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濮阳暗流(2 / 2)
“但,被动挨打,坐等其成,非曹某风格!”曹操话锋陡然一转,目光瞬间变得灼热而充满侵略性,再次投向郭嘉,“奉孝,你之前所言,破敌之机,在于粮道。如今,探查得如何了?”
提到粮道,郭嘉的精神明显一振,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粗略兖冀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向黄河北岸某处:“明公,派出的精锐斥候与悍不畏死的死士,已折损三批,代价惨重,但也并非全无收获,带回了些许关键眉目。”
他的指尖在“黎阳”与“白马”之间划动:“袁绍大军云集于此,数十万人马每日人吃马嚼,粮草消耗堪称海量。其粮秣主要依赖邺城大仓,经由水陆两道转运补给。目前探知,除却通往黎阳的主粮道外,另有一条重要支线,并非直抵前线大营,而是沿黄河西北向东南迂回,途经一处名为‘阴安’的旧时城邑。此地设有小型水寨,河道在此略有收束,疑似为一处隐蔽的中转囤积之所,其守备兵力,相较于黎阳、白马这等重兵云集之地,必然薄弱许多。”
“阴安……”曹操盯着那个并不起眼的地名,眼神锐利如刀,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消息来源,可确实?绝非袁本初故布疑阵?”
“多方线索交叉印证,来自溃逃民夫、往来商旅乃至我方舍命细作的观察,皆指向此地。有民夫提及曾在此日夜搬运粮草入库,亦有细作观察到深夜有规模不小的车队秘密往来于水寨与官道之间。虽非袁绍命脉主粮仓,但若能一举焚毁此处的囤积,足以让前线的颜良、文丑大军紧张数日,打乱其进攻节奏,更能极大提振我濮阳守军之士气!”
曹操背着手,在铺着地图的案几前缓缓踱步,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风险与机遇如同刀锋的两面,清晰呈现在他脑中。袭击粮道,成功了自然能赢得宝贵的缓冲时间,但若失败,或者这根本就是袁绍设下的香饵钓鳖之计,则可能将他手中本就宝贵的机动兵力葬送殆尽。
“需要一员胆大心细、智勇兼备的将领。”曹操停下脚步,目光在程昱和郭嘉脸上逡巡,“既要勇猛能战,破敌建功,更要懂得审时度势,洞察虚实,事若不可为,能当机立断,全身而退。”
他心中迅速掠过几个名字:夏侯惇骁勇但目伤未愈,夏侯渊需震慑他处……
“文谦(乐进)如何?”曹操目光定格,征询郭嘉的意见。
郭嘉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同之色:“乐文谦胆烈过人,每战先登,素为军锋,可堪此任。只需为其配属绝对精锐,并令其切记此行根本——焚粮为上,歼敌次之,一击即走,不可丝毫恋战。”
“好!”曹操猛地一击掌,下定决心,声音斩钉截铁,“即刻传令乐进!点齐其本部五百敢死之士,再从我亲卫虎豹骑中,抽调两百最精锐的骑卒,一并归其统辖!令其依奉孝所谋,秘密准备舟筏干粮,寻机夜渡黄河,目标——阴安粮寨!焚其积聚,乱其军心!”
“诺!”侍立一旁的传令兵凛然应声,转身快步离去,脚步声迅速消失在廊道尽头。
命令下达后,曹操踱步至窗边,猛地推开紧闭的窗扇,一股带着早春凉意和泥土气息的夜风瞬间涌入,稍稍吹散了堂内积郁的窒闷与炭火气。他深邃的目光投向西南方向,那是吕布铁蹄所向的并州。
“吕布暂息刀兵,袁绍大军压境……”曹操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峭而复杂的弧度,“这局面,倒是越来越有趣了。豺狼环伺,虎豹在侧,且看这中原逐鹿,最终,谁能笑道最后。”
郭嘉轻轻拢了拢略显单薄的衣袍,抵御着窗隙透入的寒意,他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望着窗外沉沦无边的夜色。他的目光似乎已然穿透了这浓重的黑暗,看到了黄河彼岸即将燃起的、注定要惊动河北的熊熊烈火,也看到了那隐藏在并州阴影之下,暂时蛰伏却更加深沉难测的虓虎之患。
此刻的濮阳城,就如同这间烛火摇曳的厅堂,虽暂时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但堂内堂外的每一个人都心如明镜,更大的风暴,正在北岸袁绍的营盘中酝酿集结。而西边那头暂时收起爪牙、冷眼旁观的虓虎,其带来的致命威胁,从未因这片刻的“缓和”而真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