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西工大初春遇难题 巧手算风洞定乾坤(1 / 2)
正月十五刚过,西北工业大学的梧桐树还没抽芽儿,校园里却已经忙活开了。
何雨柱这头刚把年后工作安排这档子事儿理顺,首长的电话又火急火燎地追了过来。
“柱子,收拾收拾,西工大那边遇上个硬骨头!”首长在电话里嗓门洪亮,“他们新型飞行器的风洞试验卡壳了,模型抖得跟筛糠似的,数据根本没法用!这帮教授折腾半个月了,你小子快去给看看!”
何雨柱乐了:“首长,我这都快成救火队长了。”
“少啰嗦!能者多劳嘛!赶紧的,车票都给你订好了!快去快回!”
一路风尘,来到古都长安。
下了火车,何雨柱裹紧军大衣,还是被西北的干冷风吹得一激灵。
上了来接他的嘎斯69小吉普,很快就来到了西工大。
西工大航空系的系主任姓郑,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早就在校教学楼前等着了。
“何副主任!可把您盼来了!”
郑教授一把抓住他的手就往里走,大冷天,他手心里全是汗,“咱们那个‘飞燕’项目,在低速风洞里做试验,模型一到特定攻角就抖得厉害,测出来的数据全是跳的!”
试验大厅里,几个年轻教师正围着风洞设备发愁。一个戴眼镜的副教授指着数据记录本:“您看,15度攻角附近,升力系数波动超过30%,这数据根本不能用啊!”
旁边一个学生模样的魁梧壮汉看着何雨柱,小声嘀咕:“这么年轻的主任……能行吗?”
何雨柱没理会,凑到观察窗前仔细看。风洞里的模型正在气流中微微颤抖,确实像得了疟疾,在不停地打摆子。。
“检查过模型固定装置吗?”何雨柱问。
“查了N遍了!”负责结构的王教授急得直拍大腿,“刚度绝对够!我们也怀疑过是气流分离,可这抖动频率太规律了,不像随机的气流脉动。”
何雨柱不再说话,只是绕着风洞转了两圈,突然停在调速电机旁边:“你们这个风洞的电机,是不是新换的?”
“是啊!”郑教授一愣,“原来的电机线圈老了,上个月刚换的新的。可这跟模型抖动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何雨柱眼睛一亮,“新电机的转速虽然更稳定,但是它的转动频率,会不会刚好和模型某个模态的固有频率对上了?”
这话一出,在场的老师都愣住了。一个年轻讲师脱口而出:“不可能吧?电机振动能传到模型上?通过什么?”
“怎么不能?”何雨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起来,“你们看,电机振动通过基座传到风洞壳体,再通过支架传给模型。要是这几个环节的传递函数刚好在某个频率上形成阶跃放大效应……”
他边说边列出一串微分方程,粉笔在黑板上哒哒作响。几个老教授越看眼睛越亮,年轻教师们却都皱起了眉头——这思路太刁钻了吧!?
“你这是在胡闹!”一个头发梳得油亮,打扮地像个小开似的中年教授忍不住了,“咱是航空系,不是振动研究所!照你这么说,是不是还得把电机拆了?”(长安口音说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