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月影迷踪(1 / 2)
沈知意赶回沈公馆时,柳玉茹正在书房等候。桌上放着一个檀木匣子,匣盖上刻着模糊的明月纹样。
\"这是你外祖父留下的。\"柳玉茹轻抚匣子,\"当年我在东京求学时,他托人带给我的。\"
沈知意打开木匣,里面是一本泛黄的日记和几张旧照片。照片上是年轻的柳玉茹与一群日本同学的合影,其中有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格外显眼——正是年轻的松本老师。
日记里详细记录了柳玉茹在东京帝大的求学经历,其中多次提到一个名为\"明月会\"的学术社团。这个社团表面研究古典文学,实则进行化学实验。
\"松本是社团负责人。\"柳玉茹语气沉重,\"那时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是在为军方研究。\"
日记最后一页写着一段令人不安的话:\"松本今日展示了一种新物质,月光下会发出幽蓝光芒。他说这将是改变战争的东西。我不能再参与下去了。\"
?
徐砚深带队追击到对岸,却发现那只是个穿着和服的假人。假人身上别着字条:\"月落乌啼霜满天——下次月落时见。\"
回到警备司令部,他发现杜清晏已经在等他了。两人比对线索,发现李参谋画的月亮符号与沈家出现的明月纹样惊人相似。
\"这个符号可能是个家族标记。\"杜清晏推测,\"李参谋临死前想告诉我们什么。\"
徐砚深调阅档案,发现李参谋原名李明月,祖上曾与日本有贸易往来。\"他可能不是纯粹的日本人,而是某个特殊家族的成员。\"
这时沈知意带来母亲的日记,三人终于将线索串联起来。
?
山口由纪继续在沪江公学教书,但明显加强了戒备。杜清晏决定从学术角度切入。
\"由纪老师对王维的诗很有研究?\"他在课后看似随意地问道。
由纪保持礼貌的微笑:\"王维的诗禅意很深,很适合静心。\"
杜清晏注意到她手腕上的翡翠念珠不见了:\"听说由纪老师有串很特别的念珠?\"
\"只是普通饰品。\"由纪收拾书本的动作稍显急促,\"杜先生对细节很关注。\"
\"作为主编,习惯注意细节。\"杜清晏淡然回应。
?
沈知意通过银行系统追查,发现\"明月会\"最近有资金从日本汇入。收款方是\"明月商社\",注册地在外滩,法人代表是林文彬——林悦的远房表弟。
沈知意立即去找林悦。大嫂听后神色不安:\"文彬确实在上海做生意,但他说是做文具进出口。\"
沈知远查了公司账目,发现所谓的\"文具\"都是特殊化学制品。\"他可能被蒙在鼓里,或者……\"
当晚,林文彬突然来到沈公馆,面色苍白:\"那些货品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他们只说暂时存放……\"
?
徐砚深带人搜查明月商社,发现仓库里堆满贴着\"文具\"标签的金属桶。打开后是闪着幽蓝光芒的粉末——正是柳玉茹日记里描述的物质。
技术兵检测后震惊:\"这是一种新型燃烧剂,遇水反而燃烧更旺!\"
杜清晏想起艺术节的焰火表演:\"他们想把这些混进焰火里!一旦在上海上空散开,遇上下雨……\"
后果不堪设想。
三人立即分头行动:徐砚深负责查缴危险品,杜清晏继续监视由纪,沈知意则通过母亲的关系网调查明月会。
?
由纪似乎察觉到什么,行事更加谨慎。但她每周三仍会去日侨书店,只是待的时间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