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以贪治明 > 第218章 实例与求助

第218章 实例与求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刚刚杨学士说,这摊主的发展之道、解决生存矛盾的办法是来这京中摆摊。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这京中为何能容他摆摊?”

李斌话音刚落,那摊主便开口答道:

“当然是因为老爷仁慈,自打老爷当上了我宛平父母。我们这些小民的日子都好过多了,就连每日的净街、巡街所费,较之往年都少了一半。”

“某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你这汤饼,谁来买单?”

李斌眼睛一瞪,显然是被这“官清则民晏”的思想给整得有点破防。

说实话,对李斌这样的后世人而言。

一个官员是否廉洁,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他在乎的重点。对李斌来说,如果一个官,是清官,他一分不贪,但能力堪忧。

那他是个清官又如何?

反之,如果一个官员,他品行一般,但提振了当地收入,让当地普通百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了大幅度提升。

那对一般人来说,更喜欢哪种官?

当然,此时讨论的重点,不在官员的个人品行是否重要上,而是...

“若是这京中百姓,身无余财。就是某这衙门里的胥吏,分毫不取,你这汤饼卖给谁去?又从哪里赚到钱?”

李斌这个问题,瞬间问得那摊主愣住了。

每日都为了生计奔波的他,从未思考过这些深度的问题。反倒是杨慎,这种吃喝不愁,每天就是动动脑子消耗能量的人,想明白了李斌所说为何。

“某明白了!”

“民富,则路多。以这摊主之事为例,庶民与富户之间,争田夺利的矛盾没有解决。但因京中居民相对富庶,手有余财,可买这些零碎吃食的缘故。”

“这摊主即便是没了田亩糊口,也能通过进城摆摊维生。而只要人能活下去,便有了最基础的承托,如果在这摆摊之余,又有攒钱供子女读书上进之希望。其争田之心,也会降低。”

“这矛盾,便得到了缓和。若这京中之民,穷困潦倒。那他便是进城了,这汤饼也卖不出去,更活不下去。于是,便会成为流民...”

“没错,所以某言,发展才是解决矛盾最有效的办法。”

李斌缓缓点头,对杨慎终于理解了这一点感到欣慰。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杨慎理解了这一点后,李斌的下一句话才好开口:

“所以,这便是安民厂存在的意义。给那些流民一个对生活的承托,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而他们手里有了安民厂发放的俸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后,便会成为有余财者。而那时,他们又会成为如这摊主这般,更穷困之人的承托。”

“当然,这摊主现在已经不算穷了。所以,他也是相对更困苦之人的承托,比如他在粮店买的米面,花去的钱财中有部分就会成为伙计的工钱;比如他在肉铺割下的每一两肉里,又会有部分成为那屠户的收入,然后这些人再转...”

“只要这些钱财流动起来,那这天下,每个人的存在,都会成为他人的承托。人与人之间,彼此成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大同?”

“只是如今,在这安民厂的事上,某倒真有一事想要请元辅帮忙。就是雕工,这雕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