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跑进奥运 > 第676章 京都奥运会盛大开幕!

第676章 京都奥运会盛大开幕!(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2008年8月8日19点00分,京都国家体育场“鸟巢”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宛如星河倾泻人间。

十万观众静候于此,屏息凝神,心随时间跳动,等待着那,即将载入史册的奥运开幕式启幕时刻。

在各代表团入场等待区,付林挺立于华夏队伍最前方,双手紧握那面鲜红夺目的五星红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的心跳如鼓,撞击着胸膛。

——这不仅是一场盛会的开端,更是一个民族百年梦想的兑现。

19时50分,庄严乐声响起,各国政要、与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等要员缓步登临主席台,向全场挥手致意。

刹那间,雷鸣般的掌声,如潮水般席卷“鸟巢”,经久不息!

一道璀璨光环骤然亮起,照亮了静立于场边的古老日晷——那象征着时间的起点,也寓意着中华文明,对天地秩序的敬畏。

随即,2008名身着古装的击缶者列阵中央,随着一声声浑厚有力的击打,华夏古代乐器“缶”发出震人心魄的轰鸣。

每击一下,缶面白色灯光便次第亮起,精准组合成倒计时数字。

“十、九、八……三、二、一!”

在激昂的击缶声中,全场观众齐声呐喊,声浪如风暴席卷。

当数字归零,夜空轰然炸响——20时整,京都奥运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

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齐声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语悠扬,穿越千年,向世界传递着华夏最真挚的欢迎与礼遇。

焰火燃放系统全面启动:顶部287个燃放点、红闪1462处,中心区27个阵地同步点火。

发焰火自“鸟巢”顶端腾空而起,8428发自中心区喷薄而出。

刹那间,夜空被染成五彩锦缎,整个体育场,宛如一朵盛放的巨型花朵,绽放于神州大地。

沿京都南北中轴线,五彩焰火次第升腾,幻化为29个巨大的“脚印”,象征着第29届奥运会的辉煌征程。

那燃烧的足迹自永定门起步,穿越天安门广场,一路向北,踏过历史的回响,直抵“鸟巢”上空。

最终,脚印化作漫天繁星,如雨飘落,聚拢成一枚,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悬于夜空。

此时,八名持旗手庄重展开国旗,水平托举,向世界展示这抹鲜红的尊严。

7岁女孩杨沛谊清脆的童声响起,唱响《歌唱祖国》,纯净如泉,荡涤心灵,林妙珂登台献演,与万千目光共赴这场神圣仪式。

在悠扬旋律中,56名身着民族服饰的儿童,簇拥着国旗缓步走来——他们代表华夏56个民族,象征“中华一家亲”的团结与和谐。

20时12分,升旗手迈着铿锵步伐,将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全场华夏儿女肃然起立,与由56个民族组成的224人合唱队,共同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歌声如洪流,激荡在夜空,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当那幅长达147米、宽27米的巨型LEd卷轴徐徐展开,全场为之震撼。

这不仅是一块屏幕,更是一幅穿越五千年的文明长卷,一场史诗般的文化巡礼,由此开启。

太古遗音:悠扬乐声中,长卷浮现丝绸之路的商队与地图,上千名水手执巨桨列阵,再现郑和下西洋的浩荡航程。

造纸术:纸张如雪纷扬,少女轻舞于纸上,墨迹晕染,缓缓书写下一个“和”字,寓意和谐共生。

印刷术:活字方块如潮涌动,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演变在舞台上流淌,是文明的血脉延续。

指南针:巨幅罗盘缓缓旋转,指向四海,既是航海的指引,更是华夏走向世界的象征。

火药:焰火如星河炸裂,金雨洒落,照亮“鸟巢”穹顶,也照亮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

汉字:孔子“三千弟子”列阵而立,手持竹简,吟诵《论语》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竹简上的刻痕,是文明的印记,活字印刷,是智慧的结晶。

戏曲:兵俑服饰的舞者,穿梭于移动戏台,京胡与锣鼓声中,四大京剧木偶与800名演员共演凯旋之舞,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

礼乐: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画卷依次展开,古典舞姿演绎各代风华,再现“礼乐之邦”的盛世气象。

星光:钢琴家朗朗与一名五岁女童并肩弹奏,旋律浪漫而深邃。

绿衣表演者如春潮涌动,搭建出“鸟巢”雏形,空中一只风筝轻盈飞舞,承载着童真与梦想。

自然:2008名太极演员舒展拳脚,动作如行云流水,诠释着“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星球:舞台中央,缓缓升起一颗直径18米、重达16吨的巨型“地球”——奥运史上最大、最重、科技含量最高的多媒体模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