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跑进奥运 > 第670章 不容乐观的华夏接力队!

第670章 不容乐观的华夏接力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画面切换到数据分析图,红色的曲线显示着各队的平均速度。华夏队的曲线明显落后于前几名。

“我们的弱点在于前三棒,”李国平指着屏幕说,“无论是一棒的起跑,还是到前三棒的交接,差的就是整体速度,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李总说得对,目前主力队员中的平均速度,相较于他们来说还是差了许多,何况牙麦佳的博尔特已经超越了付林。 今年我们提出保三争一的口号,确实有些困难。”李青的话让会议室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这时,一直沉默的刘峡教练,突然大声说道,“大家别灰心嘛。虽然我们和他们有差距,但赛场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可以从战术上想办法,比如在交接区域做更精确的配合,利用弯道和直道的特点。”

冯勇总教练看着刘峡,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点了点头说:“刘教练说得对,我们不能被数据吓倒。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要针对战术和交接棒做专项训练。大家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就把比赛当成一次挑战。”

几人听了,士气渐渐恢复。

接下来的训练计划也进行了针对性调整。 每天上午,队员们都要进行带棒起跑反应、弯道技术专项训练。

下午则是长达三小时的,接力专项训练。

晚上用过餐之后,则要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分析对手,提升自己。

随着奥运的临近,鸟巢也将进行最后的彩排和布置工作,而田径队的训练,则移师国家体育中心继续备战。

刚从波兰—比得哥什载誉归来的苏丙天,在结束了第十二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的征程后,此刻正精神抖擞地,在体育中心的田径场上,紧随国家青年队总教练宋健教练,一丝不苟地进行着各项训练。

在本届世青赛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苏丙天作为亚洲赛场上,唯一挺进决赛阶段的运动员,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与风采。

他力压群雄,包括未来声名显赫的约翰·布雷克等一众名将,最终以10秒41的优异成绩,勇夺银牌,为国争光。

而牙麦佳选手德克斯特·李,则以微弱优势,10秒40的成绩摘得金牌,南非选手威廉·范德维弗则以10秒43的成绩,收获铜牌。

彼时年仅18岁的约翰·布雷克,或许因状态不佳,仅跑出了10秒51的成绩,最终遗憾地位列第五,与奖牌擦肩而过。

苏丙天归国后,并未选择直接返回粤东老家,而是在征得袁国庆教练的同意后,毅然决然地在华清大学办理了入校手续。

从今年9月1号起,他将正式成为付林的师弟,成为华清大学体育中心,大家庭中的一员。

当苏丙天在田径场上,看到付林等人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特意跑上前去,热情地打招呼:“教练好,林哥、开哥、萌哥……你们好,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付林笑着搂住苏丙天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与期待:“丙天,世青赛上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未来可期啊,继续加油!”

苏丙天腼腆地笑了笑,谦逊地说:“林哥,我还差得远呢,还得多跟你们学习,争取早日追上你们的步伐。”

这时,胡开也凑过来,打趣道:“呦丙天,几天不见,嘴皮子溜得很啊。等你正式入学了,咱们又可以一起并肩作战,共同训练了。”

苏丙天听后,高兴得用力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就在这时,宋健教练走了过来,他看着付林,满心欢喜地说:“付林,好久不见了,你一定要加把劲,我还期待着在奥运会上,看到你夺得金牌的那一刻呢。”

付林看着宋健教练,这位将他第一个带到国际赛场上的引路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他郑重地说:“宋指导,好久不见了,您还好吗?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和所有人的期望。”

宋健看着付林,也是百感交集,他拍了拍付林的肩膀:“嗯,好样的,我都好。你们继续训练吧,我带着丙天去练点别的项目。”

“嗯,宋指导再见!”

“再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