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帝”原型(2 / 2)
依托于之前对各类超级基因“算法逻辑”的分析积累,以及刚才那瞬间的灵感,林枫开始了全新的构建尝试。他不再试图修改基因本身,而是以“虚空引擎”为基石,尝试构建一个抽象的、框架性的逻辑层。
这个过程极其抽象和耗费心神,仿佛在虚空中编织法则。他需要定义一套全新的“元指令集”,用于描述和调用不同超级基因特性所需的“资源”和“环境”;需要设计一个“资源仲裁器”,公平且高效地分配能量、计算力和生物信号通道;最重要的是,需要创建一个“规则翻译层”,能够将不同基因算法的“指令”转换成一种共通的、可在框架内安全执行的中间代码。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飞速流逝。失败接踵而至。构建的框架要么无法承载“不灭体”那种规则级力量的冲击而崩溃,要么无法精确调度“极速神经”的瞬时爆发需求而导致系统延迟,要么在尝试进行“数据交换”时引发新的信息冲突。
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林枫对“虚空引擎”的特性和不同算法本质的理解加深一层。他不断调整框架结构,优化元指令,强化仲裁逻辑。
终于,在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推倒重来后,一个极其简陋、但结构基本完整的基础算法框架,在他的意识海中,如同风中残烛般,艰难地稳定了下来。
这个框架,被他命名为——“天帝核心”(celestial re prototype 0.1)。
它目前仅能同时协调两种最简单的特性:从“超感协同”中剥离出的“视觉焦距微调”和从“极速神经”中剥离出的“短距突进神经信号优化”。而且协调方式非常原始,仅仅是做到了在视觉焦距调整的瞬间,暂时抑制突进信号的最高优先级,避免信号冲突导致动作变形,远谈不上增效。
但,这标志着从无到有的突破!它证明了不同超级基因特性,是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更高级的逻辑框架下共存的!
这不再是模仿或拼接,而是真正的创造!是属于他林枫自己的技术体系的开端!
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如同暖流般涌遍全身,冲淡了连日来的疲惫和紧张。尽管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型,但它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然而,就在“天帝核心”原型成功运行的瞬间,林枫敏锐地感知到,识海中的“虚空引擎”光符,似乎与之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共鸣,并且……这种共鸣,隐隐触及了基地物理层面某种深藏的、他一直试图追踪的东西。
几乎同时,离线监控系统捕捉到,基地能源中枢某个被标记为“幽灵”可能活动区域的、本应处于休眠状态的备用电源模块,发出了一次极其短暂、能量波动模式与他构建框架时产生的能量涟漪有7.3%相似度的异常激活信号!
林枫的瞳孔骤然收缩。
“天帝核心”的初次运行……竟然意外地引起了内部“幽灵”的某种共鸣或反应?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这个潜藏的存在,与“虚空引擎”或者说这种“统一框架”的思路,存在着某种他尚未知晓的深层联系?
成功的喜悦,瞬间被更深的警惕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