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太平天国战略转移(1 / 2)
对于曾某人东进战术安排,清廷这一边,除了左工,也就李世安清楚情况,因为军统早就传给了他情报。
正如左工预料的一样,收到罗大纲求援的杨东王决定请君入瓮。
与其说是曾某人连下三城,不如说是太平军准备在安庆挖坑埋人。
只是这个埋人,可能存在一个重大的不确定性:李世安与新军。
这个不确定因素,一个不好,就会让太平天国损失惨重。
所以,杨东王也纠结了很久。
但是,
杨东王很快就有了决定,他决定让不太听话的秦日纲进行试探。
这个安排目的有二,
其一,能灭了曾某人,这样给清廷一个教训最好,其二,教训不了,也没事,他正好趁机把秦日纲撤职。
总之,
不管安庆城一战胜败,对他杨东王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赢了,功劳是他的。
输了,正好排除异己。
促成他如此做的关键点,还在于冯文茂的迅速崛起,江北大营被破之后,冯文茂的实力进一步扩张。
已经被封了秦王。
总兵力高达五万。
别看数量不是特别多,但是这五万几乎都相当于太平军的主力。
当然,如果仅仅如此,杨东王肯定只会忌惮,而不会同意封王。
毕竟,冯文茂继承的是南王一脉,支持的是洪天王,与他敌对的。
最终皆大欢喜的关键在于,冯文茂手下两大干将,投靠了杨东王。
其一,冯素贞女营附属洋枪队统领沈醉,现在已经被封检点。
纯西洋火枪兵就有五千多人。
各式西洋火炮百余门。总兵力一个军,但是有两个军的编制。
其二,原小刀会起义军首领刘丽川手下谢七,现在也被封了检点。
手下兵力虽然没有明显增加,还是一万多人,但西洋火枪数量暴涨。
战斗力仅次于沈醉一部。
也就是说,冯文茂看似被封了秦王,但是手下五分之三的兵力被杨东王直辖了,这些还全部都是主力。
冯文茂被明升暗降。
比历史上多出五万精锐大军,杨东王自然也就不在意秦日纲了。
在他看来,即使秦日纲失利,与曾某人两败俱伤,安庆陷入李世安的新军围困也无所谓,因为他早有应对。
……
因为除了多出沈醉、谢七这这两支精锐大军以外,原本与冯文茂平级的两人,周立春与刘官芳也表示了投靠。
这俩人现在虽然实力不显,合计兵力也才一万来人,且只是普通太平军精锐,两个人也仅仅只是指挥官职。
但是他们却都离开了冯文茂序列,划归新晋丞相李秀成麾下。
此时已经攻入了苏杭地区。
而李秀成,
在有心人的安排下,提前被杨东王重视,已经升为了丞相。
这个丞相,不同于刘官芳那样,乃是罗大纲一样的军政一把手。
所以,明面上,
除了秦日纲这个不太听话的人,整个太平天国几乎被杨东王控制了。
这次把秦日纲派去安庆,不管输赢,他都能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