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破冰与答辩前夜(2 / 2)
接下来几天,团队进入了答辩前的最后冲刺。他们需要将复杂的“回声”协议、节点部署方案、抗干扰策略、能效预测以及“耦合共振”的潜在价值,浓缩成一份能让非技术背景的管委会成员也能理解并信服的陈述报告。
林微光亲自把关报告的每一页ppt,确保其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用数据和图表说话。伊莎贝尔负责技术细节的准确性和演示用的模拟动画。顾知行(通过远程连线)和埃罗则负责润色商业价值和本地化承诺的部分。
周景明的情报显示,苏氏联盟在这几天异常安静,除了常规的媒体宣传,并未有其他明显动作。但这种平静,反而让人更加不安,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
答辩前夜,团队在小屋的客厅里进行了最后一次模拟演练。林微光作为主陈述人,伊莎贝尔负责技术答疑,埃罗补充本地化细节。演练结束后,林微光看着眼前这些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充满坚定斗志的伙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明天,将是我们技术和意志力的终极考验。”她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记住,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普罗米修斯’,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技术可能性。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贬低对手,而是要用我们无可挑剔的方案和坚定的信念,赢得认可。”
她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充满力量:“我们跨越千里,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失败。我们是为了证明,微光汇聚,亦可照亮前路。”
没有豪言壮语,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话语中的分量。
散会后,林微光回到自己的房间,却没有立刻休息。她打开电脑,再次审阅着答辩材料。窗外的赫尔辛基,静谧而寒冷。
加密通讯器亮起,是陆时砚的信息,只有四个字:
「明辨,慎言。」
她看着这四个字,明白了他的提醒。明天的答辩,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智慧与策略的较量。需要清晰地辨别局势,谨慎地选择言辞。
她回复:「明白。」
关闭通讯器,她最后检查了一遍设备,确认预载的“棱镜”权限处于静默待命状态。
然后,她关掉灯,在黑暗中闭上眼睛。
冰雪试炼场的第一场正面交锋,即将开始。
她,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