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面圣,抄底(2 / 2)
“没办法...手里没粮,心里发慌。一会见了陛下,你哪怕要拒绝,你也委婉点。”
“唉,陛下那边不好过,我这做臣子的也为难。不替陛下分忧吧,有愧为臣之道;可若是顾了陛下,又愧对宛平这数十万父老。”
在表达完自己宛平这边“要粮没有,要命一条”的态度后,李斌也不介意给陆炳,或者说嘉靖提供一点情绪价值。
好让嘉靖共情共情自己这个同样手无余粮的家伙...
只是在说完这些后,李斌也有点好奇:嘉靖再怎么说也是个皇帝,面对国家大事,那种大批量的粮食调度,他因为对下层官吏的控制力度不够,调不动粮食。
李斌能理解,甚至也知道,他不得不妥协。
但既然都妥协了,那他这会还打自己宛平粮仓的主意干什么?
这大明的官僚再怎么生草,也不至于把皇帝给饿着吧?
只是这会,马队已行至宫门。下马后,步入宫禁,不得喧哗。
李斌也就没再追问陆炳,反正一会见了嘉靖,该知道的总会知道...
此时,又是一个未时。
日头正烈,但乾清宫内却暗含一丝阴郁之气。
嘉靖帝斜倚在龙椅上,手里捏着本翻卷了边角的《皇明祖训》,目光看似落在书页之间,但瞳孔却完全没有聚焦。
殿角的铜鹤香炉里,檀香燃得极慢,烟丝笔直地往上飘,到梁下便散了,像极了此时嘉靖那有些说不清,又有些道不明的心思。
这是李斌第二次与嘉靖帝对话,但却是私下里的第一次。
在例行的大礼参拜过后,李斌坐上黄锦搬来的一席小凳,对话正式开始。
“京中牙行暗中倒粮,与者不止那些小门小户吧?”
稍微坐直了些身子后,嘉靖倒是没有直言要钱要粮的事。
或许是陆炳已经提前给了嘉靖答案,也或许是,嘉靖帝需要迂回迂回,铺垫够了才好开口。
但无论如何,皇帝问了话,李斌只能回答:
“吾皇英明,仅靠那范氏自然是供不起京师城内四十万百姓所用的。”
“可有皇亲参与其中啊?”
对李斌拍来的马屁,嘉靖帝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转眼又是一个问题抛向李斌。而这一下,就有点将李斌难住了。
有皇亲参与倒粮吗?
肯定有啊!
特么的宛平别的不多,最多的就是皇庄。
眼瞅着各地欠收,粮价要涨。这帮人岂能放过这次捞快钱的机会?
但眼下,正值大礼议的关键时期,嘉靖的态度是偏向宗室的。
如果这会,自己照实作答,会不会搞得嘉靖下不了台?
如果自己不如实回答,故意说没有皇亲参与,而嘉靖帝又通过锦衣卫知道实情。又会不会觉得自己在欺君?
没了“朝中人”的关照,李斌又对近期的朝廷动态、皇帝想法不是很了解。
鬼知道此时的嘉靖,问出这个问题是想听到什么答案?
情急之下,李斌只得避重就轻地答道:
“回禀陛下,是否有皇亲参与其中不重要。如今,臣已斩牙行触角,只要没有人敢替他们大肆揽客,这粮价就涨不了。只要...”
“只要臣这边能顶得住,甚至还能反过来,抄了他们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