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元颢入洛与魏师复振(1 / 2)
尔朱荣通过胡太后毒杀北魏孝明帝,立幼子元钊为帝这一事件,果断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拥立元子攸为帝,并在河阴屠杀北魏朝臣以及胡太后和幼子元钊,彻底动摇了北魏的统治根基。接下来,他又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呢?我们接着说。
到了公元529年春季,正月甲寅日,北魏于晖所部的都督彭乐率领两千多名骑兵反叛,投奔韩楼,于晖只好率军撤回。
甲子日,北魏汝南王元悦请求返回封国,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二月甲午日,北魏孝庄帝尊奉彭城武宣王元勰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尊奉其母李妃为文穆皇后。朝廷准备将文穆皇帝的神主迁入太庙,把高祖元宏尊为伯考(伯父)。大司马兼录尚书事临淮王元彧上表劝谏,认为:“汉高祖在香街建立太上皇庙,汉光武帝在舂陵祭祀南顿君。汉元帝与汉光武帝的血缘关系早已超出五服,仍以子道侍奉光武帝,入继大宗。高祖(元宏)恩德遍及天下,道义超越四方,肃祖(元勰)虽功勋卓着,终究还是侍奉高祖的臣子。此外,两位皇后(文穆皇后与高祖皇后)都将配享太庙,这就会出现君臣同席、嫂叔共处一室的情况,臣私下认为不可行。”吏部尚书李神俊也一同劝谏,但孝庄帝不听。元彧又请求将肃祖的“帝”号改为“皇”,孝庄帝仍不采纳。
梁武帝下诏,将原来的二百四十个将军名号重新厘定为四十四班(等级)。壬寅日,北魏下诏命济阴王元晖业兼任行台尚书,统领丘大千等人镇守梁国。元晖业是元小新成的曾孙。
三月壬戌日,北魏下诏命上党王元天穆讨伐邢杲,任命费穆为前锋大都督。
夏季,四月癸未日,北魏将肃祖(元勰)及文穆皇后的神主迁入太庙,又追尊彭城王元劭为孝宣皇帝。临淮王元彧劝谏说:“这件事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陛下所作所为不符合古法,后世将会如何看待!”孝庄帝不听。
北魏元天穆即将攻打邢杲时,恰逢北海王元颢率军入侵,于是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众人都认为:“邢杲兵力强盛,应当优先讨伐他。”行台尚书薛琡说:“邢杲的士兵虽多,但都是鼠窃狗偷之辈,没有长远志向。元颢是皇室近亲,打着义举的旗号而来,其势头难以预测,应当先除掉他。”元天穆因众将大多想攻打邢杲,且北魏朝廷也认为元颢势单力薄不足为虑,便下令元天穆等人先平定齐地,再回师攻打元颢,于是率军东进。元颢与陈庆之乘虚从铚城进军,攻克荥城,直抵梁国;北魏丘大千率领七万部众,分筑九座城池抵御。陈庆之发起进攻,从清晨打到申时,攻克三座营垒,丘大千请求投降。元颢登坛举行燎祭(祭祀上天),在睢阳城南即位称帝,改年号为孝基。济阴王元晖业率领两万羽林兵驻守考城,陈庆之攻下考城,擒获元晖业。
辛丑日,北魏上党王元天穆与尔朱兆在济南击败邢杲,邢杲投降,被押送到洛阳斩首。尔朱兆是尔朱荣的侄子。
五月丁巳日,北魏任命东南道大都督杨昱镇守荥阳,尚书仆射尔朱世隆镇守虎牢,侍中尔朱世承镇守崿岅。乙丑日,北魏朝廷内外实行戒严。
戊辰日,北海王元颢攻克梁国。元颢任命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率军西进。杨昱率领七万部众占据荥阳,陈庆之攻城未能攻克。元颢派人劝说杨昱投降,杨昱不听。元天穆与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率领大军相继赶到,梁朝士兵都十分恐慌。陈庆之解下马鞍让马喂食,并告谕将士们说:“我军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在不算少了;你们杀人父兄、掠夺子女,也不计其数。元天穆的部众,都是我们的仇敌。我军只有七千人,敌军却有三十多万,如今之事,唯有拼死作战才能求得生存!敌军骑兵众多,不能与他们野战,应当趁他们还未全部赶到,迅速攻下城池据守。各位不要犹豫不决,否则只会自取灭亡!”于是击鼓下令攻城,将士们纷纷像蚂蚁一样攀附城墙攻入城内。癸酉日,攻克荥阳,擒获杨昱。三百多名梁朝将领跪在元颢帐前请求说:“陛下渡过长江三千里,未费一箭一矢,昨日荥阳城下一战却死伤五百多人,希望能将杨昱交给我们,以解众怒!”元颢说:“我在江东时听梁主(梁武帝)说,他当初起兵攻打建康时,袁昂担任吴郡太守拒不投降,梁主常常称赞他的忠节。杨昱是忠臣,怎能杀他!除此之外,其余的人任凭你们处置。”于是将领们斩杀了杨昱部下的三十七名将领,都挖出心脏吃掉。不久,元天穆等人率军包围荥阳,陈庆之率领三千骑兵背城力战,大败敌军,元天穆、尔朱吐没儿都逃走了。陈庆之乘胜进攻虎牢,尔朱世隆弃城而逃,擒获北魏东中郎将辛纂。
北魏孝庄帝准备出逃躲避元颢,却不知该前往何处。有人劝他逃往长安,中书舍人高道穆说:“关中地区荒凉残破,怎能再去!元颢的士兵不多,乘虚深入境内,只是因为我方将帅用人不当,才让他打到这里。陛下如果亲自率领禁卫军,高价招募士兵并给予重赏,背城一战,臣等愿竭尽死力,一定能击败元颢这股孤军。如果担心胜负难料,那么陛下不如渡过黄河,征召大将军元天穆、大丞相尔朱荣各自率军前来会合,形成犄角之势进军讨伐,不出一个月,必定能大功告成。这是万全之策啊。”孝庄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甲戌日,孝庄帝向北行进,夜间抵达河内郡北部,命令高道穆在烛光下撰写了几十份诏书,布告远近各地。于是四方才知道孝庄帝的下落。乙亥日,孝庄帝进入河内郡城。
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领文武百官,封存府库,准备好皇帝的仪仗,迎接元颢。丙子日,元颢进入洛阳皇宫,改年号为建武,大赦天下。任命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增加食邑一万户。杨椿当时在洛阳,他的弟弟杨顺担任冀州刺史,侄子杨侃担任北中郎将,跟随孝庄帝在黄河以北。元颢猜忌杨椿,但因杨家世代显赫,担心失去民心,所以不敢诛杀他。有人劝杨椿出逃,杨椿说:“我家内外有上百口人,能逃到哪里去!只能坐等天命安排罢了。”
元颢的后军都督侯暄驻守睢阳,作为后续援军。北魏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火速前往围攻侯暄,日夜加紧攻城。戊寅日,侯暄突围出逃,被魏军擒获斩杀。
上党王元天穆等人率领四万部众攻克大梁,又分派费穆领兵两万攻打虎牢,元颢派陈庆之迎击。元天穆畏惧元颢的势力,准备向北渡过黄河,对行台郎中济阴人温子升说:“你是打算前往洛阳,还是跟随我北渡黄河?”温子升说:“主上因为虎牢失守,才落到这般狼狈的境地。元颢刚刚进入洛阳,人心尚未安定,如今前去攻打他,没有不能攻克的道理。大王平定京城,奉迎主上回宫,这是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绩啊。舍弃这个机会北渡黄河,我私下为大王感到惋惜。”元天穆认为他说得对,但未能采纳,最终还是率军渡过了黄河。费穆攻打虎牢,即将攻克时,听说元天穆已经北渡,自认为没有后援,于是向陈庆之投降。陈庆之乘胜进军大梁、梁国,两地都被攻下。陈庆之以数千兵力,从铚县出发到洛阳,共攻占三十二座城池,经历四十七场战役,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元颢派黄门郎祖莹写信给北魏孝庄帝,信中说:“朕流泪向梁朝请求援军,发誓要报仇雪耻,正是想要向尔朱荣问罪,将你从枷锁中解救出来。你却把性命托付给豺狼,将自身置于虎口,即便暂时占据了百姓的土地,这本也是尔朱荣的东西,根本不属于你。如今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你和我。如果天道帮助顺应天意的人,那么大魏将会再度兴盛;倘若不是这样,对于尔朱荣来说是福气,对于你来说却是祸患。你应当反复斟酌,这样才能保住富贵。”
元颢进入洛阳后,黄河以南的各州郡大多归附于他。齐州刺史沛郡王元欣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归附哪一方,说:“北海王(元颢)、长乐王(孝庄帝),都是皇室近亲,如今宗庙社稷并未改变,我打算接受元颢的赦免,各位的意见如何?”在座的官员无不惊慌失色。唯有军司崔光韶直言反对说:“元颢受制于梁朝,引来仇敌的军队颠覆自己的国家,这是魏国的乱臣贼子啊。这不仅是大王家族所应痛恨的,下官等人都蒙受朝廷的恩宠,不敢听从你的提议!”长史崔景茂等人都说:“军司的意见是对的。”元欣于是斩杀了元颢的使者。崔光韶是崔亮的堂弟。此后,襄州刺史贾思同、广州刺史郑先护、南兖州刺史元暹也都不接受元颢的命令。贾思同是贾思伯的弟弟。元颢任命冀州刺史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将元颢的任命书密封后送给了北魏孝庄帝。平阳王元敬先在河桥起兵讨伐元颢,未能成功而战死。
北魏任命侍中、车骑将军、尚书右仆射尔朱世隆为使持节、行台仆射、大将军、相州刺史,镇守邺城。北魏孝庄帝出逃时,独自骑马离去,侍卫和后宫人员都保持原样,没有变动。元颢一旦占据洛阳,便自行发号施令,四方百姓都期待他能有良好的治理。但元颢自认为是上天授予他皇位,很快就产生了骄傲懈怠的心思。他过去的宾客和亲信,都受到了宠爱和优待,这些人干预朝政,而元颢则日夜饮酒作乐,不体恤军国大事。跟随他而来的南方士兵,在街市上欺凌百姓,朝野上下都对他感到失望。高道穆兄长的儿子高子儒从洛阳逃出,前来投奔孝庄帝,孝庄帝询问洛阳的情况,高子儒说:“元颢很快就会失败,不必担忧。”尔朱荣听说孝庄帝北逃,立即乘驿车前往长子县拜见孝庄帝,一边行进,一边部署军队。孝庄帝当天就向南返回,尔朱荣担任前锋。十天之内,北魏大军集结完毕,物资、粮食和兵器也陆续运到。六月壬午日,北魏宣布大赦天下。
尔朱荣南下之后,并州、肆州一带局势动荡不安,于是任命尔朱天光为并、肆等九州行台,仍兼任并州事务。尔朱天光抵达晋阳后,部署约束部下,所辖地区才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