钟的时间,她侃侃而谈,从理论模型的构建逻辑,到在心理辅助、早期干预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设想;从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的优势,到必须严格恪守的伦理边界。逻辑严密,表述清晰,更难得的是,在讲到与林悦合作梳理出的具体案例时,她眼中流露出的真诚、关切与那份希望改变现状的迫切,打动了在场的许多人,让原本有些冰冷的技术话题,充满了人文的温度。
提问环节,果然如徐卓远所预料,有几位教授提出了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一位伦理学教授尖锐质疑算法判断可能带来的“标签化”效应;一位计算机系的资深教授则对模型在复杂现实场景中的泛化能力表示担忧;还有一位业界代表直接询问数据来源的合规性与隐私保护方案。
封瑶早有准备。她不疾不徐,先是诚恳感谢提问,然后引据经典研究,结合自己模型的特定设计(如强调其“辅助”而非“替代”定位,以及内置的反偏见校正机制),并巧妙援引林悦提供的现实困境(如咨询师资源不足导致很多潜在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一一给出了既有理论支撑,又接地气、具有建设性的回答。她坦然承认技术的局限性,但也坚定地表达了技术作为有效辅助工具所能带来的积极改变和探索的必要性。
她的表现,从容、自信、有理有据,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台下不时响起赞许的掌声。周教授坐在前排,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满意的笑容。
分享圆满结束。封瑶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下讲台,徐卓远第一时间迎了上去,毫不避讳地在众目睽睽之下给了她一个短暂的拥抱,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骄傲:“我就知道,你是最棒的。你征服了全场。”
封瑶脸颊微红,眼中却光彩熠熠。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得体、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微笑着走了过来,递上一张设计简约却不失质感的名片:“封瑶同学,你好。我是启明创投的副总裁,赵明远。你对情感计算应用前景的洞察,尤其是在与具体社会问题结合方面的思考,非常独到且富有感染力。我们基金最近也在密切关注这个方向,认为其潜力巨大。不知道你毕业后有没有兴趣深入探讨一下创业的可能?或者,你们项目组目前是否有意向接受早期投资?我们可以提供包括资金、资源对接在内的全方位支持。”
这突如其来的橄榄枝,让封瑶和徐卓远都微微一愣。启明创投,在业内以其敏锐的眼光和扎实的投后服务而闻名。
封瑶很快镇定下来,双手接过名片,礼貌而不失分寸地回应:“谢谢赵总的认可,受宠若惊。我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不过目前,我还是以完成学业和深化研究为主,希望先把基础打得更牢固一些。”
赵明远笑了笑,表示理解:“当然,学业为重。期待你的后续进展,保持联系。”他又与徐卓远点头致意后,便礼貌地离开了。
“看来,你的‘微光’已经不仅仅是被看到,而是吸引到真正的‘追光者’了。”徐卓远看着封瑶,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商业资本的过早介入,是机遇,能让研究更快落地,但也可能意味着研究方向被迫商业化、团队话语权被稀释,以及更复杂的利益纠葛。他那个习惯于未雨绸缪、掌控一切的哥哥徐文渊,想必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幕。未来的路,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更加广阔,也更具挑战。
封瑶握着那张质地精良的名片,感受着其代表的肯定与无限可能性,心中百感交集。重生归来,她不仅弥补了前世的的情感遗憾,找到了坚实的自我价值,如今,更看到了将个人理想照进现实的广阔路径。她的研究,真的有可能变成改变世界的一点点力量。
然而,她也清晰地意识到,随着她站上更大的舞台,聚焦在她身上的目光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其中必然混杂着欣赏、期待、审视、算计,甚至……未知的暗流。但这一次,她不再恐惧,也不再是孤身一人。
她抬头,对上徐卓远温柔而坚定的目光,那里有为她骄傲的星光,也有与她共同面对一切的决心。她嫣然一笑,如春日破晓。前路或许漫长,或许布满挑战,但只要他们携手并肩,便无所畏惧。微光已燃,终将汇聚成星河;而他们所要做的,便是在这晨光与暗流交织的时代里,牢牢握住彼此的手,坚定地走向他们共同选择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