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星火与壁垒(2 / 2)
封瑶心一沉,凑近屏幕仔细查看:“这么快?我们还没正式对外公布……”
“嗯。”徐卓远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有两种可能,一是林教授提及后,引起了某些人的兴趣;二是……可能更早之前,就已经被盯上了。顾云琛的出现,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实验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服务器机柜运行发出的低沉嗡鸣,像一头蛰伏的野兽在喘息。挑战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直接,甚至带着一丝未明的恶意。
“顾云琛那边……”封瑶有些迟疑地开口,“他的背景,你了解吗?”
“瀚海科技董事的儿子,在学生会和创业圈都很活跃,投资嗅觉敏锐。他父亲的公司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领域投入很大。”徐卓远语气淡漠,但眼神锐利,“他提出的合作,动机未必纯粹。可能是看好项目潜力想提前布局,也可能是想借此窥探核心技术,甚至不排除是为他父亲的公司探路。暂时保持距离是对的。”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封瑶,目光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或许可以称之为放松的情绪:“你今天处理得很好,应对得当,守住了关键。”
被他肯定,封瑶心里那点因应对顾云琛而产生的细微紧绷感瞬间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暖流。她笑了笑,将带来的还温热的牛奶轻轻放在他手边:“别太拼了,注意休息。防线要筑,但也不能把你自己累垮了,你是‘心域’的主心骨。”
徐卓远看着那杯冒着微微热气的牛奶,微微一怔,冰冷的镜片后的眼神似乎柔和了一瞬,随即低声道:“谢谢。”
封瑶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拿起自己的平板和打印出来的逻辑流程图:“我来帮你核对一下边缘节点的数据过滤规则和情感反馈逻辑吧,多个人,多份力,也防止你思维定势。”
她没有说要离开,也没有再多问细节,只是用行动表明,她会和他一起面对这悄然逼近的风雨。
徐卓远看着她低头专注的侧脸,灯光在她柔顺的发丝上镀上一层浅金,她纤细的手指在平板和纸张间移动,偶尔蹙眉思考,偶尔快速标注。实验室里很安静,只有两人偶尔的键盘敲击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服务器稳定的运行声。这种无声的陪伴,仿佛有一种奇特的力量,驱散了他周身惯有的清冷孤寂,也缓解了连日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精神疲惫。
他想起她白天对顾云琛说的那句“项目主要是徐卓远在负责技术攻坚”,实际上,“心域”的核心创意、情感模型的构建、人性化交互的设计,封瑶凭借其心理学专业知识和重生带来的独特视角,贡献了至少一半的灵感,甚至更多。但她从不居功,在外人面前,总是下意识地、坚定地将他的位置摆在前面,维护着他的主导权。
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维护,是他前世在冷漠的家庭和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从未体验过的。前世那个因为流言和误会对他充满戒备、像只受惊小刺猬一样的女孩,和眼前这个温柔坚定、与他并肩作战、彼此信赖的封瑶,身影渐渐重叠,又清晰地分离——现在的她,更加耀眼,也更能触动他内心深处那片不为人知的柔软。
他收回目光,重新聚焦在代码上,指尖敲击键盘的动作却似乎比刚才轻快了些许,脑海中某个关于防火墙动态验证的难点,忽然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封瑶。”他忽然低声开口,打破了宁静。
“嗯?”封瑶从复杂的逻辑图中抬起头,看向他。
“下周,市里有一个小范围的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学术沙龙,保密级别较高。主讲人是国内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权威,李维教授。”他顿了顿,声音平稳如常,但仔细听,似乎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他的研究方向涉及情感生成的神经机制,或许对‘心域’的情感建模精细化有启发。要一起去吗?”
这不是项目必要的行程,也超出了他们平时共同活动的范畴,更像是一种……带着分享和邀请性质的同行。
封瑶眼眸一亮,像是落入了星辰,毫不犹豫地点头,笑容明媚而温暖:“好啊!当然想去!”她的欣喜毫无掩饰,瞬间点亮了略显冷硬的实验室空间。
徐卓远唇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快得让人无法捕捉,只是“嗯”了一声,语气依旧平淡:“到时候把具体时间和地点发你。”
“好!”封瑶应道,心情莫名地更加雀跃起来。
新的挑战已然出现,潜藏的对手若隐若现。顾云琛的邀约像一道前奏,未知的扫描痕迹是暗处的窥探。但在这个夜晚,在这间亮着灯、充斥着代码与图纸的实验室里,两颗曾经隔阂的心,却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在无声的陪伴与默契的配合下,距离似乎又靠近了一步。他们像两棵各自努力扎根、向上生长的树,枝叶在风中悄然交叠,共同汲取养分,也共同抵御着外界的风雨。
封瑶想,重生带来的最大幸运,或许不仅仅是弥补前世的遗憾,看清真相,更是拥有了与他共同面对未来、共同成长的底气和勇气。星火虽微,可聚光芒;前路有壁垒,亦能携手共破之。而他们所要守护的,不仅是“心域”这个项目,更是这份失而复得的信任与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