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血脉(1 / 2)
潘二郎悬立于那片被发光玉石柔和光芒照亮的隐秘石窟中,面前是那面巨大、古朴、布满天然暗金纹路的传承血碑。他刚刚接受了部分本源血脉的传承,以及那段尘封千年的完整历史真相,周身气息愈发沉凝内敛,眼神中少了几分年轻人的锐气,多了几分洞悉世事的沧桑与明澈。
关于宫霸天的真实身世,关于贤王胞弟“霸”那一脉的偏执与背离,关于先祖贤王最终的忧虑与期望,此刻已如同刻印般清晰于他的心间。这真相沉重如山——宫霸天,确系贤王胞弟“霸”之嫡系血脉后裔,这一点,是无法抹去的事实。然而,这血脉,如今却成了宫霸天搅乱天下、实施其野心与暴行的最大幌子。
“血脉……正统……”潘二郎指尖无意识地在怀中那枚温润的贤王秘钥上摩挲,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石窟中回荡,“先祖所忧,正是后人会因执着于血脉名分、门户之见,而忘记了‘武道为公、以武止戈、守护苍生’的初心。宫霸天,你已彻底背离了先祖的道路,这血脉于你,非荣光,反是枷锁。”
他心念微动,体内那缕新近苏醒、与血碑同源共鸣的贤王血脉之力悄然流转。霎时间,面前沉寂的传承血碑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上那些原本缓慢流淌、如同沉睡血脉的暗金纹路,骤然加速流动,散发出温润而持久的光芒!碑身中央,嵌入秘钥的凹槽周围,那些细密如人体经络的纹路开始以一种玄奥的规律重新组合、排列,不再展现宏大的历史画卷,而是迅速凝聚、聚焦,最终在碑面上清晰地显现出两幅并排的、复杂无比却同源而生的血脉谱系图腾!
左侧图腾,线条中正平和,光芒温润,蕴含勃勃生机,其源头清晰指向碑顶一道威严祥和的虚影(正是贤王),脉络延展有序,支系分明,最终汇聚的焦点,赫然指向此刻立于碑前的潘二郎!象征着贤王嫡系正统的传承有序。
而右侧图腾,线条则显得凌厉、曲折,隐隐透出一股躁动、偏执之意,其源头与左侧图腾同出一处(皆源自贤王虚影旁另一道略显霸气的虚影,代表“霸”),却早早分叉,脉络走向诡谲,充满挣扎与冲突的意象,最终延伸的箭头,赫然指向北方北冥玄冰洞的方位!两幅图腾并列,血脉同源的事实,一目了然,无可辩驳!
更令人心惊的是,随着潘二郎心念引导,血碑之上,那暗金纹路竟如活物般游走,凝聚成一行行古老的篆文,乃是贤王留下的最后警示,字字千钧:
“后世得吾传承者须知:血脉同源,其心或异。吾弟‘霸’,天资卓绝,然执于力而失其道,刚愎自用,恐遗祸后世。若其裔坠入歧途,假吾之名行恶,当以正道克之,以公理正之,切不可因血脉之亲而姑息养奸。正统在心,在行,在守护苍生之志,非仅血脉之传也!”
这血碑的共鸣与显现,如同铁证,将宫霸天的真实身世与贤王高瞻远瞩的告诫,清晰地呈现在潘二郎面前。
恰在此时,石窟入口处的阴影一阵微不可察的波动,玄影的身影如同融入黑暗本身,悄无声息地显现,躬身低语,声音带着一贯的沙哑与凝重:“府主,北境最新线报。宫霸天已正式公告天下,定于三日后,在玄冰洞前举行‘血脉正名’大典。他扬言要当众以‘遗族圣物’验证血脉正统,并……欲向天下公布一段‘关乎传承真相’的秘闻,暗指府主您的血脉传承……或有存疑之处,非是唯一正统。”
潘二郎眼中精光一闪,嘴角泛起一丝冷意:“他终于要图穷匕见了。想用那不知所谓的‘圣物’和精心编织的谎言,在天下人面前否定我的正统性,彻底动摇人心根基。也好,省得我再多费唇舌周旋。” 他目光扫过血碑上那清晰的谱系图腾与贤王的铮铮警示,“他不是要验证么?我便给他一个‘验证’!玄影,按既定计划行事,将我们‘准备’好的东西,在恰当的时机,‘送’到该看到的人眼前。”
“遵命!”玄影毫无迟疑,领命后,身影如鬼魅般淡去,融入石窟的阴影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北境,北冥玄冰洞外,气氛日益肃杀凝重。宫霸天麾下的天外天势力紧锣密鼓地布置着大典会场。一座高达数丈、以巨大玄冰垒砌、刻满诡异符文的祭坛已初具雏形,祭坛中央摆放着一尊造型古拙、散发着阴寒邪气的暗红色鼎炉,被宣称为能够追溯血脉源流的“溯源圣鼎”。宫霸天本人深居简出,其威压日隆,那尊玄冰魔傀如同最忠实的守卫,日夜矗立在冰封的洞口,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凶煞之气。
“血脉正名”大典的消息已如野火燎原,传遍天下,各方势力心思各异。受邀前来的,有忐忑不安、试图左右逢源的中立门派代表;有早已暗中投靠、面露谄媚的附庸势力;也有心怀鬼胎、准备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白虎府主白坤以“旧伤复发”为由未曾亲至,却派来了以激进着称、对潘二郎一向不满的长老白煞为代表,其态度暧昧难明。玄武府主张毅亲自前来,但只带了少数精锐随从,驻扎在远离祭坛核心区域的外围,明显持谨慎观望态度。朱雀府周小娟与雪国灵儿公主则率领麾下最精锐的赤羽卫与雪羽卫,在更远处依山扎营,与天外天的势力范围泾渭分明,营寨肃杀,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