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陡生意外(1 / 2)
第74章 陡生意外
许克生被朱元璋给吼懵了。
这谁家的胖老头,如此暴躁
从天不亮他就起床了,一直忙碌到现在。
太子的病情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十分糟糕。
他和戴思恭商量了当天的治疗方案,药方是一种药一种药地商討,用量、產地、炮製都有琢磨。
还有针灸,下针的时辰、每次针灸的穴位,都要定下。
早晨一睁眼,许克生就忙的脚不沾地,已经彻底沉浸在“医生”的工作中。
昨晚见到的都是王公大臣,他也习惯地认为这位也是,却忘记了谁能穿著便服隨便出入咸阳宫。
老头脾气怪异,有可能是脑血管出过问题。
许克生正要抬头看一眼。
“启明,还不拜见陛下!”
戴思恭急忙沉声提醒。
!!!
竟然是洪武帝!
许克生彻底醒悟过来。
寒风劲吹,他却瞬间出了一身细汗,急忙拱手施礼:
“应天府生员许克生给陛下请安!”
他在心中暗自嘆息,幸好中了秀才,不然现在就得跪了。
本书首发 追书认准 101 看书网,s??.超讚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朱元璋冷哼一声:
“安!”
朱元璋背著手,上下打量许克生,昨天只顾著他的医术了。
这孩子真瘦!
“说吧,你是不是学了人医”
“稟陛下,生员所学有人医,也有兽医,更专於兽医。”
“人医不好吗”
许克生心中冷笑。
人医好不好,你现在的態度不是说明一切了吗
“稟陛下,先师在时曾劝生员,国朝不缺人医,但是兽医却良莠不齐,应专於兽医,
以助乡閭。”
在这个时代,搬出老师的遗愿属於很厚重的盾牌。
朱元璋的神色渐渐变得缓和,微微頷首道:
“令师所虑也有些道理!”
许克生低头束手没有说话。
“汝师何人”
“先师生前隱居山野,未留名姓,仅自称『山松野人』。”
“太子昨夜如何”朱元璋终於放过了他,开始询问太子的情况。
“醒来三次,有痰,子时雾化一次。”
“善!汝当隨院判精进医术,悉心医治太子。”朱元璋的口气变得和软了。
一旁,戴思恭悄悄鬆了一口气,没事了。
陛下突然发火,估计是想敲打一下年轻人。
许克生躬身道:
“生员遵旨!生员必鞠躬尽力。”
朱元璋转身进了寢殿。
许克生缓缓直起腰。
戴思恭走过来,低声道:
“你去偏殿看看药材。”
“那里不是—”许克生愣了,偏殿已经有了两个御医、三个医士。
分拣药材而已,需要三个人吗
转念他明白了,戴思恭是让他暂避陛下的锋芒。
“那晚生去偏殿,看能不能帮上忙。”
戴思恭微笑著安慰道:
“別怕!时间久了你就知道了,陛下心善。”
许克生没忍住,当即笑出了声。
戴院判的“心善”肯定是少见的一种含义。
当年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病逝,给他治病的医生们下场如何
“诸医並妻子皆斩”!
戴思恭被笑的不好意思,自己是夸大了一些,便笑骂一句,
“快滚!老夫去寢殿。”
朱元璋进了寢殿。
朱標已经在朱允炆、朱允通哥俩的搀扶下,在门口迎接,
“父皇,—列朱元璋嚇了一跳,连声道:
“怎么下地了快,回去躺著!”
他上前亲自搀扶,將儿子送回去,看著儿子躺好,又亲自扯过锦被盖上。
朱元璋在一旁的锦凳坐下,
“標儿,昨夜睡得怎么样”
虽然戴思恭、许克生都解释了,但是他还是想亲耳听到太子自己的感受。
朱標忍不住感慨,
“终於睡个安稳觉。前几天总感觉憋闷,刚睡著又被咳醒,偏偏又咳不出来,憋的人难受。”
朱元璋老怀大慰,
“好!能睡,能吃,就是要好了!”
他注意到,雾化的机关摆在一旁,一个內官守在风箱后。
“现在要—雾化”
朱標摆摆手,
“这个不急,隨时都能做。”
朱元璋却命令內官、宫女:
“既然御医让现在做,那就开始吧。”
宫女上前摆好雾化机关,將面罩给朱標扣上,內官拉动了风箱,出风口很快出现了雾气。
朱元璋察觉,雾化机关又做了改进。
装药的罐子固定在了风箱的一端,不需要专人捧著了;
面罩后不再是铜管,而是皮质的软管,用起来更方便。
朱元璋昨晚虽然见到了,现在依然感觉新奇。
“许克生这小子,竟然有如此奇思妙想。”
朱元璋忍不住嘖嘖讚嘆。
虽然他看不上机关术,但是能治疗太子疾病的机关,就值得他高看一眼了。
朱標拿
“许生还说,这种机关可以用於园造景。”
想到公园雾气蒙蒙,犹如仙境,朱元璋微微頷首,
“是很有意境,就是麻烦了些,风箱咔噠声也不美。”
“这个—父皇说的是。”
朱標欲言又止。
他想到许克生说的,如果用於造景,就撤去风箱,造一个喇叭口代替,有风即可出雾。
但是他转念想到父亲不喜机关术,认为是奇技淫巧,不是正途。
父皇已经介意许克生是“兽医”,不能再加码了。
朱標转而说道:
“父皇,许生这么小,医术已经超过很多御医了,实属难得。”
朱元璋点头表示认可,
“如此年轻,医术就如此了得。如果潜心医术,必然是一代名医。”
朱標有些不解道:
“父皇为何刚才呵斥他”
朱元璋笑了,捻著鬍子解释道:
“他的父母早早不在了,三叔是农夫。我担心他依仗给太子问诊,自此持才傲物,误了前途,才故意嚇唬他一下。”
朱標暗暗鬆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
朱元璋又摇摇头道:
“不过,此子是『兽医』,终究—是个遗憾。”
朱標忍不住笑了,
“父皇,儿子看了锦衣卫的奏本,他是人医,也是兽医。再说了,能治病就是好医家,医人医兽无所的。”
朱元璋捻著鬍子,呵呵笑了,
“標儿说的对。”
儿子病情好转,老朱的心情十分舒畅,人医还是兽医自然都是小事了。
看看沙漏,朱標提醒道:
“父皇,您该去上朝了。”
“不急,让他们候著。”朱元璋摆摆手。
他详细询问了饮食起居。
朱標、朱允炆、內官、掌事嬤嬤都作了回答。
听大家都说太子能安睡,有了食慾,朱元璋捻著鬍子不断点头,
“有院判、许生,朕就放心了。”
他又叮嘱了內官、管事嬤嬤小心伺候,夸讚朱允炆、朱允熥两个孙子有孝心,方才起身告辞。
虽然嘴上不在乎,但是他走的风风火火。
还需要回谨身殿用早膳,换衣服,时间很紧张了。
许克生去洗了手,去偏殿帮著分拣药物。
已经有两名御医、三名医士在。
其中竟然还有一个熟人,周慎行御医。
许克生已经了解到,周慎行擅长的是刀伤,但是他不在盎鏃科,而是在接骨科。
五个人年龄最小的也四十多岁了,许克生上前拱手施礼:
“见过各位前辈!”
两个御医都很倨傲,只是鼻子里哼了一声。
三名医士反而客气还了礼。
许克生自己找了一个方子,拿了一个竹筐开始捡药。
捡好了药,许克生將竹筐放在一旁,会有御医检查无误后签字。
周慎行不急不忙地走了过来,看了一眼竹筐,背著手问道:
“许生,师从何人”
“山中隱士。”
“都读了哪些书”
“晚生读书甚少。”
“《清江本草》提及了三千一百种药草,不知道许生知道了几种”
“这本书晚生没有读过。”
“《临济接骨百方》关於补骨的方剂,许生如何看”
“这本书晚生也没有读过。”
许克生没有说谎。
他自认为经典的医书都读过,但是这两本书他听都没听过,更別说读了。
另一名御医呵呵笑了,不屑道:
“这也没读,那也不知,你会什么”
许克生坦然道:
“晚生会治病。”
你们读的书多,可太子的病—
周慎行、另一名御医:
“.
两人恼羞成怒,却又哑口无言。
三名医士都低著头忙碌,装作什么也没听见。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进来一个內官,请许克生过去,
“许相公,院判有请。”
许克生冲几个人拱手告辞,转身走了。
听他的脚步声远了,两名御医相视一眼,满脸鄙夷地摇摇头,
“狂妄至极!”
“侥倖有了点成果,竟然如此傲慢!”
“乡野郎中,不读书,不知礼。”
许克生都不是医士,却已经可以出入咸阳宫寢殿,给太子开方子。
他们是御医,太医院最高层级的医生,却只能帮著干一些分药、炮製之类的杂活。
嫉妒、不忿的种子从昨天开始埋下,现在终於生根发芽。
他们两个正说的过癮,戴思恭来了,身后跟著许克生,还有几个太医院的医官。
周慎行他们立刻闭嘴,上前迎接。
戴思恭摆摆手,
“你们忙,太子妃陪著命妇来探视太子,老夫很快就出去了。”
太子妃吕氏带著东宫妃子、郡主陪命妇去探视太子,御医等宫外的男子需要来偏殿迴避。
眾人都很沉默地各自忙碌,偏殿只有眾人捡药的声音。
戴思恭將许克生叫到身边,
“启明,老夫认为下午將雾化的药做一下调整,增加一味药。”
“嗯,是该调整一下了。”
“那你认为老夫该增加哪一种药”戴思恭竟然考校起来了。
“大戟。”许克生毫不犹豫地回道。
屋內的御医、医士都吃了一惊。
大戟有毒性,用量稍有不当会导致噁心、呕吐、头疼。
大殿响起一阵嗡嗡声,眾人交头接耳,都充满了怀疑。
周慎行以为机会来了,正要反驳,却听到戴思恭说道:
“没错,就是大戟。”
偏殿重归沉寂。
日上正午。
大朝会散了。
朱元璋留下了蓝玉。
群臣在陆续散去,朱元璋高高在上,翻看著奏疏。
蓝玉在御座下侯旨,仔细回想今天上午陛下的表现,似乎气色挺好,脸色不像往常,
总罩著一层阴影。
群臣散去,奉天殿十分安静。
朱元璋终於放下奏本,问道:
“你怎么认识的许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