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红楼:开局救驾,赐婚黛玉 > 第59章 薛蟠传话

第59章 薛蟠传话(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沸羊羊大冤种嘛。...

听到薛蟠说的李大家,贾琏脸上漏出向往之色。

贾琏正是这种情况,世家子弟,从小便是与王熙凤定下婚约。

结婚以后,更是被王熙凤处处管控。

这对于内心有着风流本色的琏二爷来说,来真是有些难熬。

在京城时候,碍于妻子王熙凤的威严,他不再去玩乐。

如今到了金陵,在贾琮的怂恿下,也开始逐渐放开自我。

几人说话间,终于到了秦淮河畔。

正是傍晚,各种豪奢马车停靠于此。

不远处,弹琴声不绝于耳。

热闹极了。

下车后,薛蟠大大咧咧的开始介绍.

这个楼那个楼。

哪个地方都不简单,都有胭脂榜上的大家坐镇。

其中坐落在秦淮河畔最大的一座楼,便是枫香楼。

枫香楼门口,人来人往。

身穿丝绸豪服的世家子弟,一些手拿纸扇的风流才子。

更甚有女子男扮女装前行。

看的贾琮一阵发愣。

想不到红楼世界,也有人玩换装?

正当贾琮思索之际,薛蟠已经朝着枫香楼门口走去。

仔细一打听,原来今夜胭脂榜榜首李诗诗,今晚以诗会友。

若是能做出好诗,便能进枫香楼顶楼,与李诗诗一叙。

听到这些,薛蟠更加兴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要知道以前,李诗诗可不会轻易露面。

“琏哥儿,你们快点,今日李大家亲自下场弹琴,这可是干载难缝的机会。”薛蟠兴奋的对着贾琏大喊。

看的周围人一阵瘪眉。

看起穿的衣服,便知道这又是哪家的纨绔子弟。要知道,在李大家那里,是以文采订输赢。

没有文采,即使砸在多的钱,也没什么用。

薛蟠这种土鳖,已经不知道多少个在枫香楼表演过。不出意外,连李诗诗的房门都不知道朝那。

便被轰下了楼。强闯?

那更不是可能,枫香楼有神秘背景,之前几个抢闯的富家子弟,已经老老实实的在家里读书。

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们也从来不说。

但自此以后,大家都知道,枫香楼背景深厚。贾琮三人进了枫香楼的大门。

一进门,便是有一个老鸨子热情的迎上来。

“呦,这不是薛大爷嘛,真是好久没见您了。”“今日过来,还真是让我这地方,蓬荜生辉。”听到老鸨子的恭维,薛脸上漏出少许的瑟。贾琮心里暗道,这个薛蟠,还真是冤大头。

一看就没少在这里花钱。

却不知道有没有见过那位李诗诗。

众人在老鸨子的引领下,朝着二楼房间走去。

走在路上,贾琮看不惯薛这幅冤大头的样子,便问道:“薛大哥,你在这里花了有多少银子?”

“见到那位李诗诗了吗?”

薛蟠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说道:“也就花了五千两左右,至今还没见过李大家呢。”好家伙。

贾琮直呼好家伙。

要知道三两银子,便可够乾朝一家百姓过活一辈子。

薛蟠竟在这个枫香楼花了五千两,重点是连那个李大家的面,都没见过。这不就是顶级沸羊羊嘛。

“那你没见过李大家,为何还要花这么多银子呢?”贾琮继续问道。

说话间,几人已经来到房间。

房间内有一个大的圆盘桌子,上面放好了上等酒菜。

桌子的正前方有个镂空,顺着空挡看去,正好能看见

薛蟠自来熟的坐下,拿起杯酒,一饮而尽。

“琮哥儿,你是不知道,李大家平时里蒙着面纱,我花了五千两银子,也只是能看李大家弹琴。2.5”

“若是说揭下它的面纱,更需要苛刻的条件。”“至今无人能做到。”

听到这话,贾琮无语。

果然,最顶级的的钓鱼技术就是欲情故纵。

若是那个李大家早早的掀开面纱,可能不会被如此追捧。

保留着最后的一丝神秘感。

这反而让所有人都好奇她面纱下,到底是什么模样。也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贾琮暗暗佩服,又看了看二哥贾琏,直接无话可说。

听了薛蟠的描述,二哥贾琏同样化作一副猪哥像。再也没有荣国府琏二爷的威严。

现在只是色批贾琏。

“二哥,你别忘了二嫂的嘱托。”贾琮对着二哥提醒道。

可谁知贾琏无所谓的摆了摆手,道:“你二嫂远在千里之外,你不说,没人知道这个事儿

“寻酒作乐,那不是男人该有的样子吗?”

真香。

出府衙时候,二哥可不是这幅样子。怕前怕后。

现在却却又是另一幅样子。这样贾琮想到一个画面。我..就是饿死.

画面感直接在脑海中浮现。前方真香警告。

几人正说着话,却看见几名穿着白衣的才子走了进来。

虽说听不见。

当日上元节,在城墙上被自己彻底说出的周博卢旭两人。

他们两个不是在国子监,又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原来回到国子监之后,周博如常所愿的得到翰林院编修的职位。正当此时,翰林院正在编写一部大典。

周博与卢旭二人,本是金陵人。也就被派来收集东西。。他们二人来到金陵也有两个多月,作为翰林院编修。在那里收集材料,都是一路绿灯。...

可是把两人膨胀的不行。

本是金陵本地人,自然对于秦淮河畔熟悉。

于是,这两人借着收集材料的名义,开始大肆于游荡其中。枫香楼的李诗诗大家,天下闻名。

他们俩,自然想要见识一下。

可两人来了一个月,无数次作诗,都无法打动李大家。

最后还是周博念出了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独得李大家青睐。

那些世家子弟,看到两人上楼,一时间羡慕极了。金陵也由此掀起了一股作诗风。

一切皆是因为那句,蓦然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见到李诗诗后,却见他蒙着面纱,手扶轻琴,让人怜惜。周博一下陷入其中。

可为了不在李诗诗面前丢面子,周博称这首诗,乃是自己所为。并为这首诗取名为“上元节永颂。”

一时间两人,成为李大家的座上宾。

当然,也仅仅是接李大家每次演出时候,他们两人可以坐前排。但也是很了不得的。

金陵所有世家子弟,至少在枫香楼,都要两人几分薄面。

两人在一楼短暂停留一会儿。

便在老鸨子的带领下,来到二楼。恰好,正是在贾琮的隔壁。

贾琮当然没有在意这些,他早已将周博二人遗忘。就在贾琮哥仨喝酒时候,周博路过他们房间门口。

此刻的周博正于众人吹捧中迷失。

无意中瞥了一眼,正好看到贾琮的侧颜。只感觉是自己看错了。

大惊失色。

京城与金陵路途有两千里,便是走水陆,也要两天贾琮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呢。

下意识揉了揉眼睛,周博以为自己看错了。

正当他低头思考时候,前面的好友卢旭,催促他赶紧走。今日李大家弹琴,位置可是不好找。

去晚了,怕是要在一楼和那些人挤。

听到卢旭的话,周博直以为自己看错了,便不再想贾琮的事儿。房间内,薛蟠正眉飞色舞的给贾琮哥俩介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