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以贪治明 > 第190章 中小投机者的退场

第190章 中小投机者的退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也只有如张延龄那种,因权贵的身份,而不担心被李斌一刀攘死的人,才敢继续施为、继续囤粮。

再然后,京中就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

当牙行们抛粮时,这粮价非但没有因大量抛售而下降。反而因为县衙和权贵投机者的争抢,而再次上涨。

“李大人,这粮还要买吗?”

石米七钱二的toB售价,看得代表李斌出面的张赞牙关打颤。

便是有产粮地的价格上涨,但这价格也明显高得不正常。

张赞的经验在告诉张赞,任何市场上的反常价格波动,都必然意味着幕后有推手在操盘。

而敢于在明帝国的心脏,京师顺天府里,操盘粮价的人...

“买!有多少买多少,若是钱不够,从煤业公所那边调。那边账上,这段时间攒下来,应该有个一千多两;若还是不够,你拿本官手书,去大兴马场,以马抵资。”

“本官许你一个底价,匹马三十两,不分良莠。”

张赞是久经商场的老鸟,李斌又何尝不是呢?

只是一听价格,李斌便得出了和张赞一模一样的结论。

甚至李斌比张赞想得还要更多一些...

比如,适当提价购粮,也算是给京中中小型的牙行解了套。让他们小赚一点,体面离场,既能稳定城内商贸流转的基础,又能小小地给那些投机者增加一些投机成本。

让他们的资金周转压力更大一些,如此,他们熬不住的那一刻,到来的也会更早一些...

而除了粮价上的波动,京师中的塌房,即民营仓储,也迎来了一波火热的繁荣。仓储租金,随着空闲仓库的减少,而迅速攀升。

直叫一些签了长契的东主,后悔地直拍大腿。

而仓储成本的上升,也是逼迫中小牙行提前退场的因素之一。

所谓仓禀足而知礼,在生产力相对落后、仓禀不足的古代。谈契约精神,那就是个笑话。

便是已经签了长契,仍要临时涨价的塌房可不在少数。

真正能保持契约精神贯彻落实的,只有货主的实力。

也只有如张延龄这般权贵,才能让塌房的东主,不敢涨他们的价...

是以,宛平掏钱,参与竞价。

从经济账上来算,是亏的;但从政治账上来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胜利呢?

眼见李斌态度坚决,甚至都说出了,允许自己将市值起步48两的战马,打对折出售,用来筹措购粮的资金。

张赞也只得躬身称是...

这种拉拉扯扯、你来我往的“抢粮大战”持续了足足一周的时间。

总计一万六千石存放在各处塌房中的粮食,终被瓜分一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