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 第255章 厂会发难

第255章 厂会发难(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55章厂会发难

「那我等会和刘厂长说一下吧。」

赵成辉想了一下后,开口说道:「如果咱们接下来的研发目标一致,那确实可以组成研发小组,共同完成项目突破

不过志强同志,你要哪些人?」

「可以随便点名吗?」

周志强闻言后顿时笑著说道:「那我不客气了,上次加入项目组的技术人员我都需要.」

「你停下吧,我让你挑几个人,没让你把技术科打包带走,这样瑞光同志非掐死我!」

赵成辉打笑后,又在技术科内环视了一圈,随后开始说道:「林工,王工,还有李工,你们三人跟我一起,以及丁甜甜、王立东」

一口气点了三十多个人名后,赵成辉才算停下来。

「.我刚才点名的同志们,准备一下,等我和刘厂长汇报后,咱们就跟周厂长去九州工具机总厂的数控分厂,一块进行研究合作。」

技术科内刚才被点名的人开口道:「知道了,赵副厂长。」

「明白,等厂里命令下来了,我立刻动身。」

「又能和周厂长一起并肩作战了」

技术科内的人纷纷说道,还有说周志强的,上次他们和周志强一起搞研发突破,感觉是真顺利。

以前不是没组建过科研小组,但都会遇到很多卡住项目进度、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周志强加入进来后,他们在研发效率上异常的快,而周志强也经常会提出突破卡克的关键点。

周志强闻言后笑著跟技术科其他人摆手,随后对赵成辉说道:「谢谢你了成辉同志,那咱们现在就去找刘厂长?」

「先不著急,今天我肯定帮你跟瑞光同志说了,你先来看看这个。」

赵成辉拿出一份记录文件,递给周志强后说道:「我们讨论了半天,虽然讨论出几个方向,但还没确定从哪下手。

志强,你在半导体方面的研究也不弱,你有什么看法.」

周志强接过来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著各种关于温度、转速、时间参数下的角膜厚度测量值和均匀性标准差

看得出来是做过不少次计算实验,但实验数值都不太理想,提升不大。

而且赵成辉他们下一步应该是想琢磨改进涂胶设备或者胶体配方,但这个方向试验计算了不少,始终没什么成果。

光改进这一个方向,就算成功了,提升也不会特别大。

「方向可以换一个,成辉同志,或许你们可以从光刻的接触方式,原有的掩膜版和光刻胶的物理接触会摩擦损伤掩膜版的寿命。

灰尘颗粒也会导致生产缺陷,胶膜更是在压力下变形,这些都是限制精度提升的原因,或许可以尝试分离开一段距离,但是不接近.」

周志强将接下来准备研发的项目方向,详细的跟赵成辉他们讲了另一种光刻工艺。

上次他想说来著,不过那时候时间紧任务重,能将矽晶管制造出来已经很不错了,之后还有集成电路要研发制造,所以光刻工艺就没关。

但现在想要制造出专属复合加工数控工具机的集成数控系统,就要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光刻工艺的提升也是避不可免的。

周志强一边说还一边拉过来一份黑板,一边说一边给技术科内的所有人示意起大致原理。

「改变接触方式?不接触怎么曝光,而且光纤穿过掩膜版的缝隙,光就会发生衍射」

林工开口问道:「这个距离怎么控制,恐怕只有十几微米到几微米之间吧,周厂长,不容易实现吧?」

「是不容易,但不是完全不可能,而且用这种光刻工艺,哪怕精度只有一小部分进度,但却可以在生产效率上大大提升」

也不太需要追求极致到几微米的精度,现在确实实现不了,但只要比之前的精度有提升就行。

他们可以一步一步的提升,但这个光刻工艺可以凭借高精度的机械系统,实现半自动化生产,单单生产效率就能提升几十倍甚至更多。

周志强还有点私心,那就是新研发出来的光刻工艺也用在数控分厂。

以后数控分厂能发展起来厂内自己科研力量和技术储备,就不用一直盯著一九零厂了。

周志强始终觉得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才是最好的,要不然他也不至于把数控分厂建的那么大,而且单单是技术科未来三年的规划,就要满四十人。

接下来单单讲新的光刻工艺技术原理,周志强就用了不少时间,主要是技术科内林工和李工等人虽然理解了,但是觉得以现在的条件不太可能做到。

就算做到了,精度提升空间也受限机械系统的精度,难以达到理想的光刻状态。

不如从其他方向突破,这样还有可能达到预期目标。

但周志强还没说话,这个提议便被赵成辉给否定了。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他们不是没往其他方向努力过,但实验了很多次、还和其他研究所进行和合作实验,依旧没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既然这样,还不如试试周志强提出的研发方向努力。

从技术科出来后,赵成辉便和周志强一块来到刘瑞光厂长的办公室。

刘瑞光一看到这两人同时赶来,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

在听完赵成辉说的事情后,刘厂长顿时嘬牙花子的说道:「周厂长,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啊.你来的话对我肯定没什么好事,刚才我还有些侥幸」

「刘厂长,这次真是合作研发,何况我就算是想借调走赵副厂长,你们的领导也不允许。」

周志强看的出刘厂长没较真,便笑著解释道:「如果有研发成果,那对咱们两家工厂都有好处。

而且这个好处,肯定比上次的矽晶管成果还要大,到时候对国内的计算机更新叠代的发展也是一个助力.」

何况影响的还不止这点,光刻工艺和集成电路的发展,影响的是整个电子工业,还有国防、航天、以及几十年后的电子战争等等。

赵成辉也开口劝道:「是啊,瑞光同志,这是合则两利的事,你也别太著急了。」

「我知道,也就是那么一说;不过周厂长再来几次,真要把我吓住了.」

刘厂长说完,又问向赵成辉道:「赵副厂长,你们带走技术科的人后,厂内的生产任务不会受到影响吧?」

「不会,现在技术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就是实现套刻精度上的突破,不过研究了许久,一直没什么效果,所以我才决定和志强同志他们厂联合搞研发。」

说是和周志强的数控分厂,但数控分厂压根没什么技术研发人员,明年六月才有第一批分来的技术员。

现在的话,只有周志强一人。

不过在赵成辉看来,周志强一个人,顶他们技术科三四十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