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你还真敢接这个烫手山芋!(1 / 2)
下午六点,东三环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行政套房。
林远志选择这里,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会面的私密性。
他带着何玉金、邓敏、吴斌三名组员,提前抵达,做好了准备。
房门敲响,何玉金上前开门。
门外站着一对满脸疲惫、眼带血丝的中年夫妇,他们中间,是一个戴着宽檐帽和儿童口罩、身形瘦弱得令人心疼的小女孩。
正是小微和她的父母。
“林医生!真的是您啊!太感谢您了!谢谢您肯见我们!”
微父一进门,就激动地上前紧紧握住林远志的手,声音哽咽。
微母也在一旁不停抹泪,连声道谢。
“别客气,先请坐。”
林远志温和地引导他们到客厅沙发坐下。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一直低着头,紧紧抓着母亲衣角的小微身上。
“小微,你好,可以把帽子和口罩摘下来,让叔叔看看吗?别怕,就像平时看医生一样。”
小微怯生生地抬起头,在父母轻声而急切的鼓励下,慢慢摘下了帽子和口罩。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当小微的完整面容显露出来时,站在一旁的何玉金和邓敏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下意识地捂住了嘴。
吴斌也瞬间绷直了身体,瞳孔微缩。
女孩的左眼清澈明亮,与年龄相符。
但右眼——整个眼球异常地向前凸出,眼白布满血丝,眼皮被撑得薄而发亮,几乎无法完全闭合,眼眶周围的骨骼因肿瘤挤压而显得有些变形。
视觉冲击力极其强烈,让人不忍直视。
与这残酷病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孩眼中那份未经世事的懵懂和努力想表现出勇敢的神情。
林远志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但他脸上没有丝毫波动,不让自己表现出诧异或者动摇。
他蹲下身,与小微平视,声音放缓:
“小微,你真勇敢。告诉哥哥,眼睛有没有觉得胀痛?看东西清楚吗?”
小微小声回答:“有时候会胀胀的……看东西……这只眼睛有点模糊。”
她指了指自己的右眼。
这时,微母将一叠厚厚的、边角已磨损的检查报告递过来,声音带着哭腔:
“报告说,孩子右眼视神经胶质瘤,脑干也有……医生说手术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一,就算……就算手术成功了,人能不能恢复正常也无法保证,有可能失明,也有可能瘫痪……”
她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摩挲着小微瘦削的后背,仿佛想将孩子的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
“现在孩子,左边身体酸麻无力,右边脸发麻,右边耳朵耳鸣。经常呕吐,头晕,头疼,失眠,胃口差得像吃沙子,有时候坐着会突然歪倒……小便很黄,味道很大……”
微母一口气说了很多日常症状,每一个细节都刻骨铭心。
没有谁会比母亲更清楚,自己孩子身体每一次细微的异常和痛苦。
林远志点点头,将检查报告轻轻放回茶几,开始仔细地为小微检查。
他观察眼球,检查瞳孔反射,极其轻柔地触摸眼眶周围。
然后,他示意小微伸手号脉。
指下的脉象弦数,重按则觉空虚无力。
再看舌象,舌尖往右倾斜,舌质暗紫,边有瘀点,苔黄白腻。
“最近胃口怎么样?”
林远志一边检查,一边询问着细节。小微神志清晰,能够流利回答,但每说几句话,就会下意识地靠向母亲,寻求安全感。
检查完毕,林远志直起身,对满怀期待的父母说道:
“孩子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从中医角度看,这病的根结在于‘痰饮’和‘瘀血’相结,肝风上冲,积聚成块,堵塞了经络气血的运行。”
微父母似懂非懂,但听到相对具体的病机解释,眼中燃起了希望:“林医生,那……有办法吗?”
“目前孩子的身体还可以。”林远志沉吟道,“我的思路是‘先攻后补,攻补兼施’。先以药力化解痰瘀这个‘标’,同时兼顾扶助孩子的正气这个‘本’。或许能控制其发展,争取转机。”
他走到书桌前,何玉金早已铺好处方笺。
林远志凝神提笔,写下药方,并向身旁的三位组员低声解释配伍精要。
写毕,他将处方交给微父,详细交代了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郑重叮嘱:
“先服七剂。服药期间,务必密切观察孩子反应,特别是体温、精神、食欲和二便情况。
有任何不适,尤其是出现发热、呕吐加重、皮疹或异常疲惫等情况,必须立即停药,然后第一时间联系我。”
何金玉递上林远志的名片,上边有手机号码。
“发热?林医生,您的意思是……吃药后可能会发烧?”
微母立刻紧张起来,一把抓住丈夫的手臂。
“有可能。”林远志坦诚地看着他们,“这未必是坏事。之后病情可能迎来转机。但这需要极其谨慎的观察和判断。所以,保持联系至关重要。”
微父深吸一口气,与妻子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但更多的是破釜沉舟的决心。
他重重地点点头:“林医生,我们明白!我们一定寸步不离地守着孩子,有任何变化马上向您汇报!”
小微父母双手颤抖地接过药方,如同捧着救命符,泪水再次涌出,连连鞠躬。
林远志轻轻拍了拍小微的肩膀:
“小微,你很棒,要乖乖配合爸爸妈妈吃药。这个病就像个小怪兽,我们一起来打败它,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