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168章 封瑶学术成长

第168章 封瑶学术成长(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封瑶心中的那点犹豫和消极瞬间被这理性的光芒驱散。她用力点了点头,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好,我明白了。我会认真准备的。”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又被敲响了。这次进来的是一位气质干练、戴着无框眼镜的中年女教授,封瑶认得她是学院里以治学严谨、要求严格着称的孙教授,同时也是徐卓远本科阶段的导师之一,在学术圈内颇有声望。

“卓远,”孙教授笑着走进来,目光温和地扫过封瑶时,也友善地点了点头,然后对徐卓远说,“忙着呢?没打扰吧?”

“孙老师。”徐卓远站起身,态度保持着学生对师长的恭敬。

“我来是跟你当面说一声,之前你推荐的那个数学系的本科生陈越,我找机会和他深入聊了聊,基础确实非常扎实,思维敏捷,尤其在抽象建模方面很有天赋。”孙教授语气中满是欣赏,“我这边刚拿到一个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项目,正需要这样的苗子。你眼光还是那么毒辣。”

徐卓远微微颔首,并不居功:“他的能力与项目需求匹配。”

孙教授又就新课题的初步设想和可能的技术路径聊了几句,目光不经意间落到封瑶桌上那份几乎完成的、设计精良的墙报上。她走近几步,扶了扶眼镜,仔细看了片刻,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这就是你们那个‘心域’项目要在国际研讨会上展示的墙报?做得相当不错啊,框架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图文搭配和视觉呈现也很有水准,看得出花了心思。封瑶同学,这是你主要负责设计和制作的?”

封瑶连忙起身,恭敬地回答:“是的,孙老师。初稿和修改都是我在负责,徐师兄在整体方向和关键细节上给了我很多指导。”

“嗯,卓远在学术上的严苛是出了名的,能被他认可,说明你确实下了苦功,也很有潜力。”孙教授笑了笑,话锋却看似随意地微微一转,像是闲聊般提起,“不过,我听说……苏晴同学最近也常来你们实验室请教问题?她父亲和苏院长倒是多年旧识,前几天还特意打电话到院里,关心过女儿在学校的适应情况,以及……参与科研项目的情况。”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随口提及一则校园八卦,却让封瑶心里咯噔一下。孙教授看似在闲聊,实则透露出两个关键信息:一是苏晴家世背景不简单,其父与学院高层领导关系密切;二是苏晴对徐卓远的“请教”,可能已经超出了普通同学交流的范围,引起了老师层面的些微关注,甚至可能带有某种暗示。

徐卓远的反应却极其平淡,仿佛完全没听出任何弦外之音,只是就事论事地回答:“学术问题,可以在办公室时间讨论。与谁相识,无关科研进展与实验室管理。”

孙教授闻言,失笑摇头,带着几分无奈和早已习惯的了然,指了指徐卓远:“你呀……还是这个样子。”她似乎深知自己这个学生的性格,知道他在这些事情上“不开窍”,或者说,刻意保持了一种纯粹的隔离,便不再多言,转而又鼓励了封瑶几句,让她好好准备奖学金申请,便离开了实验室。

孙教授走后,实验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服务器运转的低沉嗡鸣。封瑶却因她临走前那番话,心中泛起一丝隐忧。苏晴的出现,似乎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热情的仰慕者,其背后可能牵扯到的人际关系和无形压力,是她这样毫无背景、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需要谨慎面对,甚至感到无力的。

徐卓远却似乎完全没将这段插曲放在心上,已经重新坐回电脑前,屏幕上的代码再次开始滚动。然而,片刻后,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将一个命名为“Schorship_Ref”的文件夹共享给了封瑶的账户。

“这是……?”封瑶点开,发现里面不仅仅是几篇他精心筛选过的、与“心域”项目方向相关的前沿文献,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详尽的文档,里面罗列了该类国家级奖学金申请材料撰写的核心技巧、常见要点分析、以及如何量化呈现个人贡献的注意事项,甚至还包括了几种有效的陈述结构模板。

“补充材料。或许有用。”徐卓远头也不回地说,视线依然停留在代码行上,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看着屏幕上那些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资料,封瑶心中最后那点因苏晴背景而产生的微妙阴霾也彻底消散了。他或许不懂,或者说不愿去懂那些复杂的人情世故,但他会用他独特的方式,在她需要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提供最坚实、最有效的支持。他就像一座沉默而稳固的山,无论外界风雨如何,人际关系如何变幻,只要她在攀登学术和成长的道路上,他就在那里,用他的规则和方式,为她扫清认知上的障碍,指明前进的方向。

晚上,封瑶抱着厚厚的参考资料从图书馆出来,夜风带着凉意,拂过脸颊。夜空异常清澈,繁星点点,如同碎钻般镶嵌在深邃的天幕上。她仰头望着那些遥远却坚定闪耀的光点,忽然想起徐卓远桌案前那盏常亮的孤灯,想起他精准如代码、不带冗余情感的关心,想起他坚守原则近乎固执的“冷酷”,也想起……他递过文献时,那骨节分明的手指无意间擦过她指尖的、微凉而柔软的触感……

重活一世,她看清了太多,也放下了太多。遗憾的弥补,并非是要抓住所有曾错过的浮华与喧嚣,而是要学会牢牢握住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能让自己内心充实并变得更好的东西——亲情的牵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认可,以及,眼前这份独特而笃定、建立在理性与尊重基础上的温暖。

她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感觉胸腔里充满了清晰而坚定的力量。前路还长,学术的高峰等待攀登,生活的挑战、复杂的人际依然可能存在,但她不再畏惧,也不再自我怀疑。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救赎,来自于家庭无条件的支撑,来自于自身日复一日的努力与成长,也来自于那颗遥远却始终清晰照亮她前行道路的、名为“徐卓远”的星辰。

她抱紧怀中的书,加快脚步,向着远处那扇在夜色中依旧散发着稳定暖光的实验室窗户走去。夜色温柔,漫天星光与人间灯火交织,照亮了她脚下坚实的路,也照亮了她心中愈发清晰、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