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初代增强剂(1 / 2)
第二十七章 初代增强剂
内部系统遭遇的、针对赵信基因数据的精准攻击,如同一盆冰水,将林枫因解析成功而产生的热情彻底浇灭。威胁不再抽象,它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千辛万苦获取的研究成果。被动防御已不足以应对这个狡猾且进化的“幽灵”,他必须掌握主动权。
然而,反击需要力量。在揪出内鬼之前,提升自身的硬实力是应对一切变局的基石。赵信的敏捷基因数据虽然宝贵,但尚未转化为即战力。当务之急,是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刘闯的力量强化数据与赵信的敏捷优化方向——进行整合,制造出能立刻提升生存能力的第一代实用化增强剂。
这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两种不同基因特质的初步融合尝试,风险与机遇并存。
林枫暂时将内部威胁的怒火压下,重新投入到了紧张的研发工作中。他清空了工作台,调出了所有关于刘闯和赵信基因的分析数据、前期“体能激发药剂1型”的配方及临床反应记录,以及从“信息库”中搜集到的关于基因表达调控、代谢通路协同的相关碎片理论。
挑战是巨大的。力量与敏捷,在生理层面上存在一定的拮抗关系。盲目叠加,可能导致能量供应冲突、神经肌肉协调失衡,甚至引发不可预知的细胞应激反应。
他采用了系统工程的思路,将问题分解:
1. 目标定义: 不追求单一属性的极致强化,而是寻求一种均衡的提升。即在现有力量基础上,显着提升神经反应速度和动态视觉敏锐度,副作用必须可控。
2. 主次分明: 以相对成熟、副作用已知的“力量强化”为基础框架(基于1型药剂优化),将“敏捷优化”作为功能模块进行嵌入式设计。
3. 通路协同: 重点设计药效成分的释放时序和靶向性,确保力量强化的能量供应峰值与敏捷提升所需的快速能量动员能够平滑衔接,避免“抢资源”导致系统崩溃。
4. 安全冗余: 引入多种缓冲和调节成分,预设多级代谢通路,一旦检测到体内环境失衡迹象,能启动代偿机制或加速药物分解,将风险降至最低。
接下来的几天,据点内充满了化学试剂的味道和服务器散热风扇的嗡鸣。林枫如同一个精密仪器,在实验台和计算机终端前反复穿梭。他进行了数百次虚拟模拟,调整着几十种活性成分的比例、分子结构和缓释包膜技术。失败是家常便饭,模拟结果常常显示“肌肉痉挛”、“神经毒性”或“能量耗竭”。
但他没有气馁,每一次失败都剔除一个错误选项。最终,一个在模拟中达到“效能-风险”平衡点的配方被锁定。他将其命名为 “天帝增强剂 - 初代(tian di Enhancer - prototype, td-Ep01)” 。
制备过程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林枫小心翼翼地称量、混合、加热、过滤、冷却……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最终,一支约15毫升、呈现淡金橙色、略显粘稠的液体在试管中生成,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没有时间进行漫长的体外测试和动物实验。紧迫的形势迫使他必须冒险。他再次制定了严密的服用和监测方案:半剂量试用,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准备强效解毒剂和急救措施。
夜深人静,林枫坐在隔离间内,面前放着那支td-Ep01和连接着身体传感器的终端屏幕。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将一半剂量的药剂仰头服下。
药剂带着一股奇异的灼热感和草木清香滑入喉咙。
最初几分钟,并无特殊感觉。随即,熟悉的暖流再次从胃部扩散开来,比1型药剂更强烈,但并非难以忍受。紧接着,变化开始显现:
? 力量感: 肌肉微微发胀,充满弹性的力量感迅速回归并略有超越,握拳时能感受到更澎湃的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