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秦府言亲(2 / 2)
“只要他能帮学生,沟通晋商就好。”
沟通晋商?
秦金正捋胡子的手,忽然顿住。
户部尚书的敏感性,立刻让秦金捕捉到了李斌的深意:
“可是为了此番南下?”
“正是。江南不比北地,学生虽没到过宁波府,但想来...指望靠官面上,打开局面是不太可能。”
“杨公那边,和你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此番老夫归京,可没少听人说起,杨公对你...”
“学生自己其实也拿不准,但...”
李斌将自己这段时间,如何在诏狱中帮衬那些因左顺门案入狱的同僚,讲给了秦金知晓。
在李斌个人视角里看来:自己与杨廷和的关系,应当算是不错。
杨廷和所释放出的善意,李斌自觉感觉没差。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做人做事,不能得寸进尺不是?
不能别人给你三分颜色,你就要开染坊嘛!
杨廷和不是秦金,对秦金,李斌可以随意些。有需要啥帮助的,直言不讳就好。座师的关系,已经将李斌和秦金在政治上进行了强绑定。
今日秦金帮李斌,明日李斌有能力了,再帮秦汴...
所有人都会觉得理所应当,只要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不突破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互相帮衬。
不仅没人非议,还得被传为“师徒情谊”的典范,妥妥的正面形象。
而杨廷和则不然,李斌对自己与杨廷和一系的关系界定为:有合作共赢的机会时,可以寻求对方的支持。
换句话说,杨廷和一系,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合作者;而绝非,可以帮自己在逆境中,突破枷锁的关键助臂。
所以,李斌打算先单干!
“老夫明白了,你看上的不是王家的势,而是他们晋人手里的钱货!”
听完李斌的描述后,秦金哪能猜不到李斌想干嘛?
虽说乍然一听,你好好一个府同知,更是背负着圣眷南下的府同知。到了履职地后,第一件事,居然不是想如何开展行政工作,而是去经商...
这事听上去有些倒反天罡,离经叛道。
可仔细一品,这似乎还真是最适合李斌的破局之路。
首先,在明面的规则上,四品及以上官员才被禁止经商,而府同知是五品。刚好卡在了禁令标准之下。
其次,李斌也有这个本事。
甚至在有提督市舶太监的偏帮下,他在宁波府所能做的生意,规模远比在京师要大得多。
且不说京师的市场本就狭隘,就是市场打开了。
各路权贵汇聚的京师,有的是豺狼虎豹盯着你。
而在宁波,一个府同知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
并且,以李斌与杨廷和的关系,虽不能让对方雪中送炭,但仅仅是维持和平,总归是不难吧?大不了就分润些利益出去。
李斌总归是能保住对所辖生意的控制权的。
至于说,李斌经商对他做官有什么帮助?
呵呵...
这怎么可能没帮助?
就是不提此前那位暴毙的南京户部王尚书,直言不讳在奏疏中写明的“买官卖官”。
作为户部尚书,如何能不懂经济对政治的影响力?
如果经济影响不到政治,那只能说明,你的生意规模还不够大,更没有触及根本。
君不闻:百万漕工,衣食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