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224章 涟漪效应和旧影浮现

第224章 涟漪效应和旧影浮现(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卓远”这个自然而亲昵的称呼,让封瑶的心像是被一根极细的丝线轻轻勒了一下,带来一种微妙的、下沉的紧绷感。如此熟稔的口气,仿佛在不经意间,标注了一种她未曾触及的、属于徐卓远的过去,那是一片她完全陌生的领域。

李思语似乎没有察觉封瑶那细微的情绪变化,或者说,她察觉了,但并不在意。她继续用一种带着怀念的口吻说道:“那时候他就已经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满脑子代码和算法,对人情世故几乎一窍不通,理性得不像个真人。我们几个老同学私下里还打赌,看他这辈子到底能不能‘开窍’,理解普通人那些复杂的情感呢。”她轻笑一声,目光落在封瑶脸上,带着更深层次的探究,“看来,学妹似乎找到了和他沟通的独特方法?这真是让我们这些老同学都感到好奇了。”

这话语听起来是善意的调侃和纯粹的好奇,但封瑶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隐藏在友好面具下的、微妙的挑战意味。眼前这个光彩照人、似乎与徐卓远有着共同过去的女生,不仅是他旧识,似乎……还对她与徐卓远之间正在缓慢萌芽、小心翼翼构建的关系,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甚至是一丝不以为然的态度。

前世那种因出身普通、才华不显而带来的自卑感,如同潜伏在心底的幽灵,几乎要条件反射般升起,试图将她拖回自我怀疑的阴影。但这一次,封瑶深吸一口气,迅速而有力地将那幽灵按了下去。她重活一世,挣扎、学习、成长,不是为了再次活在别人的目光和评价里,更不是为了在某个“过去式”面前感到自惭形秽。

她抬起眼,迎上李思语那探究的目光,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眼神却清亮坚定,如同被雨水洗过的星辰:“徐卓远同学只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沟通谈不上独特,只是恰好多了一些理解和他所需要的耐心而已。”她晃了晃手中厚重的图鉴,动作从容,“抱歉,李学姐,我先去那边查阅资料了。”

说完,她微微颔首,转身离开,步伐稳定,留下一个既不失礼又充满内在力量的背影。

李思语看着封瑶离开的方向,脸上完美的笑容淡了些许,眼底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复杂情绪。这个封瑶,似乎并不像她最初凭借有限信息所想象的,只是一个凭借些许运气和才华偶然吸引了徐卓远注意的普通女孩。她的平静和笃定,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通透和韧性,那不是在温室中培养出的娇弱花朵,而是经历过风雨,深深扎根于土壤的植物。

当晚,封瑶在“年轮”程序里,详细记录下了这次相遇。

她上传了一张傍晚在图书馆窗边拍下的、被绚烂晚霞染红的天空照片,云层翻滚,色彩瑰丽,预示着某种变化。在文字区,她写道:“今日遇到了一个来自他‘过去式’的变量——李思语。她带着某种预设的评判和审视而来,试图用她所熟悉的‘过去’来定义我和他之间的‘现在’。有一瞬间,前世的阴影试图笼罩我,用惯常的自卑和不安侵袭。但我很快驱散了它。我清晰地意识到,我不是那个需要被任何人、任何过去所定义的封瑶了。他的过去我未曾参与,也无须介怀。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由我们共同书写和定义,这一点,毋庸置疑。”

她拖动了情感标记滑块,从初始的“微澜”最终定格在“平静”。勾选自动分析后,生成的情绪曲线清晰地显示了一个短暂的、因外部刺激引起的轻微下探,随后迅速回升,并稳定在高于初始值的平稳区间。关键词:【外部干扰】【自我确认】【情绪稳定】【内核加固】。

看着这条最终归于平稳甚至略有上升的曲线,封瑶的心更加安定。她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轨迹和强大的恢复能力,这种可视化的“证据”,本身就是一种赋予力量的过程。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是徐卓远的信息,一如既往的简洁,但内容却让封瑶一怔。

【数据同步:李思语,高中同学,曾组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团队协作贡献度评估:32.7%,个人获银牌。逻辑思维能力评估:A-。艺术鉴赏力主观评价:高。社交动机复杂性:需进一步观察。今日下午15:27分,于图书馆三层艺术类书架区与你有短暂接触记录,持续时间约4分15秒。根据接触前后你的公开状态数据(限于可采集部分)微变化分析,她是否对你构成了‘负面社交反馈’或引发‘情绪波动指数’超标?】

封瑶看着这条信息,先是愕然,随即忍不住低笑出声。他不仅知道了这次相遇,甚至精确到了时间、地点和持续时间!是他自己恰好也在图书馆?还是李思语主动告诉他的?或者……他真的有什么她尚不了解的、基于校园公共区域监控或位置服务的“信息采集”方式?这种近乎“全知”的视角,既让人感到些许无奈,又透出一种他独有的、过于直白的关注。

她回复道:【不算负面社交反馈。只是一次普通的、信息交换有限的社交接触。谢谢你的信息,很及时。】她犹豫了一下,指尖在屏幕上停留片刻,还是加上了一句试探性的询问:【她似乎……很了解高中时期的你?】

徐卓远的回复快得几乎像是预设好的自动回复,但内容却绝非程序能够生成:

【‘过去’的数据集已被封存,且其中75%以上被标记为‘低效’、‘冗余’或‘情感价值趋近于零’。当前系统运行的优先级、资源分配及核心算法优化,完全基于‘现在’与‘未来’的变量交互质量,尤其是与关键变量‘封瑶’的交互数据。】

封瑶看着这行文字,心脏像是被一股温暖而有力的潮水轻轻包裹、托举。这是他独有的、剥离了所有华丽辞藻和浪漫比喻,却最直白、最底层也最动人的情话。他在用他的语言体系告诉她,过去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是和她这个“关键变量”的每一次交互,这些数据定义了他当下的世界。

她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向窗外沉静的、点缀着疏星的夜色,心底一片澄明。李思语的出现,像一面突然竖起的镜子,虽然映照出一些来自过去的尘埃,但更清晰地照见了她内心的成长与坚固。她不再畏惧那些来自“过去”的影子,也不再轻易被外界的评判和比较所动摇。

新的变量不断加入他们的人生方程,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但她和徐卓远,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因为彼此的靠近和引力,而发生着积极而不可逆的偏转。他学习感受情感的细腻脉络,尝试理解人性的复杂编码;她学习在温柔包容中注入更强大的坚定,构筑不可摧毁的自我内核。

这条双向奔赴、彼此救赎的道路,两旁的风景愈发清晰。而前方,注定还有更多的未知变量与挑战,在等待着他们共同面对、共同求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