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还他娘的能这么玩?(2 / 2)
路面,从中间劈开,一半,用薄力厂的水泥铺;另一半,用我们宁光牌的水泥铺。
标号、配比、施工工艺,完全一样。
两边同时施工,同时完工。”
“然后呢?”钱三江追问。
“然后就不用我们管了。”李默坐回沙发上,翘起二郎腿,“这条路是山里乡亲们进出的要道,每天有多少人走,多少车过?
哪边的路更结实,更耐磨,用不了一个月,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嘴,就是最好的广告。”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件事,得搞得声势大一点。
把地区电视台的记者请来,就说这是我们宁光县灾后重建、自力更生的重点民生工程,也是一次虚心向老大哥企业学习交流的‘友谊赛’。
把调子给他定高,让他想不认账都不行。”
钱三江和周宁康听得目瞪口呆。
还他娘的能这么玩?
不跟你吵,不跟你闹,也不跟你打价格战。
我就跟你摆事实,讲道理,让你输得明明白白,输得哑口无言。
这简直是……诛心之计啊!
钱三江的眼睛越来越亮,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月后,薄力水泥厂业务员那张铁青的脸。
他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高!实在是高!小先生,我这就去办!”
看着钱三江风风火火的背影,周宁康对李默的佩服,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位年轻的顾问,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怎么总能想出这种匪夷所思却又直指要害的办法?
“李顾问……”周宁康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那我们厂里这边,需要做什么准备?”
“你们?”李默看了他一眼,“把最好的水泥给我拿出来。记住,是最优等的那一批。这场仗,只许胜,不许败。”
“您放心!”周宁康的胸膛挺得笔直,“我拿我的人格担保,要是我们的水泥比不过薄力厂,我这个厂长,当场就不干了!”
李默点了点头,没再说话,继续低头看他的武侠小说。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一声接着一声,宣告着这个夏天,注定不会平静。
钱三江的行动效率极高。
第二天,他就亲自带队,坐着一辆破吉普,奔赴隔壁市的薄力水泥厂。
薄力厂的销售科长姓马,是个四十多岁,挺着啤酒肚的油滑中年人。
听说是宁光县的县长亲自上门,而且是来“求购”水泥的,马科长那叫一个神气,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
“哎呀,钱县长!稀客,稀客啊!”马科长热情地握着钱三江的手,话里却带着一股子居高临下的味道,“你们宁光厂不是刚投产吗?怎么,产能跟不上?”
钱三江按照李默教的,脸上堆着笑,姿态放得很低,“哪里哪里,我们是小厂,刚起步,很多地方都要向你们老大哥学习。
这不,县里要修条扶贫路,工程紧,任务重,怕我们自己的水泥耽误事。
所以特地来向马科长求援,希望你们能支援我们一批优质水泥。”
“好说,好说!支援兄弟单位嘛,应该的!”马科长听得心里那叫一个舒坦。他大手一挥,“钱县长要多少?我们薄力厂的仓库里,别的没有,就是水泥多!保证给你们最好的!”
最后,钱三江以一个还算低的价格,成功地从薄力厂采购了一百吨425号硅酸盐水泥。
马科长亲自把他们送到厂门口,拍着胸脯保证,这批水泥,绝对是他们厂的拳头产品。
看着吉普车屁股后面卷起的黄尘,马科长得意地哼起了小曲。
小小的宁光县,还想跟我们斗?这不,自己上门认怂来了。
他哪里知道,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开处刑”,正等着他。
宁光县南部山区道路改造工程,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高调姿态,迅速拉开了序幕。
地区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来了,报社的通讯员也拿着小本本赶到了现场。
钱三江亲自担任总指挥,在开工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绝口不提什么竞争,只说这是一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学习交流,是宁光县向先进企业“薄力厂”取经的宝贵机会。
摄像机镜头下,印着“红旗牌”和“宁光牌”字样的水泥袋,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道路两旁,泾渭分明。
两支施工队同时开工,从测量、搅拌到铺设、碾压,每一个步骤都在记者和闻讯赶来的百姓们的围观下进行。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起初,大家还都以为是宁光县没底气,主动向薄力厂示好。
薄力厂的马科长听说了,更是在酒桌上把这事当成笑话讲,说钱三江那帮人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屎)。
然而,一个星期后,路面初步凝固,情况开始变得有些微妙了。
两边的路面看起来没什么差别,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和建筑工,用脚踩一踩,用手敲一敲,就能感觉到细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