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赘婿逆天超级穿越者系统 > 第100章 吉安府之变

第100章 吉安府之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什么?”

张顺猛然起身,脸色骤变,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

“公子所言当真?”

“自然。”

宋扬目光淡然。

“听闻先生往昔也曾在公门任职,不知对眼下此事,先生作何思量?”

宋扬往前迈出一步,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要穿透张顺的内心,探寻出他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若此事属实,自当速速禀报朝廷,恳请天子即刻出兵,以解危局。”

张顺情绪激动,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

换作旁人对他讲述此事,张顺必定嗤之以鼻。

但宋扬何许人也。

能拿出此等神物的,怎可欺骗于他。

宋扬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看来,这张顺果真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之士。

这般品性,倒是难得。

宋扬心中暗自思忖,随即探手入怀,又掏出一个手札,递向张顺。

“先生不妨先看看此物,若能依此制造出来,那鞑靼大军,便不足为惧。”

宋扬语气笃定,似乎对这份手札所蕴含的力量,充满了绝对的信心。

这份手札里,记载的是夏阳造步枪的制造图纸。

这种步枪的出现,本应是315年之后的事了。

当然,宋扬手中所掌握的武器图纸远不止这一份,他甚至还有 AK 的工艺图纸。

然而,在众多图纸之中,唯有这夏阳造步枪的图纸,以当下大月朝的工业体系,具备制造的可能性。

约莫过了一刻钟,张顺阅读完毕,满脸皆是惊讶之色,再次看向宋扬。

“此乃神物啊!倘若能够大批量制造,并装备于军中,那鞑靼大军又有何可畏惧的!只是……”

他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张先生可是在担忧,以目前的条件,没有相应设备来制造此物?”

宋扬似乎看穿了张顺的心思,微笑着开口问道。

“不错。实不相瞒,就我手头现有的设备,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远远不足以制造出这等物件。”

张顺如实相告,神色间带着一丝无奈与忧虑。

“先生不必为此忧心。我与内阁首辅陈大人略有交情。此次前来,除了商讨房屋改造之事,最为要紧的,便是想请先生先研究研究这份图纸。待陈大人回京之后,我自会与他商议此事。到那时,恐怕还得劳烦张先生出山相助。我知晓先生此前经历了诸多波折,但还望先生以家国大义为重,摒弃前嫌。”

宋扬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诚挚的温度,直直地钻进张顺的心里。

“这是自然。在个人荣辱与国家存亡面前,在下心中自有一杆秤,分得清轻重缓急。”

张顺神色严肃,语气坚定。

这一刻,他已将个人的过往种种抛诸脑后,心中唯有家国天下。

宋扬在心底暗自为张顺竖起了大拇指,暗暗称赞。

有测谎大师的能力辅助,张顺所言是真是假,宋扬心中自是一目了然。

“这份手札,就请先生妥善保存。我现居于玉簪胡同的清园,待先生研究有了眉目,可前往此处找我。”

宋扬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向张顺行了一礼,随后转身离开了张家。

时间回溯,往前倒退大半月。

吉安府。

这片距离长京城1200里之遥的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场严峻的危机。

整个吉安府下辖十二县,遭遇了严重的稻瘟光,席卷了大片大片的农田,所到之处,庄稼颗粒无收的景象在各县不断上演。

事实上,周围几个府,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灾情,只是相较而言,吉安府的灾情最为严重。

但这些,还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在这关键时期,吉安府府都洋县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

作为吉安府预备仓的吉安仓,因守卫在值守期间,罔顾职责,偷偷饮酒,导致神志不清,最终引发了一场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如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将整个吉安仓烧了个干干净净,储备的粮食化为灰烬。

这无疑是典型的屋漏偏逢连夜雨。

吉安府知府林安,面对如此绝境,心急如焚,原本打算向周围几个府请求支援,期望能从别处借调一些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可事与愿违,周围几个府自身也深陷虫灾困境,粮食储备同样紧张,皆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里还有余力去援助吉安府。

在吉安府其他几个粮库的存粮全部消耗殆尽之后,林安实在走投无路,不得已,向朝廷上书,请求援助。

据史书记载,大月朝正是因为这次的失火事件,对各个府的粮食储藏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由原先的预备仓制改为社仓制。

吉安府知府林安。

元庆五年进士。

作为天子门生,后来却拜入老程王门下。

其中缘由,说来也简单。

曾经,林安因渎职犯下大错,被天子下令打入大牢,仕途似乎就此终结。

元庆皇帝不喜早朝,对朝中诸多事务过问较少。

程王便趁机买通了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刘进。

在这一番运作之下,林安不仅没有被罢官,反而时来运转。

从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一步一步,慢慢升迁至如今的正四品知府之位。

此刻,在吉安府府衙内,一个衙役脚步匆匆,走进了二堂。

“大人,吏部陈安俊大人的运粮队伍,眼看就要到了。”

衙役走到林安面前,低头拱手,恭敬地禀报道。

随后便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候知府大人的指示。

“哦!”

林安听闻,缓缓抬头,目光投向衙役。

“即刻通知十二县县令,让他们全部前来迎接。”

一个时辰之后,吉安府下辖十二县的知县,纷纷从各自的县衙出发,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官道通往洋县的唯一路口。

他们身着官服,整齐排列,等待着吏部侍郎陈安俊的到来。

又过了一刻钟,负责探路的斥候快马加鞭赶来报告。

运粮车队就在前方不远处,马上就要到了。

此刻,在距离众人两千米远的官道上,一行长长的车队正缓缓行进着。

按常理,这段官道归吉安府管辖,吉安府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维护修缮,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可眼前的官道,却崎岖不平,坑洼之处随处可见,车轮在上面滚动,颠簸得厉害。

坐在马车里的吏部侍郎陈安俊,面色极为难看。

“大人,吉安府知府林大人一行在前面迎接来了。”

马车外,随行的下属隔着车帘,恭敬地禀告道。

“嗯。”

陈安俊轻应一声,声音低沉。

片刻之后,车队缓缓停下。

陈安俊整理了一下官服,推开车厢门,稳步走了出来。

“吉安府知府林安接旨。”

随着一声高喊,所有人瞬间整齐地跪地,俯首帖耳,等待着圣旨的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吉安府遭逢灾厄,百姓苦不堪言,朕心忧之。今特命吏部侍郎陈安俊,前往吉安府主持赈灾诸事。陈安俊当秉持朕意,殚精竭虑,悉心调度,以解民困。

吉安府知府林安,务必全力配合陈安俊。一应赈灾物资之调配、发放,地方秩序之维护,皆需与陈安俊协同办理,不得有误。若有推诿懈怠、玩忽职守者,朕必严惩不贷。望陈安俊、林安等,体念朕爱民之心,用心赈灾,使吉安府百姓能尽快度过难关,恢复生机。

此乃朕之所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