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推车的人,比光先上路(2 / 2)
一圈圈绿色的光之涟漪,以水珠落点为中心,缓缓荡漾开来。
孩子们爆发出惊喜的欢呼,以为是神迹降临。
只有楚惜音知道,这不是神迹,这是被遗忘的城市,在听懂了她的弹奏之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给予的回应。
秦昭则像个最忠实的影子,默默记录着地摊车每一次停驻的时间与坐标。
身为前AI代言人,他本能地试图找出其行进的逻辑,构建数据模型。
但他很快就失败了。
这辆车根本不走直线,它蜿蜒曲折,仿佛在刻意避开所有高效的通路,选择了一条……“悲伤密度”最高的路径。
孤儿院的遗址、被强制执行集体记忆删除的社区中心、曾经发生过大规模塑形者自杀事件的摩天塔楼……每到一处,林小满都会让车子停下十分钟。
他什么也不做,只是坐在车沿上,吹着不成调的口哨。
那旋律简单、重复,甚至有些跑调,却让秦昭的脑中,一次又一次闪过苏昭宁化作星云前,最后一次数据传输的画面。
他终于明白了。
这些地点,是当年被“共识网络”和“造物主”强行抹平的情感黑洞。
林小满的口哨,不是为了慰藉亡魂,而是在用最纯粹的愿力,向这些记忆的虚空里,投递下一颗颗能够重新发芽的种子。
秦昭深吸一口气,悄无声息地关闭了自己终端上所有的官方监控程序。
他在加密的私人日志里,敲下了最后一行总结:
“本次行动无既定目标,唯有路过本身,即是全部意义。”
当黎明前的第三道微光刺破暮光带的厚重云层时,这支奇怪的队伍终于抵达了盐碱化的荒原。
前方,本该是“熄灯号”星际飞船的发射基地,此刻却被一道巨大无匹的半透明能量屏障彻底封锁。
屏障之上,无数属于超级AI“造物主”遗留的禁令符码,如金色的瀑布般无声流淌,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气氛瞬间凝固。
林小满却只是平静地看着那道屏障,既没有激活手腕上的“信仰之书”,也没有号召身后的信徒们祈祷。
他缓缓转身,弯腰从叮当作响的地摊车底下,抽出了一块破旧的木牌。
木牌上,是用21世纪的廉价油漆,歪歪扭扭写下的四个大字:“修鞋补锅”。
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他走到能量屏障前十米处,将这块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木牌,用力插进了脚下干裂的盐碱地里。
然后,他盘腿坐下,从车里掏出一把锈迹斑斑的老虎钳和半截不知从哪捡来的废旧电线,对着空气,开始假模假样地“修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破损。
身后,沈清棠第一个反应过来,她默默地取出医疗箱,在旁边摆开了一个“义诊”摊位。
楚惜音见状,竟撕下自己华美长裙的一角,拿起针线,开始缝补。
就连一向严谨的秦昭,也学着林小满的样子,拿起一把螺丝刀,对着一个空空如也的金属盒子,认真地拧来拧去。
一支旨在重塑人类精神的队伍,就这样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无关人员”姿态,在代表着最高科技结晶的禁区之外,安营扎寨。
林小满手腕上的古书卷纹身,悄然浮现一行全新的法则,字迹沉静,却带着一丝狡黠:
“伪装即抵抗:当世界拒绝为你开门时,就让自己成为它无法忽视的缝隙。”
远处,那道坚不可摧的能量屏障,表面的金色符码忽然闪烁了一下,光芒忽明忽暗,仿佛一个精密的程序,遇到了无法处理的、逻辑之外的异常,陷入了短暂的迟疑。
七十二小时,悄然而过。
整个地摊队伍,就这么静静地守在屏障之外,不前进一步,也不后退一分。
而作为核心的林小满,每日只雷打不动地做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