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章(2 / 2)
幸好安全部门在公安系统中的内线及时察觉到吴常健针对吕进等人的围捕指令,及时通知周严。
听到吴家准备在临南一带进行围捕,周严立刻猜出吴常健的险恶用心。
在花家的接应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周严索性顺水推舟,直接把袁静山搬出来。
这条大腿,周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急着抱上去。
王家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勋贵集团”
。只是因为对待很多问题上的看法一致,加上王家老爷子和陆家童家的老一辈私交甚好,双方才逐渐形成合作的默契。
王家老爷子从始至终,都坚持王家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和“勋贵集团”,哪怕立场利益一致,也只能作为“盟友”,而不是加入。
这样的想法并没错。
王家的根基不深,实力在表面上看也并不强。能有如今的地位,绝大部分原因,是老爷子的关键位置。
如果贸然进入“勋贵集团”,一旦老爷子退下来,哪怕王鹏华这些王家的第二代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王家的地位也会立刻变的尴尬。
原因也很简单,王家第二代,绝大部分的实力都在军中。
在“勋贵集团”中,王家作为后来者,不可能很快进入核心。
不在核心,却手握“军权”,意味着什么,不问可知。
从古至今,只要是和平年代,任何国家都是要“以文制武”。否则的话,这个国家就别想消停。
到现代社会,军政府也是最被人诟病的体制,没有之一。
把范围从国家缩小到一个组织,性质也是一样。
王家在地方行政体制内没有能挑起大梁的人。部队方面的力量再强大,最多也是自保,而且时间不会太长久。
更何况,在一个组织内,非核心成员往往意味着可以最先被牺牲掉。
与其面临那样的尴尬,反倒不如作为“盟友”。至少有谈条件的余地,也有进退的空间。
周严的出现,逐渐让老爷子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王家另外一种可能性。
从周严调离兴南担任档案局局长开始,王家就在不动声色又坚定不移的转向。
春节家宴后,王家上下全力支持周严进步的意思,外界许多人都能察觉。
反倒是周严自己,身在局中,并没有太多感受。
即便有所察觉,以周严的性格也不会多想。
和王倩倩在一起,那王家就是“自己的家”。
家人之间,想太多利益上的事,不符合周严的“三观”。
至于像王鹏飞以及王骏偶尔谈及的,自己将是王家未来的门面,周严更没多想过。
什么门面不门面的,哪有“惹是生非”来的快活。
但很多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随着周严惹的祸越来越多,麻烦越来越大,连带着王家转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周严清楚,自己已经“跳级”了。
跳级是好事,可以快速进步。
跳级也是弊端,意味着根基不稳。
以周严目前的身份,能和花家童家的第二代,童爱国花选峰等人相对平等的来往,都很勉强。
这还是得益于周严的体制内身份。
再往上面,就不是勉强不勉强的问题了。
和洪庆山的几次交涉,周严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底气不足。
这时候急着去抱更大的大腿,并不会得到太多重视。
周严不想这样。
今天老爷子借王倩倩之口传递的意思,让周严不得不重新调整思路。
“奶奶是爷爷的嘴替!你说,咱爷爷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
周严问道。
“哦!差点忘了1奶奶让我告诉你,家里来了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