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 第174章 火车上的谈话

第174章 火车上的谈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卓恭敬地回答:“回陛下,主要区别在于速度、造价和技术层级。高铁速度极快,但修建与运营成本高昂,对路基、轨道和信号系统的要求更是天壤之别。以大明目前的工业基础和财力,推广普通铁路是当务之急,若要普及高铁,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循序渐进。”

火车飞驰,窗外的景物连绵不绝。王卓看着这景象,适时提议道:“陛下,据工程进度,应天到北平的铁路,预计明年也能全线贯通。届时,南北交通将大为改观。臣以为,现在是否该着手规划修建应天至凤阳的铁路了?此路一旦贯通,不仅陛下和朝廷前往明皇陵拜谒更为便捷迅速,而且……”

他引用了后世那句经典的话:“‘要想富,先修路’。铁路一通,物流、人流、信息流必将随之活跃,凤阳老家的经济民生,定能得到极大的带动和发展。”

朱元璋望着窗外,目光似乎已经看到了那片龙兴之地,他颔首道:“嗯,此言有理。老家的乡亲,也该沾沾这工业化的光了。此事你记下,回京后便着工业发展部抓紧勘测规划,争取……今年之内,就让这条路通车!”

接着,朱元璋的语气变得更为深远,他缓缓说道:“咱之前跟老四谈过,待应天到北平的铁路修通,各项条件成熟,迁都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王卓闻言大喜,这无疑是具有极高战略眼光的决策!他激动地附和:“陛下圣明!金陵城虽号称龙盘虎踞,但地处江南腹地,数百年来,早已被盘根错节的士绅势力所层层包裹。”

“迁都北平,不仅能有效摆脱江南旧势力的掣肘,更利于陛下和太子殿下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化布局!同时,还能极大地促进南北融合,加强朝廷对北方乃至未来辽阔疆域的控制。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伟业!”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深邃:“是啊,大明,不能只有江南这半边天下。北方,乃至更远的西方,都应是朕之疆土,大明之疆土!”

王卓心念一动,试探着问道:“陛下……可是想起了原本历史上,洪武三十年那场轰动朝野的南北榜案?”

朱元璋瞥了王卓一眼,带着一种调侃的神情,哼了一声:“就你机灵!”

王卓笑了笑,顺势深入:“这正是太子殿下与太孙力主改革教育与科举制度的深层原因之一。自靖难之变,衣冠南渡,数百年间,江南文风鼎盛,经济繁荣。若只论传统的经义文章,北方士子在科举中,确实难以与积累了深厚底蕴的南方士子抗衡。”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索性换个赛道,在科举中加入算学、格致等实用科目,并大力在北方推行新式学堂,这无疑是给了北方士人一个新的、公平的出头机会。”

王卓趁热打铁,提出了另一项关键建议:“此外,臣还恳请陛下考虑,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简体字。其实许多简体字古已有之,是民间流行的俗体字,并非凭空创造。其最大优势在于书写便捷,易于认读,非常有利于教育的快速普及,能有效打破知识的文化垄断。东大历史上,正是通过推行简体字和普通话,极大地提升了全民的识字率与文化素质。此乃利国利民之根基。”

朱元璋凝神静听,手指在铺着软垫的窗沿上轻轻敲击着,思考了片刻。窗外,是飞速向后掠过的、正在因铁路而改变的大明江山。他终于做出了决断:

“嗯……你所言,确有道理。迁都、教育改革,再配上这文字改革……回京之后,你将简体字方案详细呈上,与教育改革事宜,一并推行吧!”

钢铁巨龙,承载着一位帝王的雄心与一个文明的未来,在轨道上轰鸣向前,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远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