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钓鱼执法(1 / 1)
王卓看到朱棣出现,心中那块悬了半天的大石头终于“咚”地一声落了地。
他顾不上什么繁文缛节,赶紧带着荀史墨迎上前去,开口便是一连串的问题:“太子殿下!陛下龙体如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朱棣看着王卓脸上未褪的紧张神色,竟还有心思开了个玩笑,他拍了拍王卓的肩膀,语气带着一丝戏谑:“我要是不亲自过来,你小子是不是就打算带着你的人,直接‘神隐’跑路了?”一句话说得王卓老脸一红,尴尬地咳嗽了两声,无法反驳。
玩笑归玩笑,朱棣随即展现出雷厉风行的一面。
他迅速下令,让自己带来的东宫卫队收缴了外面常升部下的武器,将所有士兵就地看管,并将带队的几名将领当场拿下,押送锦衣卫诏狱严加审讯。
处理完门口的乱局,朱棣才对王卓说道:“走吧,别愣着了,老爷子还在宫里等着见你呢。这一出闹的,他老人家也惦记着你这边。”
去往皇宫的路上,朱棣屏退左右,这才向王卓详细解释了这场突如其来风波的来龙去脉。他的语气带着事后余生的凛冽与杀意:
“是大哥(懿文太子朱标)留下那帮人,贼心不死!”朱棣的声音冰冷,“他们以詹事府旧僚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为首,暗中串联,勾结了宫中部分被收买的太监和侍卫,先是设计了父皇‘不慎落水’的戏码。父皇将计就计,假装受惊染病。”
他继续道,眼神愈发锐利:“他们真正的杀招,是买通了太医院院判蒋用文,准备在父皇的汤药中下毒!按照规矩,我与高炽侍疾,需亲尝汤药。他们打的是一石三鸟的毒计,想将我们爷仨一并……然后,便可拥立大哥的嫡次子朱允熥继位,进而推翻新政,打断大明工业化进程!”
王卓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彻底明白了。在洪武朝,有能力、有动机发动如此规模政变的,确实只有前太子朱标留下的庞大政治遗产——那个盘根错节的文武班底。
即便朱标不在了,这股力量依然潜伏在水下,伺机而动。由于朱允炆被送往东大,朱允熥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继而还说动了开国公常升这位朱允熥的亲娘舅。
可以说,是王卓的出现,促使朱标留下的文武班底彻底合流。
朱棣说到这里,语气中也带上了一丝后怕:“万幸!天佑我大明!允熥那孩子,虽被他们视为傀儡,但心性仁厚,明辨是非。他察觉到此阴谋后,冒险向父皇暗中示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这里,王卓忍不住用带着点幽怨的语气吐槽道:“合着……陛下他老人家这是在‘钓鱼执法’啊?等着他们把所有手段都使出来,好一网打尽?”
朱棣无奈地笑了笑,解释道:“并非有意瞒你。此事关系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原本打算尘埃落定后再与你分说。谁知道你这么警觉,动作又太快,前脚去宫里吃了闭门羹,后脚就带着安庆溜去了东大。我派去给你报信的人刚到你的忠义侯府,你就已经没影了。”
他看了王卓一眼,继续道:“等你再从东大回来,立刻就开始召集所有援建专家,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撤离的架势。锦衣卫随即汇报,开国公常升准备派兵正要派兵来东大营地,名义上是‘保护’,实则是想控制你和所有东大专家。”
朱棣叹了口气:“老爷子一看这情况,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真要把你这尊‘大神’和那么多宝贝专家给吓跑了,我大明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于是立刻下令收网,将黄子澄、方孝孺、常升、蒋用文等一干首脑全部拿下。同时,命我火速带兵过来,一是替你解围,二是务必把你安抚住,可不能真让你撂挑子跑了。”
王卓听完这曲折的内情,真是哭笑不得。搞了半天,自己敏锐的危机感没错,但却是一场由老朱导演、自己被动参演的大戏。
不过,这也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朱元璋和朱棣心中的分量,确实已经重到了足以影响朝局的地步。
马车驶入宫城,这一次,再无任何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