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帝国棋局(1 / 2)
天启十九年,春。
来自遥远明洲的详细奏报,连同最新绘制的内陆盆地舆图、金砂与铜矿样本、以及关于新发现作物的记录和种子,由甘晟亲自率领的一支小型快速舰队,跨越重洋,送抵了神州,呈递于帝国皇帝王韧的案头。
神都,巍峨的皇宫深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了富丽堂皇的御书房内。天启帝王韧正端坐在紫檀木书桌前,他的目光如炬,仔细翻阅着赵广与成公英的联名奏章。
他的手指轻轻滑过那些记录着战事的字眼:“红土隘口血战”、“铁牛溯流”、“分进合击平红石”、“盆地探勘”,每一个字眼都承载着无数将士的血汗与智慧。他的脸上,却如同古井无波,看不出丝毫的喜怒。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幅被不断填充细节的明洲内陆地图上时,他的眼神似乎微微一亮。
这幅地图不仅记录了明洲的山川河流,还标注了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和战略要地。王韧皇帝的手指轻轻滑过地图上的每一个标记,仿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宏伟的征服蓝图。
特别是当他拿起那块闪烁着暗红光泽的铜矿石样本时,他的指尖才几不可察地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
这块铜矿石,不仅预示着帝国将拥有更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意味着明洲的开发将为帝国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和繁荣。王韧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块矿石,更是帝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奏章的最后,甘晟还附上了关于新发现作物的详细记录和种子样本。这些作物在明洲的肥沃土地上生长得异常茂盛,有的甚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王韧知道,这些作物一旦在神州大地广泛种植,将极大地改善百姓的生活,甚至可能解决长久以来困扰帝国的粮食问题。
随着奏章的阅读,王韧皇帝的思绪飘向了遥远的明洲。他想象着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想象着那里的山川河流,想象着那里的人民和资源。他深知,这一切都将成为帝国未来发展的基石。而此刻,他手中的这份奏章,正是开启这一切的钥匙。
“宣,丞相、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即刻觐见。”王韧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片刻后,几位帝国重臣齐聚御书房。王韧将明洲的奏报与地图示于众人。
“诸卿且看,”王韧起身,走到悬挂着巨幅《天启舆图》的壁前,手指精准地点在明洲西海岸,“朕之明汉王世子,年未及冠,已定海滨,破强酋,探内陆,获金铜,察物产。其行虽稚,其势已成。”
丞相率先躬身:“陛下圣明,分封之策初见成效。明洲之地,物产丰饶,世子与诸将用命,实乃帝国之福。”
兵部尚书则更关注军事:“陛下,奏报所言‘铁牛船’于内河之利,以及‘分进合击’破山地之敌,其法可鉴。尤其‘铁牛’,若能量产,不仅利于明洲,于帝国江河防务、乃至将来其他大洲之用兵,皆大有裨益。”
户部尚书盯着金砂和铜矿样本,眼中放光:“陛下,明洲金矿已稳,铜矿又现,若能持续输入,可大大充盈国库,缓解连年用兵、移民之耗。”
工部尚书则对那新发现的块茎植物和耐旱草籽更感兴趣:“陛下,此等新作物若能在神州或他洲贫瘠之地引种成功,活民无数,功在千秋啊!”
王韧听着臣子们的议论,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幅舆图。他的视野,早已超越了一洲一地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