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以贪治明 > 第231章 征调生员

第231章 征调生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京师左近、运河沿线...”

“只要不动官仓,塌房可以随便让他们囤!”

李斌的手指轻敲桌面,对张赞通报的这一则消息,反应上还算平静。

明代不比后世。

在这物产产出极其不充沛的时代,民间的仓储市场,可谓是完全不成规模。就连坐拥八十万人口的大明京师,民营仓储规模都仅有不到二十万石...

离开了京师,这周边的州县...

不是李斌瞧不起他们,一个州县里,能有两万石规模的民营仓储,那都是当地发展得很好了!

可同样因为,这特么是在大明,还是在中晚期的大明。

李斌不怕那些投机者转存粮食,但怕他们借用官仓!

以国初定制,每个县最少有大仓两座,分:常平、常备。

常平仓,是八八哥留给地方府县用来平抑物价所用的转运仓。粮价高时,开常平仓放粮抑价;低时,开仓购粮,充实储备。

这一个仓库,通常可存粮两千石到三千石左右。

另有常备仓,主要是应对灾害赈济所用。作为应急储备粮仓,常备仓的规模往往会比常平仓更大,根据州县实力不同,大小有差异。

但即便是一下县,常备仓的起步容载量也是三千石起。

在这穷困的大明中后期,李斌可不信周边这些州县的常平、常备二仓是时刻充盈的状态。

这些仓库一空,但凡那些投机者再找找门路,借用一下这些仓库。那即便按一县最低也有五千石存粮来算,仅顺天府一地,便能存下十万石粮。

要是再加上运河沿线的...

“这事本官来处理,陛下给的主事衔,总得拿出来用用。先说说粮价,现在外面卖到什么价了?”

“是,大人有把握就好。现在,一石粮差不多得合到一两到一两二钱...”

张赞点头,没再追问粮船、粮储一事。

而在说起粮价时,张赞难免面露尴尬:

“现在市面上有点乱,米店粮行开门时长骤降。而且各家门店,开门也不定时,很难被衙差抓到扰动粮价的现行。”

“再有每日售粮数量锐减,许多买不到粮的百姓只能寻厢坊中人打探何处有粮。如此一来,这粮价便不明朗了,有的地儿卖一两,有的卖一两二,彼此之间甚难知晓。”

“五日后,开常平仓售粮。售价石米七钱,凡购粮者,以黄册主籍为准,每户每月,限购一石五斗。”

李斌缓缓从口中吐出一口浊气,储备了数月的粮食,终于到了这图穷匕见的一步了。

为了防止什么纵仆哄抢,或雇人买粮。李斌也不嫌麻烦,在张赞就要开口说,这所有购粮者,均要查验户帖黄册,几乎很难办到时,李斌再度开口:

“通知县学教谕,从明日起,所有课业暂停。县学上下,上至教谕、训导,下至附学生员,发动所有人,誊抄宛平黄册。”

“以乡坊为界,分一十八组。每组设组长一人,凡誊抄有误、污损县衙黄册,本官只找这组长的麻烦。同时,以‘赏罚分明’计,组长每日补银五钱。”

“啊?!”

李斌这一句发动县学生员誊抄黄册的命令出来后,公房内所有人都惊了。

原因倒也简单:如今是正月,马上下个月,便是一年一度的县试正试。然后再过两月,到四月时,府试就要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