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以贪治明 > 第219章 杨父教子,荀孟之辩

第219章 杨父教子,荀孟之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杨廷和现学现卖,把李斌的“矛盾论”拿出来用了用:

“这种矛盾,尖锐到几乎无法调和,只能二取其一。而荀子之言...求真务实,却也戳破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泡影。”

“程朱之言,讲‘性善’,讲只要修行己身,便可得圣贤之道。士子读了,会信靠自己寒窗苦读、正心诚意就能辅君安民;百姓听了,会信只要循礼守分、克己复礼,日子便会过得安分。”

“这是何等省时省力的教化?不费米粮、不立规矩,单靠一句‘尔心本善’,就能令大多数人安分守己。”

杨廷和抬眼看向仍在蹙眉沉思的杨慎,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

“慎儿,你要记住,本朝用程朱,不是因为程朱之言更真,而是他更好用!”

“让官府在面对很多事时,不用掏真金白银去补民生之漏;也不用立太严的规矩,惹官吏之怨。”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明江山之上的。出了这个书房的门,为父也会是程朱的坚定支持者,为何?”

“因为为父不能承认荀子之言,才是求真务实的真道理。因为,一旦承认了‘人性本恶’,承认了必须先满足人之私欲,才能再谈公心,而不是单纯谈为官为公...”

“那就意味着为父必须先想办法解决这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所有官吏的俸禄问题。如果不解决,朝廷便没有了要求他们秉公为民的根脚。到时候,朝廷不足俸,各地胥吏盘剥更甚...”

“责之,辩称:人之性恶,某行恶行,乃求生之本。这又当如何?”

杨廷和的话,狠狠地冲击着“道心”已经被李斌撬得松动的杨慎。

从一开始,李斌之策论中,外法内儒的论调;到旁引杂例中,多处引用荀子之言;再到如今,京师中人,尚未感受到流民之乱...

明明从科举作答,到日常行事,都显得尤为离经叛道的人。却偏偏能在结果上,做得比所谓正道公心更好。

在本就开始怀疑,如今各地士子,贬低荀子,甚至扬言要把荀子逐出孔庙是否正确之时,杨廷和的这一番话,就像是法官落下的法槌,一锤定音...

“所以,父亲是觉得,那李斌筹建安民厂,既是为流民之生计,也是为己身之私欲吗?”

“难道不是吗?”

杨廷和眼皮微翻,反问道。

“安民厂中,东家数十。除了他那宛平的公所,地方大户的出资也不少。既然都有个人出资了,你觉得他这个荀子学徒,不会从中掺和一二?”

“慎儿,看问题莫要只看表象。”

“为父这么说,你或许觉得,他好像品行有亏。但为父要告诉你,他不这么干,这件事就办不成。你可知为何?”

杨慎没说话,他这一整年经历的懵逼,加在一块都没有今天一天多。

无论是李斌,还是“重新认识”的杨廷和,都在反复刷新着他脑海中的三观。

而另一边,杨廷和也没有犹豫,对自家的孩子,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指点:

“其一,安民厂之筹建,仅靠他宛平财政无力负担;其二,海贸之利甚大,你可知江南诸地联名上奏,建言关停市舶?”

“且不说,这安民厂与佛朗机人的贸易往来,无堪合背书。有里通外夷之嫌,就是有堪合,你觉得区区宛平,能挡住这衮衮诸公之口吗?”

“其三,要解决前两个问题,他就必须分利。而一旦分了这个利,他这个主导人却不参与其中,你又让那云从之人,如何拿得心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