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学子示威(2 / 2)
能动功名的,只有提督学政。
可若是他们没有功名,那自己想断他们前程,只需要跟礼房打个招呼,不批票贴,分分钟就能让这群人这辈子都无缘仕途。
毕竟在明代的科举制度下,考生可不能随意转籍。而只要不转籍,他们想要参考,就必须从宛平县衙拿票贴。
“他们疯了吧?!”
想不明白这些学子到底是哪根神经搭错了的李斌,此时也不敢耽搁。三两下扣上扣子,李斌抓起鞋子就往门外冲。
杨用紧随其后,一边走一边跟李斌通报自己知道的情况:
“这小的也不知道,是刚刚杨杰跑到府上。跟小的说,不管老爷您在干嘛,一定要告诉您这个消息,小的这才冒犯。”
“不冒犯,这事确实紧急。杨杰还说了什么?”
单腿蹦跳着,一边前进,李斌一边弯腰往脚上套着官靴。
门外,王羽裳已经取来了李斌的官服,就等着李斌的手空出来后,将其取走。
“杨杰说,县衙门外,今日一大早便忽然聚集了六七十号学子。还不等杜县丞去问他们的来意,他们便大喊,说老爷您断他们的前程...”
杨用的声音刚在李斌的耳边落下,李斌的眼前便出现了杨杰那正在正厅来回踱步的身影。
在瞧见李斌的第一时间,杨杰连忙冲了上来:
“老爷!县学的那些学子反了!”
“少放屁,‘反’这个字别乱用。听杨用说,来了六七十号人,现在情况怎么样?”
一巴掌拍在杨杰的肩头上,李斌狠狠地瞪了这个没轻没重的家伙一眼。
这是还嫌老爷不够倒霉是吧?
反这个字,能这么乱用?!
“现在不清楚,但小的赶来报信那会,县衙门前就已经堵死了。一条街上都是人,很多看热闹的,咱们想去赶人,那些学子就拦我们...”
丝毫不在意李斌拍向自己的那一巴掌,杨杰快步跟上李斌:
“他们又是读书人,我们也不敢真动手。”
“好事!”
没动手,那自己这情况撑死被弹劾一个“轻慢士人、慢侮士人”之类的罪名。可要是宛平的衙役,敢对读书人动手...
那现实矛盾,立马就会上升为阶级矛盾。
暗自庆幸一句后,李斌马不停蹄地向着宛平县衙所在的积庆坊赶去。
从城东的黄华坊,到城西的积庆坊县衙所在地。便是快步疾走,等李斌赶到皇城北大街上时,时间距离自己得到消息,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从皇城北大街上,踏入积庆坊门。
刚一迈过坊门的门槛,李斌便看到摩肩接踵的人,一路从宛平县衙门口,堵到了县衙隔壁的白马祠、关帝庙。
随着李斌拨开人群,逐步靠近县衙。
身边的人,也逐渐从围观看热闹的百姓,变成了兵马司的火甲;再进一步,兵马司的火甲弓兵,又变成了宛平县衙的衙役...
混在这些官差中的百姓,身上的打扮也是一变再变。从最开始的百家衣,到素面棉服,再到绫罗绸缎。
每进一步,李斌的心便沉上一分。
等到李斌真正看到那些示威的学子时,在他们的身边。
一顺天府的通判、一正提笔记录着什么的巡城御史,还有跟在这两人身后的北城兵马司指挥也同时扭过头,看向了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