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影清廷58(完)(2 / 2)
言云挑眉:“你们俩怎么跟来了?”
魏嬿婉提着裙摆从车上跳下来,跑到她马前,仰头笑道:“我就知道殿下准要跟着额驸跑,早就让进忠备好了马车。再说了,我当年就说过,要一辈子跟着殿下,回草原也不能例外呀!”
进忠在一旁也瓮声瓮气地接话:“奴才也跟着。”
言云看着这两个跟了自己许久的人,心里一暖,眼底的笑意漫了出来:“好!既然你们愿意,那就一起走!”她扬了扬马鞭,声音清亮,“出发!回家!”
黑瞎子翻身上马,与她并肩而行。马车跟在后面,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快的声响。
两匹骏马踏着朝阳,缓缓走出宫门。身后的紫禁城越来越远,那道横亘了无数日夜的红墙,那些金瓦琉璃的辉煌,渐渐缩成一道模糊的影子,最终被前路的烟尘笼罩。
言云勒住缰绳,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宫墙巍峨依旧,却再也锁不住她了。她轻笑一声,猛地调转马头,马鞭在空中划出清脆的响。
“驾!”
马蹄声急促起来,迎着风,朝着辽阔的远方奔去。
那里有无垠的草原,有澄澈的蓝天,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在。没有宫规束缚,没有人心算计,只有坦荡的天地,和身边紧握的手。
风掀起她的衣袂,带着草原的气息扑面而来。言云侧头看向身边的黑瞎子,他正对她笑着,眼里映着万里晴空。
这一次,是真的回家了。
后世修史,提及乾隆朝那段风波诡谲的后宫往事,总绕不开一位特殊的“大长公主”。
史书记载寥寥,只说她是先帝幼妹,性情疏朗,不涉朝政,却在数次宫廷风波中悄然影响着走向。
有人说她是孝贤皇后的知己,在永琏出征时以言语宽解;有人说她与那位出身科尔沁的“额驸”形影不离,二人常在承乾宫避世,冷眼旁观后宫起落。
关于她的结局,正史只一笔带过:“新帝登基,公主请辞归草原,帝允。”
民间却流传着许多传说。
有人说在察哈尔草原见过一对璧人,女子穿湖蓝骑装,男子常伴身侧,两人纵马时,风里都带着自由的气息;
有人说他们去了更远的南方,在那里建了座小帐,帐外种满了江南的玉兰,春时花开如雪。
更奇的是蒙古那边的传说。牧民们说,阿尔泰山脚下有座无名石堆,每到月圆之夜,能听见女子的笑声混着马蹄声,像在说“回家了”。
石堆旁总放着两盏琉璃灯,风吹过时,叮咚作响,似是京城宫檐下的铜铃,又似草原毡房外的马镫。
(短短三个月写了四十多万字,很荣幸读者朋友们能看到这里。今天买了长白山纪念版一套书,又要开始吃土了hhh。
后期盗墓写多了可能会写一点鬼吹灯的剧情,但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写王胖子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