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秦翡:先在国内河道试验三个月(1 / 2)
刚送走安娜一行,秦翡没歇脚,直接从抽屉里翻出全国河道污染分布图。
地图卷得紧实,展开时发出“哗啦”一声响。
她把地图铺在桌上,用红笔圈出安徽阜阳那段颍河支流,圈画的力度太大,笔尖都顿了顿。
旁边还放着张照片——一个老农蹲在干裂的田埂上,手里攥着空稻穗,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背景里的河水泛着黑黄色。
“就这里,颍河支流。”秦翡抬眼看向去而复返的安娜,语气很肯定。
“去年农药厂排污,这里的水也有农药残留和工业废水,细菌种类里有2种和恒河的菌是‘近亲’,污染类型几乎一样。”
“先在这儿试三个月,没问题再去恒河。”
“为什么非要在国内试?”安娜还是不解,她指着地图上的恒河,手指都有点颤。
“直接去恒河试,不是能更快救那个IcU的孩子吗?我们可以派24小时监测员,有问题马上告诉你,机票我们包!”
“国内试,我能每天去现场。”秦翡拿起照片里的空稻穗,指尖捏着干瘪的稻粒,轻轻搓了搓。
“这是颍河的李大叔,去年他的稻田浇了河水,稻穗全是空的,赔了五万多,现在还在靠低保过活。”
“我要是在这儿试,每天能看他的稻子有没有变绿,能测水里的农药残留降没降。”
“恒河离这儿五千多公里,我飞过去要十几个小时,万一菌变异了,等我到了,河都‘臭透了’,孩子也等不起。”
“刷——”小陈手里的平板又炸了,屏幕上的评论像潮水一样涌,红色的未读提示一直在跳。
这次的评论更极端,人身攻击的话密密麻麻:
“颍河是你家的试验场?颍河人同意了吗?秦翡你问过李大叔愿不愿意当小白鼠吗?”
“我看秦翡就是想上国际头条想疯了!拿中国的河给外国人做嫁衣,脸都不要了!”
“欧美都不认的破技术也敢拿出来嘚瑟?多瑙河用化学药剂都没根治,你这破菌能顶用?别出去丢中国的人!”
“国际组织滚回你们国家去!别来中国指手画脚,真把这儿当冤大头了?恶心!”
“秦翡就是个伪环保!你家楼下的臭水沟咋不治?装什么圣母心!”
“这技术要是真有用,欧美早抢着要了!分明是骗钱的,还拉颍河垫背!”
小陈气得脸通红,手都抖了,伸手就想把平板关掉:“这些人简直胡说八道!”
秦翡却按住了他的手,声音很稳:“别关,让大家看。”
她指着“欧美认证”的评论,对着镜头扯了扯嘴角,冷笑一声:“欧美认证?”
“去年多瑙河用欧美化学药剂治理,花了两千万欧元,结果半年后d又反弹了,鱼死了一半,这就是所谓的‘认证技术’?”
“前两年日本给越南治河,吹的纳米生物技术多神,折腾半年水还是黑的,最后不也不了了之?”
“青川河用微生物治理,一年了水质稳定在III类,鱼多了30%,芦苇也长起来了——认证不是‘遮羞布’,效果才是。”
“可……可国际上只认欧美认证……”安娜小声说,眼神里满是焦虑。
“认不认不重要,能治好事才重要。”秦翡拿起颍河的水质报告,指尖在“农药残留0.8g\/L”上点了点。
“颍河的农药残留浓度和恒河差不多,重金属汞含量0.05g\/L,比恒河还高一点——在这儿试成功了,恒河就更没问题。”
这时,陈砚舟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镜头里是风启环境实验室的场景,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培养皿。
“秦小姐,颍河的取样队我安排好了,下周一出发。”
“还联系了阜阳环保局,他们会派3个工程师配合监测,每天测水质、菌数量、水生生物变化,数据一小时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