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1981:渔火照蛟龙 > 第142章 金秋收获满仓廪,宏图再展新篇章

第142章 金秋收获满仓廪,宏图再展新篇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山海屯迎来了又一个收获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和海洋的咸腥,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海湾里,那两个试验网箱迎来了首次收获!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喂养,网箱里的黑鲷和黄鱼已经长到了巴掌大小,鳞片紧实,体态丰腴,在网箱中游弋,活力十足。张西龙选择了一个风平浪静的早晨,带着大壮、赵小山和几个渔业队的年轻人,开始了首次起捕。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网箱的一角提起,形成一个兜状,然后用抄网将肥美的鱼儿一条条捞起,放入准备好的、带有增氧设备的水箱中。看着那一条条活蹦乱跳、银光闪闪的海鱼,参与试验的每个人都激动不已。

成功了!西龙哥!咱们真的在海里把鱼养成了! 赵小山抓起一条奋力摆尾的黑鲷,兴奋地喊道。

大壮也咧着嘴傻笑:这鱼长得真不赖,比野生的也不差!

张西龙拿起一条黄鱼,仔细看了看鳃部和眼睛,确认鲜活度极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近海网箱养殖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首次收获的几百斤鲜活海鱼,没有立刻出售。张西龙将其中的大部分送到了县里和市里的高档酒店,作为山海情品牌的活鲜产品进行推广。这些在洁净海水中养大、肉质紧实、无土腥味的活鱼,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高端客户的追捧,价格远超同等大小的野生海鱼!剩下的小部分,则分给了合作社的社员和屯里乡亲们尝鲜,共享试验的成果。

网箱养殖的成功,证明了耕海牧渔的可行性,也为山海情品牌增添了新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线。张西龙计划,在总结这次试验经验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网箱规模,并尝试养殖更多高价值的经济鱼类。

与此同时,山海情品牌的出口业务也稳步推进。 省城外贸公司追加的订单陆续到来,对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西龙借此机会,进一步完善了渔业队和加工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他引入了简单的概念,要求对每批出口的渔获,记录其捕捞海域、渔船、捕捞时间等信息,确保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迅速追溯源头。

事业的扩张,使得建设小型水产育苗场变得愈发迫切。 在公社和县里的支持下,育苗场的选址和初步规划已经完成,就定在距离海湾不远的一处僻静海岸边。张西龙带着人平整土地,开挖育苗池,修建引水排水系统。他深知,掌握了苗种,就掌握了养殖业的源头和主动权。

参园里的人参,在秋日阳光下,叶片开始微微泛黄,预示着即将进入休眠期。 张西龙带着福海,仔细地进行着秋季管理。他们清理了参园内的枯枝落叶,防止病虫害滋生;在参株周围浅铺了一层腐熟的农家肥,为来年春天的生长积蓄养分;对那些长势特别健壮的二甲子人参,张西龙还特意做了标记,这些都是未来留种的优选对象。

站在参园边,看着这片凝聚了数年心血的绿色希望,张西龙对福海说:福海叔,再等三年,等这批参到了灯台子(四到六年生),咱们就能见到真正的回头钱了。到时候,咱们山海屯,就又多了一个能传辈的产业。

福海捻着胡须,眼中满是期待:是啊,西龙。这种参就像养孩子,急不得。有你这份心和能耐,咱这参园,错不了!

然而,就在一切顺风顺水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悄然降临。

初冬的第一场寒潮过后,新海龙号照例前往黑水洋作业。这一次,他们凭借探鱼仪,再次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鳕鱼群,收获颇丰。然而,在返航途中,柴油机突然发出了异常沉闷的响声,随后转速急剧下降,最终彻底熄火!

怎么回事?! 张西龙心里一沉,立刻冲进机舱。

大壮和赵小山也慌了神,围着柴油机手足无措。

经过紧急排查,发现是燃油系统出了问题,一个关键的滤清器被杂质堵塞,导致供油中断,而且船上没有备用的配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