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盛唐边塞一武夫 > 第125章 夜探萧府,寻得证据,朝堂之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第125章 夜探萧府,寻得证据,朝堂之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离开别业,回到自己那所已被半软禁的赐邸时,天际已微微泛起了鱼肚白。

李骁屏退了所有下人,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室内。

他缓缓抽出始终贴身携带的“斩机”横刀。

粗布包裹褪下,冰冷的刀身在细微的晨光中泛着灰蒙蒙的光泽,那枚镶嵌在刀柄上的绿松石,色泽幽深。

他的指腹轻轻抚过,刀柄上的纹路和那枚宝石。

忽然,他感觉到刀柄,似乎传来一丝微不可察的温热,与他指尖的冰凉形成对比。

那灰蒙蒙的刀身之上,雾气仿佛极淡地流动了一下,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感,顺着刀柄隐隐传入他掌心。

那感觉是沙场上的杀戮渴望。

李骁眉头骤然锁紧,立刻回想起老兵关于此刀邪异、恐会反噬其主的警告。

他心中警铃大作,将此刀拿起,仔细端详。

那丝温热和悸动却又很快消失不见,仿佛只是他的错觉。

刀,依旧冰冷沉寂。

但他心中的警惕却已深种。

这柄刀,远比他想象的更为诡异。

他深吸一口气,将刀缓缓归入粗布鞘中。

目光变得越发深沉冷静。

他深知,自己今夜之举,虽暂时破局,却也更深地陷入了长安这潭充斥着权力,阴谋和欲望的浑水之中。

与杨国忠的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各取所需罢了。

他的目标从未改变。

借助杨国忠的势力,洗刷污名,获得实权军职,尽快重返边关。

只有掌握实实在在的军队,才是他安身立命,实现复仇与野心的根本。

他瞥见案头放置的那枚杨玉瑶所赠的羊脂玉佩,温润流光。

这份来自虢国夫人的复杂“情谊”,是福是祸,尚难预料,或许也能成为一枚有用的棋子。

当前最紧要的,是静待杨国忠接下来的动作,以及这场由他亲手点燃的朝堂风暴,将会如何刮起。

翌日清晨,大明宫紫宸殿。

巨大的楠木殿柱涂着朱漆,上面盘绕的金龙栩栩如生。

龙鳞以金箔贴就,在清晨透过高窗照射进来的光线中,闪烁着令人不敢直视的璀璨光芒。

殿内铺设的金砖光滑如镜,清晰地倒映出文武百官们肃立的身影,繁复的官袍下摆以及殿柱的基座。

玄宗皇帝李隆基端坐在御座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

他面容略显疲惫,眼神却依然保持着帝王的锐利,手中随意地把玩着一柄玉如意。

听着下方臣工们的奏报。高大监高力士手持拂尘,静立在一旁,眼神低垂,却似能将殿内一切细微动静尽收眼底。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气氛沉闷。

直到御史队列中,杨国忠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身上紫色的朝服,手持玉笏,大步流星地走出班列。

“臣,杨国忠,有本启奏,臣要弹劾京兆尹萧炅!”

他的声音洪亮,瞬间打破了殿内的沉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玄宗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讲。”

杨国忠神情激动,甚至带着几分悲愤,他面向御座,慷慨陈词,将昨夜李骁获取的罪证择其要害,一条条公之于众。

强占京畿良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每一条都听得朝臣们窃窃私语,每一条他都辅以大致的时间,金额和地点,显得有凭有据。

“陛下,萧炅身为京兆尹,本应首善之区父母官,却如此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罪证确凿,其行径之恶劣,令人发指,臣恳请陛下,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此为部分账册摘要及地契副本,请陛下御览。”

说着,他将早已准备好的抄录本高高举起。

高力士步下御阶,将奏本和证据接过,呈送御前。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无数道目光射向跪在殿中,已是面无人色,浑身筛糠的萧炅。

“陛下,陛下明鉴!”

萧炅几乎是爬出班列,涕泪交加,重重磕头。

“臣冤枉,臣冤枉啊,这定是杨国忠构陷于臣,这些证据都是伪造的,是他诬告,请陛下为臣做主啊。”

他的声音凄厉,充满了恐惧。

玄宗翻看着高力士递上的纸页,面色逐渐沉了下来。

上面的记录虽然只是部分,但条理清晰,数额巨大,不像空穴来风。

他抬起眼,目光先是冷冷地扫过跪地哭泣的萧炅,然后转向了文官班列首位。

那个一直垂着眼睑,仿佛老僧入定般的身影。

“李相。”

玄宗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萧炅是你举荐的人,此事,你怎么看?”

李林甫这才缓缓出列,他的步伐沉稳,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

他先是对御座躬身一礼,然后才平静开口。

“回陛下,萧炅为官多年,或有些许小节之失,老臣驭下不严,亦有失察之过,请陛下责罚。”

他先轻描淡写地认了个小错,随即话锋一转。

“然,杨大夫所奏之事,关乎重大,仅凭这些抄录之物,恐难立刻定论,是否需彻查这些证据之真伪,毕竟,京兆尹位高权重,关乎朝廷体面,不可不慎。”

他语速平缓,显得极为老成持重。

但紧接着,他微微抬眼,目光似无意地扫过杨国忠,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

“再者,杨大夫方才所言,这些罪证隐秘非常,不知杨大夫是从何种途径获取,动用何等手段?是否合乎朝廷法度,臣恐此风一开,日后若人人皆可擅用非法手段构陷同僚,则朝纲法纪,将荡然无存矣。”

此言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不少官员,尤其是与李林甫亲近者,纷纷点头附和,低声议论起来。

是啊,杨国忠这证据来得也太蹊跷了,莫非是用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

窃取?

绑架?

这本身也是大罪!

玄宗皇帝的眉头果然皱得更紧了。

他厌恶贪腐,但更厌恶臣子们不顾体面地互相倾轧,尤其还是用可能破坏规则的手段。

他统治下的盛世,需要的是表面上的和谐与稳定。

杨国忠气得脸色发红,想要争辩。

“陛下,臣………”

玄宗却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不容置疑的威严。

“够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萧炅。”

玄宗看向下方。

“你即刻停职,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得出府半步。”

“陛下!”

萧炅瘫软在地。

玄宗不再看他,目光扫向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和大理寺卿。

“此案,由你三司会审,给朕彻查清楚,证据真伪,来龙去脉,一一给朕核实明白,务必公正严明,不得有误!”

三位大臣立刻出列领旨。

“臣等遵旨!”

然后,玄宗的目光落在杨国忠身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敲打的意味。

“国忠啊,查案之心是好的,但亦需谨记,要循正道而行,勿枉勿纵,方是臣子本分。”

杨国忠心中虽有不甘,但皇帝已下令严查,目的也算达到大半,只得压下火气,躬身道。

“臣谨遵陛下教诲。”

对于李林甫那番关于“非法手段”的暗示,玄宗并未当场深究,但他深不见底的目光在李林甫和杨国忠身上来回扫了一下。

那其中蕴含的深思和警告,让两位权臣心中同时一凛。

“退朝吧。”

玄宗似乎有些倦了,摆了摆手。

高力士立刻上前一步,尖细悠长的声音响彻大殿。

“退——朝——”

百官躬身行礼,心思各异地缓缓退出紫宸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