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根据《刑法》,非法行医罪量刑分为三档(1 / 2)
一小时后,林远志和叶沁雨乘坐胡院长的专车,抵达了以中西医结合著称的同仁医院住院部。
车子直接驶入内部通道,避开了门诊大厅的嘈杂。
胡院长亲自在前引路,身后跟着几名住院部的骨干医生和护士,其中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者,正是医院中医科的主任。
这阵仗,不像是普通的会诊,更像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巡场”或“考评”。
一行人来到一间宽敞的豪华单人病房外。
胡院长推开门,病房内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名穿着病号服的清瘦少年,正咬着牙,双手用力撑着墙壁边的扶手,艰难地试图移动绵软无力的双腿,进行行走练习。
一位女护工在一旁紧张地护着,而旁边沙发上,一位面容憔悴、衣着却不失体面的中年妇女立刻站了起来。
“卢太太、小卢,看看谁来了!”胡院长笑容满面地走上前,“这位就是我之前在电话里跟您提过的,林远志林医生!”
病床边的少年卢伟亭和那位中年妇女——他的母亲,同时愣住了。
随即,卢母脸上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声音颤抖:
“林……林医生?!真是您吗?胡院长,您……您也太神通广大了!之前只说请外院的专家来看看,我真没想到……没想到能把您请来!快请坐!快请坐!”
她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连忙让开位置。
胡院长呵呵一笑,语气带着几分自得:
“哎,也是赶巧了!今天在地坛公园参加活动,正好碰上林医生也在。我跟林医生一提小卢这情况,他非常感兴趣,这不,我就赶紧把林医生给请过来了,一刻没敢耽误!”
少年卢伟亭也忘了练习走路,靠在墙上,苍白的脸上泛起兴奋的红晕,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林远志:
“林医生!我看过您好多视频!真没想到能见到您本人!我……我太高兴了!”
林远志对母子二人的热情报以平静的点头:“幸会。”
他目光转向胡院长,直接切入正题,“胡院长,麻烦先介绍一下病情吧。”
“好,好。”胡院长对身后一位戴着金丝眼镜、三十岁出头的男医生示意了一下,“洪医生,你把卢伟亭的情况,给林医生详细汇报一下。”
洪医生立刻上前一步,翻开手中的病历夹,语速极快地开始汇报:
“患者卢伟亭,男,15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伴双上肢乏力半月’入院。入院后,我们进行了全面排查。”
他如数家珍般报出一连串检查项目和结果。
“……已排除肌萎缩侧索硬化(渐冻症)、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低钾低镁等电解质紊乱、脊髓病变、肌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周围神经病变、慢性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常见可能导致肢体无力的病因……”
他一连说了十几个已被排除的疾病名称,最后总结道:
“目前……仍无法明确诊断。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显著器质性病变。”
洪医生汇报完毕,病房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这等于宣布,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在这里暂时失灵了。
胡院长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我们都尽力了”的无奈表情。
林远志没有看那份厚厚的病历,而是走到床边。
“发病之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比如受过凉、剧烈运动、或者吃过什么不寻常的东西?”
卢伟亭努力回想,然后肯定地摇头:
“没有,林医生。就是很普通的一天,晚上睡觉前还好好的,一觉醒来,就发现手脚没力气,站不起来了。”
卢母在一旁补充道:“是啊林医生,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我们先去了儿童医院,住了十几天,没查出原因,也没见好。后来又转去另一家神经专科医院,又是十几天,还是老样子。这才转到胡院长这里,心想中西医结合看看有没有办法……可这都半个月了……”
胡院长脸上闪过尴尬,虽然卢母说的是前两家医院,但在他们同仁医院,情况也同样没有好转。
林远志点点头,继续问:“大小便、饮食、睡眠怎么样?”
卢伟亭和卢母,连同旁边的洪医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都正常。”
“好,伸手,我看看脉象。”
林远志在床边的凳子上坐下,三指搭上卢伟亭的手腕。
指下感觉,脉象浮缓无力,如轻羽拂过水面,重按则显得空虚。
再看舌象,舌淡红,苔薄白,并无可疑之处。
脉浮主表,缓主湿,无力为虚。
这分明是太阳中风表虚证的典型脉象,对应《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可是,眼前的少年,既不恶寒发热,也无汗出、鼻鸣、干呕等表证。
症状仅有四肢萎软无力,这又符合“萎证”的特点。
症似萎证,脉却显表证,这种矛盾让林远志陷入了沉思。
他眉头微蹙,手指并未离开少年的手腕,反而更加凝神细察,仿佛要透过皮肤,感知那气血最细微的流动。
病房里安静得只剩下空调的低鸣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胡院长见状,轻轻咳嗽一声:“林医生,这病确实古怪。说不定是那种全世界都没几例的罕见病,或者是什么基因突变导致的。一时没有头绪也很正常,不必过于勉强。”
他话音落下,站在后排的两个年轻护士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