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粮食探子(2 / 2)
薛仓使真的觉得好冤枉,他根本没换粮,更没有收纳恶米。
一麻袋一麻袋检查好,才进入粮仓的。
突兀地出现一个恶米粮圈,他真的不知道?
莫非有人陷害自己,想取而代之?
仓大使想啊想啊,努力地想谁会替代他的位置。
莫非是王县丞?
仓大使悄摸摸地瞄向王县丞。
自己是梁巡检的人,王县丞莫非想用自己人取而代之?
是哩,肯定是这样哩。
这里最有嫌疑就是王县丞了。
孙大人是外地来的,年纪轻轻求升官往外走,也不会深耕沅陆县,所以没必要安排自己人。
并且孙大人没多少自己人,他的那群护卫,一天十个时辰围绕着孙大人,哪里有空出来接替。
吴主薄?也的外地人,并且这么多年一直被王县丞压得死死,早就选择躺平了。
守粮仓是大肥差,吴主薄能耐不是最大,也只有梁巡检这样有“军队”的土著,才能和王县丞这样权利滔天的土著比一比。
其他人根本没这个能耐。
思来想去,也只有王县丞有动机陷害自己,从而取而代之。
薛仓使好恨,好想搬救兵,无奈梁巡检被孙大人安排整个县的巡逻。
靠山不在,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薛仓使更怀疑一切都是王县丞的阴谋。
趁着梁巡检不在,引诱孙大人验粮。
好一招借刀杀人!
如果王县丞知道薛仓使这么想,肯定一巴掌呼死他,好让他永远不要想。
冤枉啊,他,王县丞,哪里会做这种事。
守粮仓是肥差,但也肥不到要得罪梁巡检,把薛仓使拉下马啊。
更何况他是薛仓使的直属上司,他是负责征收粮税。
如今粮仓有问题,他也跑不掉。
艾玛,这个薛仓使真是人头猪脑。
其中的利弊不会分析,拜托,就不要分析,免得丢人现眼。
仓大使一直喊冤枉,坚持收入粮仓时完整无好,如今出事了,或许有人趁他不注意,把好粮换成恶米。
孙山转过身,“不怒自威”地盯着王县丞:“王县丞,你怎么解释?”
王县丞能怎么解释?入仓的时候好好的,忽然不好了,好似不关他的事吧?
王县丞也喊冤到:“大人,下官不知道啊。下官收回来时好好的,下官也不知道为何出现劣粮。”
王县丞和仓大使想到一块去,肯定有人趁着大伙不注意,把好粮换成劣粮。
至于这个人是谁?
那还用说,肯定是衙门的人!
除了衙门,谁还有胆量过来换粮。
要是有胆量,干脆偷或者抢好了,何必多此一举。
是内鬼悄摸摸地换粮,等时间长了,被发现了,就会借口保管不善。
反正粮仓又不是第一天保管不善,也不多这一次了。
而且粮仓也有一定的报损率。
只是内鬼没想到孙大人一入库,就来抽验。
根本不给内鬼时间换空间。
王县丞想啊想,猛然地看着薛仓使。
这个内鬼最有可能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