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234章 变量、轨迹和邀请函

第234章 变量、轨迹和邀请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教授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偶尔会突然打断,提出一两个一针见血的问题,直指她逻辑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迫使她不断深化、修正,甚至当场放弃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整个过程不像轻松的师生交流,更像是一场严格的小型论文答辩。封瑶感到大脑cpU高速运转,后背沁出了一层薄汗,握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收紧,但她努力维持着思维的清晰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终于,在她费力地解释完一个关于“圈层内部话语权对符号再创造影响”的关键节点的操作化定义后,王教授沉默了片刻,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想法,有。但粗糙,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他最终下了论断,语气平淡如初,“我手头有一个关于‘青年网络亚文化社群符号体系建构与流动’的小课题,正在招募研究助理,主要负责一部分文献梳理、综述撰写和初期访谈资料的整理编码。工作繁琐,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并且,大概率没有署名权。”他抬起眼,目光如炬,“你愿意做吗?”

峰回路转。

封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仿佛早已准备好答案,立刻应道:“我愿意!谢谢王教授给我这个机会!”她深知,这扇看似狭窄的门背后,连接着她渴望已久的那片广袤而艰深的学术旷野。繁琐与无署名,恰恰是触摸核心地带的、最真实的敲门砖。

“嗯。”王教授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从右手边抽屉里拿出一张早已打印好的表格,“这是基本信息表,填好交给我。具体任务安排和第一次组会时间,等我邮件通知。”

“好的,教授。”封瑶双手接过表格,强压住内心如同气泡水般不断上涌的激动,认真而迅速地填写完毕,再次道谢后,才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办公室。

门在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那个充满书卷与思维碰撞气息的空间。封瑶靠在走廊冰凉的白墙上,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一种混合着高强度脑力劳动后的疲惫、闯关成功的兴奋与巨大成就感的情绪在胸中澎湃激荡。她做到了!凭借自己的主动叩问和持续的思考,她真的敲开了一扇通向真正学术研究的大门!

一股强烈的分享欲油然而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毫无迟疑浮现在她脑海中的身影,就是徐卓远。

她拿出手机,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敲击,将成功加入王教授课题组的消息发了过去,字里行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一丝寻求认可的期待。

几乎是在信息显示“送达”的瞬间,徐卓远的回复就跳了出来。

【信息已接收。认知到:目标封瑶获得预期外的正向发展机遇(参与正式学术研究项目)。关联情绪反馈:愉悦度显着提升(+42%),成就感指标突破历史峰值。社会资本评估:与关键节点(王教授)连接建立,潜在资源获取渠道拓宽。结论:此事件对主体长期成长路径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具象化的行动指令:

【建议:进行适度庆祝与能量补充,以巩固正向情绪体验,补偿前期认知消耗。坐标:二食堂,小炒窗口。推荐菜品:清炒河虾(补充蛋白质),蒜蓉西兰花(维生素),米饭(150克)。预计到达时间:17:50。】

看着这条充满了数据量化、理性分析,却又将关怀落在实处的“徐氏风格”回复,封瑶忍不住低头轻笑出声。那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她能清晰感知到的、独属于他的、笨拙而精准的关注与支持。她回了一个“好”字,收起手机,脚步轻快地走向楼梯口,夕阳的金辉透过走廊尽头的窗户,为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而在图书馆另一侧的阅读区,陈墨刚刚结束与小组同学关于一个社会调查项目的讨论。她一边收拾着摊开的书本和笔记,一边无意识地瞥向斜对面那个靠窗的位置——那是封瑶平时雷打不动常坐的地方,此刻空着。她的思绪有些飘远,想起前几天偶然瞥见封瑶与那位信科院颇有名气的林轩在咖啡馆交谈,又联想到她身边那个总是沉默相伴、眼神却异常锐利的徐卓远。今天来图书馆前,似乎还听到隔壁班有人在议论,说文学院那位以严格着称的王教授,破天荒地给了某个低年级学生参与课题的机会……

几个零散的画面与信息碎片在陈墨脑海中碰撞、拼接。封瑶的蜕变,不仅仅是成绩单上数字的提升,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焕发出的、主动把握机遇的魄力和清晰的目标感。这种近乎脱胎换骨的变化,似乎与她身边那个如同精密仪器般观察、分析、并总能恰到好处介入的徐卓远,存在着某种她尚未完全理解的、隐秘而强大的关联。

陈墨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笔,笔尖在空白的草稿纸上点下了一个深深的墨点。她不再满足于仅仅从厚重的理论书籍和宏大的社会叙事中寻找答案。她需要更靠近一些,去观察,去解码。或许,她也应该更勇敢、更主动一点,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关键变量”,去介入那些可能改变轨迹的“事件”。

她翻开随身携带的皮质日程本,翻到下周的页面,在“参加信息学院《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影响》学术沙龙”那一项上,用力地、清晰地画了一个圈,仿佛这是一个郑重的承诺。

新的轨迹,正在悄然铺开。有人抓住了机遇,有人仍在迷雾中探索,而有人,则在精密计算着所有可能影响核心变量的扰动因素,试图将一切波动都纳入可控的最优解范围。青春的画卷上,笔墨交织,渐进线是否会有交汇的那一天,答案隐藏在每个人接下来的选择、行动与每一次心弦的微动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