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群英荟萃,辞别高密入泰山(6)(2 / 2)
“城东建有工坊与养殖场,三郎带来的新奇之物,皆是出自曲阳工坊联盛号;养殖场中饲养了不少禽畜。城南新建居民区,容留新附流民,不少人都在工坊谋生。”
“城西收容瘟疫病患的疫疠所,如今已改为医学馆。馆内有华佗与张伯祖两位名医坐镇讲学,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从师习医者亦不在少数。馆内还将各类病症的成因与防治之法绘制成册,广为发放。”
“城北临近滹沱河,引水渠灌溉全城各处农田,更开挖了水塘,养殖各色鱼类。”
国渊抚掌赞叹道,“如此说来,这曲阳城竟是处处透着新气象!这豚豕养殖与水产之法,我定要好生研习。”
田琼若有所思,“难怪三郎如此注重实务。闻此景象,方知经世致用的真谛。”
任嘏问道,“三郎与我说城外有军营校场,崔师兄可知晓?”
崔琰道,“此事我倒是不知,你过去之后,自己打听一二便是。”
车轮辘辘,载着一车人,直直向着冀州驶去。
……
暮色四合时分,张梁与管亥四人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朱虚,没有进城,也没有去管家大宅,四人转道去了城外的太平道营地。
营地扎在一处山坳里,虽然简陋,却背靠山险,前方挖掘了丈宽的壕沟,拒马、栅栏与望楼一应俱全,营房布局更是犬牙交错,暗合行军布阵之道。
遵照张角的指示,太平道目前仍处于半隐匿状态。等西园买官之事尘埃落定,才有进城传道的根基与底气。
用过晚膳后,管亥这才详细汇报了这一月来的事务进展,直到夜深方才散去。
赵雷与赵云两人在营地里巡视。望着规制严整的营寨,赵云驻足良久,轻声道,“兄长可曾留意,这营寨的布置颇有章法,兵丁装束也与大汉官兵大不相同?”
赵雷进营地之时,就已经觉察出几分异样,此时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但见营寨依山势而建,暗合兵法,巡逻士卒虽然没有统一制服,但步伐整齐,确实不似普通家丁。
不由得赞道,“云弟观察入微。如此看来,公子麾下确有能人。”
赵云沉吟片刻,声音压得更低,“小弟在真定时也曾见过官兵大营,相比之下,此地虽简陋,却处处透着经世之才。只是…”
他略显迟疑,“这般气象,不知是福是祸。”
赵雷闻言沉默良久,缓缓开口,“那日真定城中,若非公子出手相救,只怕时至今日,再无我赵氏一门…”
他声音低沉,握缰的手微微收紧,“救命之恩,当结草衔环相报。自那日起,为兄便立誓:无论公子所行何事,必当誓死相随。”
“况且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凭你我二人之力,此生能否得报尚未可知。公子却甘冒奇险,明年将带你我兄弟,出兵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