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回收电商伏笔,呼应知否世界(1 / 2)
谢无妄的手指从火漆印盒上收回,指尖还带着一点温热。那枚印章刚盖完新人名单,余温未散。他盯着桌上摊开的考核册,目光停在自己写下的那句话上——“团队不是人多,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他没动,也没出声。
但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一座青瓦白墙的宅院,绣坊里几个婢女低头穿针,手中丝线颜色分明,按等级分装在不同匣子里。有人捧着账本跑进来,说“明兰姑娘,城南王家又订了十匹云锦,要赶在三日后下聘前送到”。
这画面来得突兀,却清晰。
他眨了眨眼,右眼深处一道金纹转瞬即逝。记忆被混沌之瞳轻轻拨开一层灰雾,那段几乎被遗忘的过往浮了出来。
那是他在《知否》世界待过的第七天。
当时他借了个远房表亲的身份混进盛府,正赶上婚嫁季。贵女们忙着采买陪嫁,市集挤得水泄不通。他随口对明兰说了句:“你们能不能搞个预订制?谁先下单谁先拿货,免得抢破头。”
明兰当时没听懂。
他就画了张图,把绣品分成甲乙丙三级,标好价格和工期,再让府里的粗使丫头组成跑腿队,接单送货。他还顺手用混沌之瞳吞噬了一段“贵妇争抢胭脂铺”的剧情线,结果第二天全汴京的大家闺秀都开始讨论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该不该当陪嫁书单。
那会儿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觉得风气忽然变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套模式虽然粗糙,但核心逻辑是对的:分级定价、信用流转、前置配送。比现在的极速达少了物流系统,却多了人情网络的黏性。
他站起身,在案前来回走了两圈。
左手拉开抽屉,取出两张空白纸,平铺在桌面。左边那张,他提笔写下“极速达现有体系”,然后一条条列下去:
- 统一调度系统
- 火漆印认证
- 分拣自动化
- 飞檐组应急递送
- 极速学堂培训机制
写完后,他换支笔,转向右边的纸。
标题还没落,他已经想好了名字。
他一笔一划写下:“经纬通商录”。
这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重构。
他盯着左边的“火漆印认证”,忽然想到《知否》世界里那些布票。那时候商户之间不用银子结算,靠的是信用点数。你帮我送一趟货,我记你三分;你违约一次,扣五分。分数够了,可以直接换米面粮油。
如果把这种信用积分引入极速达呢?
不只是员工之间,客户也能参与。按时签收加分,恶意退单扣分。高分用户优先派送,低分者列入观察名单。甚至可以开放积分交易,形成真正的流通市场。
他笔尖一顿,继续往下写。
技能认证替代身份门槛。这点他早有想法。极速达招人不看出身,只看能力。但能不能更进一步?比如做个“技能卡”,会算账的发蓝卡,懂方言的发绿卡,能攀墙的发红卡。卡片由总部统一发放,防伪火漆加因果值加密,谁也仿不了。
至于定价机制……
他右手轻抚右眼,金纹再次浮现。
既然混沌之瞳能吸收剧情转化为因果值,那为什么不把它变成一种动态调节工具?市场供不应求时,自动提高收益倍率,吸引更多人加入配送;库存积压时,则降低奖励,引导分流。让价格随着剧情波动,而不是人为调控。
这才是真正的“活系统”。
他越想越深,笔下不停。
三大原则逐渐成形:
1 以技能卡认证替代身份门槛
2 用因果值浮动定价
3 建立跨位面信誉池
最后一个词落下时,他呼吸微微一顿。
跨位面。
这个词一旦出口,就意味着不再局限于当前世界。他要做的,不是一个城市的快递公司,而是一个能穿透影视世界的商业网络。今天是江宁,明天可以是汴京,后天甚至是霍格沃茨。
只要信誉池打通,一个在《知否》世界攒够积分的绣娘,也能在《赘婿》世界的极速达接单跑腿。
这已经不是做生意了。
这是在规则缝隙里,种下一棵不受剧本控制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