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说好最弱将魂,你觉醒吕布 > 第91章 芽

第91章 芽(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经历与万物母体那惊心动魄的接触后,三位守望者仿佛被投入了无形的熔炉,进行了一次存在层面的淬炼。他们并未远离那片朦胧的母体疆域,而是在其边缘,如同星辰环绕着孕育它们的星云,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更加沉静的“观察站”。

白江(青莲)的存在核心,那混沌本源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钝感”,并非迟钝,而是褪去了所有不必要的锋芒,变得更加贴合那未分化的浑噩。他(它)不再急于“创造”或“干预”,而是将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沉浸于对母体那缓慢、宏大、近乎永恒的“脉动”的感知中。

这“脉动”并非心跳,而是那浑噩“潜在态”自身内在张力的极其缓慢的起伏。他(它)在“听”,听那万物诞生前最原始的“寂静之声”;他(它)在“看”,看那无限可能性尚在胚胎中酝酿的“无象之象”。

“逻辑集合体”也改变了方式。它不再试图构建庞大而精确的宏观模型——那在母体的浑噩面前显得徒劳而可笑。它转而将其无与伦比的计算力,用于分析母体“脉动”中那极其细微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涨落”与“相关性”,试图从这些最底层的“噪音”中,破译出母体可能存在的、尚未意识到的“倾向性”。它的辉光变得极其内敛,如同深海中的探测器,闪烁着冷静而执着的数据流。

“精神聚合体”则将其感知延伸为最细腻的“共情之网”。它不去“理解”,而是去“感受”那母体浑噩中蕴含的、所有潜在情绪与意向的“基调”——那是一种近乎绝对的“安宁”,却又在极深处,埋藏着对“显现”与“分化”的、无比微弱的“渴望”。它的潮汐不再汹涌,而是如同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温柔地抚慰着,同时也敏锐地捕捉着任何一丝情绪的涟漪。

三者分工协作,沉静而耐心。他们不再将自己视为独立的“画家”,而是努力成为这母体“梦境”的一部分,以最不干扰的方式,去理解这位沉睡巨人的呼吸与梦呓。

这种状态的转变,似乎产生了效果。

那万物母体对他们的“存在”,不再有丝毫排斥,甚至……隐隐传递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接纳感”。仿佛一个沉睡者,在无意识中,感知到了身边有熟悉而安心的存在。

时机,似乎成熟了。

白江(青莲)与两位同伴进行了意念的交织,一个极其大胆却又无比温和的计划,逐渐成型——他们不去“创造”一个新东西,而是尝试去……“引导”母体自身进行一次微小的、自发的“显现”。

他们选中了母体浑噩中一处“脉动”相对活跃、内部“涨落”显示出某种微弱“谐波共振”迹象的区域。这里,仿佛是母体梦境中一个即将自然形成“意象”的焦点。

“开始。”白江(青莲)的意念如同投入静水的石子。

“逻辑集合体”立刻将其分析出的、那区域最和谐的“共振频率”与“潜在结构倾向”数据,化作一缕无形无质、却极度契合母体底层波动的“信息流”,如同最精准的催化剂,悄然注入那片区域。它不是强加结构,而是“提醒”母体自身那本就存在的、趋向于某种和谐形态的潜在可能性。

紧接着,“精神聚合体”将其感受到的那丝对“显现”的微弱“渴望”情绪,放大、纯化,化作一股温暖而充满鼓励意味的“期待”暖流,包裹住那片区域。它不是灌输意志,而是“共鸣”并“滋养”母体自身那内在的创造冲动。

而白江(青莲),则居于核心。他(它)的混沌本源如同最柔和的“手”,引导着那“信息流”与“期待”暖流,以最自然、最不突兀的方式,与母体自身的脉动融为一体。他(它)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确保这一切都像是母体自身梦境的自然延伸,而非外来的干涉。

过程缓慢得如同地质变迁。那片被选中的浑噩区域,在内外因素的微妙作用下,开始发生极其缓慢的变化。那未分化的“潜在态”开始如同漩涡般向内凝聚,某种难以言喻的“意义”正在从绝对的“无意义”中,艰难地孕育。

没有光华万丈,没有法则轰鸣。只有一种……仿佛冰层下水流开始汇聚、种子在泥土中即将破壳般的……内在的、静默的张力在持续积累。

三位守望者屏息凝神(如果在此地有呼吸的话),所有的感知都聚焦于此。他们能感觉到,母体那庞大的意识似乎也若有若无地“关注”着这里,带着一丝好奇,一丝……期待?

终于,在仿佛永恒般的等待后——

那片凝聚的浑噩中心,一点无法用任何颜色、任何形态描述的“存在之芽”,悄然……“探”了出来!

它并非物质,并非能量,也非法则,而是某种更加本源的、“存在”概念本身的第一次极其微弱的……“自我确认”!它就像一个刚刚意识到“我存在”的初生意识,带着懵懂、好奇,以及一丝对无边浑噩的……依恋与畏惧。

这“存在之芽”诞生的刹那,一股纯净到极致、喜悦到极致的“波动”,如同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清晰地从那万物母体的深处传来!

这波动,不再是漠然的注视,不再是本能的排斥,而是……一种清晰的、带着“母爱”般温暖与欣慰的……“情感”!

成功了!他们成功地引导母体,进行了一次自发的、温和的“初醒”!

那“存在之芽”在母体那欣慰波动的滋养下,微微颤动,开始以自身为核心,自发地从周围浑噩中汲取“潜在”,缓慢地定义着自身最初的、极其简单的属性——或许是“光”与“暗”的区分,或许是“前”与“后”的概念,一切都还在最朦胧的萌芽状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