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穿越古代灾荒求生记 > 第532章 金陵诛心·格致兴学

第532章 金陵诛心·格致兴学(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史可法大人数次上书苦谏,劝他们减免赋税,整饬军纪,合力抗清,结果反遭马阮排挤。他们借着朝廷的名义,明升暗降,把史大人调去督师江北,名义上是让他统领江北四镇,实际上却把兵权都收在了自己亲信手里,史大人不过是个空架子,被彻底架空了。如今南京朝政,尽由马阮把持,他们白天忙着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晚上就笙歌燕舞,醉生梦死,压根不管北方的清军虎视眈眈,也不管百姓的死活。”

“江北?”凌风眉头一挑,走到地图前,仔细看着扬州的位置。扬州地处运河与长江的交汇要冲,是南京的北大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史可法此人刚正不阿,素有清望,在江南士林和江北诸镇中都有不小的威望,若是能争取过来,无疑能在江南打开一个巨大的缺口。但此人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一心想着匡扶明室,想要说服他归附黑石城,绝非易事。

“文泰先生,”凌风沉吟片刻,开口道,“以你个人的名义,修书一封给史可法先生。信里不必提军国大事,也不必说归附之事,只论私人交情,问候一下他的起居,聊聊江南的民生疾苦。顺便……‘不经意’地提及我黑石城在山东推行的新政,比如减免赋税、屯田垦荒、兴修水利,让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百姓暂得喘息的事情。看看他如何回复,探探他的口风。”

“属下明白。”刘文泰心领神会,这是典型的迂回试探之举。史可法向来以民生为重,若是让他知道黑石城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或许能让他对黑石城改观,为日后的接触打下基础。

“至于马士英、阮大铖……”凌风嘴角泛起一丝冷意,眼神中闪过一丝厉色,“他们不是喜欢加饷吗?那就让他们加个够!拐叔,让咱们在江南的人都动起来,散播消息。就说马阮加征的饷银,十成里面倒有七成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还有两成给了亲信部下,真正用在军需上的,连一成都说不定。再‘帮’他们算笔账,把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换算成粮食、军械,看看能养多少兵,能打几天仗,让江南的士绅百姓都看清楚这帮蠹虫的嘴脸!”

“妙计!”老拐拍了下手,笑道,“此乃诛心之策!江南百姓本就对加征赋税怨声载道,再加上这消息一散播,保管让马阮之辈焦头烂额,首尾难顾!到时候不用咱们动手,江南的百姓就先不答应他们了!”

处理完外部的情报和部署,凌风将重心转回了内部建设。他深知,外交权谋固然重要,但自身的强大才是根本,只有把黑石城的根基打牢了,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进而逐鹿天下。他抬手揉了揉眉心,沉声道:“内部的事情也不能放松。民政方面,山东各地的屯田要抓紧,秋收刚过,要组织百姓把粮食妥善储存,同时抓紧冬小麦的播种,确保来年的收成。军械方面,神机坊的扩建要加快,燧发枪和火炮的产量必须提上来。还有,格致学堂的筹建,也该问问进展了。”

说着,他转头对门外吩咐道:“去请黄端伯先生和李巧儿姑娘过来。”

门外的亲兵应声而去,不多时,黄端伯和李巧儿便一前一后走了进来。黄端伯身穿藏青色儒衫,须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手里还拿着一卷图纸;李巧儿则是一身浅紫色的布裙,头上简单挽了个发髻,脸上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的疲惫,但眼神却很亮,手里提着一个小小的木盒。

“属下参见城主。”两人齐声躬身行礼。

“免礼。”凌风抬手示意,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一路过来辛苦了。说说看,格致学堂的筹备进展如何了?有什么困难尽管提。”

黄端伯谢过座,坐下后打开手里的图纸,推到凌风面前,躬身答道:“回城主,学堂的校舍已经修缮完毕了。我们选的是原来青州府的一处旧书院,占地不小,有前后三进院子,还有一个不小的院子可以当操场和试验场。我们把旧房子都翻修了一遍,加固了墙体,更换了破损的门窗,现在已经能住人、能上课了。首批师资也已基本到位,我们从军中抽调了几个识文断字、有实战经验的军官负责教授兵法和舆地,从民政官员里找了擅长律法和经世之学的人,还请了几个民间的算学先生和工匠师傅,分设‘格物’、‘算学’、‘舆地’、‘律法’、‘经世’五科。”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几分忧虑:“只是……这生源选拔,还有所学内容,都跟科举全然不同,恐怕士子们观望者众。现在报名的人不多,才一百来个,大多是工匠子弟和军中士卒的后代,寒门士子来得很少,那些有功名的生员更是一个都没来。他们都觉得这学堂不学孔孟之道,不考八股文,学了也没用,成不了官,所以都不愿意来。”

李巧儿也跟着补充道:“还有格物科,需要大量的器械和原料,比如玻璃器皿、金属矿石、药材之类的,这些东西都不好找,有些还得从江南或者海外采购,价格不菲,而且运输也不方便。另外,格物科要做实验,还需要专门的实验室,我们正在改造,但缺少相关的经验,进展有些慢。”

她说着,打开手里的木盒,里面放着几个小小的玻璃试管和一个简易的放大镜,“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的玻璃匠人做出来的,质量还不太好,容易碎,放大倍数也不够。城主之前说的望远镜,我们也试着做了几个,但效果都不理想,远处的东西还是看不太清楚。”

凌风拿起那个放大镜,对着烛光看了看,玻璃虽然有些浑浊,但确实能把烛光放大不少。他放下放大镜,摆了摆手道:“无妨。首批生员,不必拘泥于功名,也不用强求数量,三百人不行,两百人也可以,关键是要选那些聪明伶俐、肯学肯干、有上进心的人。可以从军中有功士卒、工匠子弟、流民中聪颖者,乃至愿意投效的寒门士子中选拔,待遇从优。管吃管住,每月还发二两银子的月例,学成之后,量才录用,授以实职,不管是去民政、军政,还是去神机坊、译馆,都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位置,让他们知道,在黑石城,有本事就能当官,就能过上好日子,不是只有科举一条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