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 第175章 怎么把大喇叭忘了

第175章 怎么把大喇叭忘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松江府乘坐火车往返一趟,朱元璋亲眼见证了钢铁动脉的巨大潜力后,督促王卓加紧铁路修建进程。

王卓迅速安排东大方面的工程勘探人员,会同大明工业发展部的官员,开始着手勘测应天府至凤阳府的铁路路线。将这项重点工作部署下去后,王卓便立刻返回了现代时空。

王卓很清楚,明朝那边即将全面铺开的教育改革,无论是技术基础、物资保障还是师资培训,都离不开现代时空的全方位支持。

这种跨越时空的深度协作,已然形成了某种独特的共生关系——大明借助东大的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东大则通过大明,获取广阔的市场和原材料生产地,在大航海即将开启的关键的历史节点上重塑文明的进程,这确实堪称一种“互为外挂”的模式。

有关部门,谭局长办公室。

王卓将朱元璋决意推行包括义务教育、科举改革乃至简体字推广在内的整套教育改革方案,向谭局长做了简要汇报。

谭局长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又不出所料的表情,他高兴地一拍桌子:“好!太好了!王卓,这下你心心念念的大规模扫盲计划,总算可以名正言顺、大刀阔斧地开展了!”

王卓自己也有些感慨,挠了挠头笑道:“说实话,局长,我也没想到朱元璋的态度会有这么巨大的转弯。虽然之前有预感,但当他把迁都、教育改革、文字改革这几件大事一口气全都答应下来的时候,这惊喜还是来得有点猝不及防。”

“这并不奇怪,”谭局长端起茶杯,用他那一贯沉稳分析的语气说道,“朱元璋本人,其实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皇帝之一。根据史料记载,他在洪武二年就颁布诏令,命天下府、州、县普遍设立官学。洪武八年,又明确要求各地广泛建立社学(乡村小学)。有学者估算,明初的识字率可能达到20%左右,这在古代社会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谭局长话锋一转,点明了关键:“他过去唯一的核心顾虑,是害怕自由、民主这类现代政治思想的传播,会直接动摇皇权统治的根基。”

“但是,工业化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如同潘多拉魔盒,随之而来的思想解放和技术进步,是任何个人意志都难以阻挡的。他是一位极其务实的政治家,看清了这一点后,顺应历史潮流,主动引导变革,而不是被动地被潮流淹没,就成了他必然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是啊,”王卓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样一来,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提前数百年踏入工业文明的快车道了。”

“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绝不会平坦。”

谭局长放下茶杯,神色严肃地提醒道,“你还是要万分小心传统士绅势力的反扑。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博弈,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历史。不然,后世怎么会流传关于大明皇帝‘易熔于水’的段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