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261章 童年的钥匙

第261章 童年的钥匙(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封学姐,打听到了。317住了两个研二学长,一个叫陈峰,计算机学院的,据说技术很厉害,但风评……不太好,有点功利,为达目的不太讲究手段。另一个叫赵兵,跟他同门,算是跟班,性格比较冲动,对陈峰言听计从。那个‘峰哥’,大概率就是陈峰。我打听的时候很小心,应该没引起注意。」

信息后面附了一张林浩偷偷拍到的,陈峰在走廊里与人交谈的侧影照片。照片上的男生个子不高,身形偏瘦,戴着黑框眼镜,面容普通,但眼神里透着一股精明的锐利感和隐隐的傲慢。

峰哥的身份,确认了!

封瑶和徐卓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陈峰,计算机学院研二,技术能力过硬,动机明确(无论是为韩屿效力获取直接利益,还是想借此打压潜在竞争对手),完全符合执行针对“灵韵”的网络攻击的条件。而赵兵的存在,则意味着他们可能不止一人行动,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陈峰……”徐卓远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在大脑的记忆库中快速搜索关联信息,“我好像听说过。他参加过几次校级和市级的算法竞赛,成绩不错,但手段……有些取巧。”他用了比较委婉的词,但封瑶立刻明白,这大概是指曾涉嫌利用规则漏洞、甚至可能有过抄袭或攻击对手系统等不光彩的记录,只是缺乏实证。“据说他一直在寻求进入大型科技公司的机会,很可能会接一些灰色地带的项目来丰富履历或获取报酬。”

“目标明确了。”封瑶深吸一口气,将童年话题带来的柔软情绪小心收好,重新进入冷静缜密的战斗状态,“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陈峰和韩屿之间的直接联系证据,比如资金往来、通讯记录,或者他们私下接触的证据。林浩那边,暂时不要让他再深入了,陈峰这种人警惕性不会低,以免打草惊蛇。”她迅速做出决策,思路清晰。

徐卓远点头同意,补充道:“林浩已经提供了关键信息,后续的侦查需要更专业、更隐蔽的方法。我们可以从陈峰近期的网络活动、消费记录,以及他是否接触过我们项目相关的特定技术或资源入手。”

“姜教授明天上午有空,我已经约好了时间。”封瑶看了眼日程,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点,规划着行动路线,“技术突破和寻求高层支持,必须同步进行。我们需要姜教授在技术上的指导,也需要他帮助我们应对可能来自韩屿甚至学校层面的压力。”

“好。”徐卓远应道,目光重新回到屏幕上,那些未完成的代码和防御模块似乎因为前方敌人的清晰化而变得更加具体、更具挑战性。他需要更快地强大“灵韵”本身的核心算法和抗攻击能力,这是最根本的反击,也是他们所有行动的基石。“我会优先加固核心防火墙,并设计几个追踪反制程序。”

实验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鼠标点击声,但空气中涌动着无形的暗流。童年的钥匙打开了一扇心门,让温暖的微风吹入,悄然滋养着两颗逐渐靠近的心灵;而外界的风波却并未停歇,甚至因为敌人的清洗而显得更加迫近与具体。

封瑶看着徐卓远专注的侧影,他挺直的脊背和快速移动的手指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力量。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保护欲。无论是要融化他心底经年累月冻结的坚冰,还是要守护他们共同孕育的“灵韵”梦想,她都不会退缩。这一世,她手握前世的答案,心怀不灭的暖阳,必将与他并肩,拨开重重迷雾,抵达光明的彼岸。

【系统日志更新:

·核心系统(封瑶)成功响应主系统(徐卓远)的“童年密钥”访问请求,分享自身成长数据(活泼要强→懂得柔软),通过具体事例(老师失望、朋友疏远)增强逻辑说服力,潜移默化引导主系统对“强大”与“脆弱”、“独立”与“接纳”进行重新定义与关联分析。

·主系统(徐卓远)首次主动回溯并分享个人童年核心数据(拼图、观星),动机为“寻求宁静”与“规避噪音”,深刻揭示了其社交回避模式与内心秩序感的早期形成原因及情感压抑机制。核心系统的非评判性回应(“这很…徐卓远”)精准匹配主系统价值认同,触发主系统微弱正反馈(唇角柔和度+1),情感连接通道稳定性提升。

·调查线持续推进:关键人物“峰哥”身份确认(陈峰,计算机学院研二,技术力高,风评功利,有灰色记录),其与韩屿的潜在关联性(利益驱动)增强。新人物“赵兵”(陈峰跟班,性格冲动)引入,丰富了对手阵营的层次感与威胁维度。信息源(林浩)行为符合其角色设定(机敏但经验尚浅)。

·核心系统(封瑶)果断调整策略,暂停林浩深入调查,规避风险,决策逻辑严谨。同时与主系统(徐卓远)共同规划下一步技术侦查与反制方案,协同效率提升。

·双线战略确认:次日拜访姜教授(寻求技术指导与高层势能支持),同时主系统加速技术攻坚(核心防御与追踪反制)。内外压力同步增大,主系统在核心系统引导下,呈现“情感认知初步开放”与“技术专注力及主动性提升”的并行进化趋势。

·当前态势:情感连接取得突破性进展(童年深度分享与共情理解),调查线目标锁定(陈峰及其关联),技术线面临关键节点(姜教授指导、防御升级)。危机(对手明确化)与成长机遇(情感与技术双线突破)并存,救赎主线深度与广度同步拓展,叙事张力持续增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