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272章 世家玩阴的。

第272章 世家玩阴的。(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谷学堂的动员大会,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学堂本身。

那四十余名学子心中被点燃的熊熊烈焰,其光和热迅速蔓延,首先便照亮了整个杜家村。

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科举”二字背后那翻天覆地的政治意义。

但他们从学子们激动得彻夜难眠、从魏先生骤然加紧的课程安排、从杜公亲自调度资源的凝重神色中,敏锐地感知到,村里这些被寄予厚望的“读书种子”们,要去长安城搏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前程了!

这是杜公和陛下赐下的浩荡恩典,更是整个杜家村几代人都不敢想象的荣耀。田间地头,作坊内外,村民们交谈的话题都离不开此事,眼神中充满了期盼与自豪。

学堂内的气氛,也随之从往日的沉静书香,转变为一种紧张而炽烈的备战状态。

魏叔玉展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迅速调整了教学计划,将那四十余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学子单独编成“科举冲刺班”。

课程表被精确到每个时辰,经义阐释力求精深透辟,策论写作强化逻辑与实务,诗赋练习注重格律与意境。

杜远之前提供的那些廉价书籍此刻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各类经史典籍、前人注疏、甚至一些珍贵的策论范文汇编,都如同寻常读物般摆放在书架上,任由学子们如饥似渴地取阅、抄录、钻研。

夜晚,学堂的灯火常常亮至子时之后,朗朗的诵读声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无数个灵魂在黑暗中奋力打磨着通往光明的利器,为一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无声战役做着最后的、也是最艰苦的准备。

与此同时,杜远承诺的资源支持也以惊人的效率和规模迅速到位。

上等的笔墨、厚实的纸张、充足的砚台敞开供应,甚至不惜工本地请来了两位因年迈致仕、却学识渊博、尤其精通科场文章的老学究,常驻学堂,专门为学子们剖析经义微言,点拨策论关窍。

赴京所需的盘缠被仔细核算后足额发放,每人还配备了两套用料扎实、剪裁得体、虽无纹饰却整洁非常的青色儒衫,力求在细节处也不堕了气势。

解除了学子们所有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最后的冲刺之中。

然而,这股在杜家村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愈发炽烈的希望之火,其光芒自然也穿透了田野,引起了某些一直潜伏在暗处、冰冷而怨毒的目光的注视。

五姓七望在长安虽然被皇帝和李承乾的盐业新政、被杜远的廉价书籍、以及那即将到来的、如同悬顶之剑的科举制度打得阵脚大乱、损失惨重。

但他们数百年来积累的深厚底蕴、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以及渗透到地方州县的潜在影响力,并非虚设。

几天后,长安城,那处隐秘得连阳光似乎都难以完全照入的宅邸密室之内,气氛比之前盐书受挫时更加压抑、粘稠,仿佛暴风雨前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查清楚了?杜家村那个由杜远一手扶持起来的所谓‘金谷学堂’。

竟然真的聚集了四十多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寒门贱子,摩拳擦掌,准备参加科举?”王元德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雪前的天空,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回家主,千真万确!”一个专门负责情报搜集、身形精干的管事躬身回答,头几乎要垂到地面。

“杜远前几日亲自前往鼓动,言辞极具煽惑性。如今那学堂已是全员备战状态,物资钱粮供应极其充裕,看那架势,是势在必得,要在此次科举中一鸣惊人。”

崔文远在一旁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手中盘玩的两颗玉球发出令人心烦意乱的摩擦声:

“杜远这是处心积虑,要把他那些泥腿子学生,一个个硬塞进朝堂,玷污清流啊!若真让这些人在科举中有所斩获。

哪怕只是三五个中了进士,对我等世代清誉、对天下士林的观感,都是难以估量的打击!届时,谁还会觉得我五姓子弟天生贵胄,才学冠绝?”

卢承宗指尖无意识地、却带着某种焦躁的节奏,轻轻敲击着坚硬的紫檀木桌面,眼中寒光闪烁,如同暗夜中的毒蛇:

“陛下派了秦琼、尉迟恭那等杀才持节巡察,明面上动用官府力量或家族势力直接阻拦士子赴京,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风险太大。

但……若就此坐视这些贱民安然抵达长安,甚至可能金榜题名,骑到我们头上,我等实在……心有不甘,如鲠在喉!”

“明的不行,难道还不能来暗的吗?”王元德猛地压低声音,身体前倾,脸上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狠毒与狰狞。

“他们不是要从那个穷乡僻壤赶来长安吗?这路途迢迢,山高水长,难免会遇到些‘意外’。

或是遭遇不开眼的山贼路匪劫掠,或是水土不服染上些缠绵恶疾,耽误了考期,甚至……一病不起,都是常有之事,谁能查得清楚?

就算他们侥幸,一路平安到了长安,那考场上……学问不精,心态不稳,临场发挥失常,名落孙山,不也是理所当然吗?”

几人目光在空中交汇,瞬间读懂了彼此眼中那份心照不宣的阴冷与决绝。

他们不敢,也不能公然对抗皇权,那无异于谋逆。

但在规则允许的阴影处,动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阴损手段,让这些不知所谓的寒门士子无法顺利参考,或者即便参考也注定失败,以维护他们摇摇欲坠的尊严和特权,他们自问还是能够做到的。

只要将这第一批所谓的“寒门榜样”彻底打掉,让他们灰头土脸,那么科举制度对天下寒门的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