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西魏灭梁(1 / 2)
祸乱梁朝的侯景终于是走向了末路,梁朝又开启了一个时代。不过,他又能坚持多久呢?北齐和西魏又将会发生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我们接着说。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公元553年春季,正月,王僧辩从建康出发,秉承皇帝旨意让陈霸先代理镇守扬州。
丙子日,山胡(北方少数民族)包围了北齐的离石城。戊寅日,北齐君主高洋率军讨伐,大军还未抵达,山胡就已经撤走了,于是北齐君主巡视三堆地区,大规模狩猎后返回。
己丑日,北齐改铸钱币,币文为“常平五铢”。
二月,庚子日,李洪雅兵力耗尽,献出空云城向陆纳投降。陆纳囚禁了李洪雅,杀死了丁道贵。陆纳因为僧人宝志的诗中有“十八子”的谶语,认为李氏应当称王,甲辰日,推举李洪雅为主公,号称大将军,让他乘坐平肩舆,排列鼓吹乐队,陆纳率领数千士兵在左右护卫跟随。
西魏太师宇文泰辞去丞相、大行台之职,担任都督中外诸军事。
王雄抵达东梁州,黄众宝率领部众投降。太师宇文泰赦免了他,将其部族首领迁徙到雍州。
北齐君主送柔然可汗铁伐的父亲登注和兄长库提返回柔然。铁伐不久后被契丹人杀死,柔然国人拥立登注为可汗。登注又被其部族首领阿富提杀死,国人再拥立库提为可汗。突厥伊利可汗去世,儿子科罗继位,号称乙息记可汗;三月,派遣使者向西魏献上五万匹马。柔然另一支部族又拥立阿那镶的叔父邓叔子为可汗。乙息记可汗在沃野北边的木赖山击败邓叔子。乙息记去世后,舍弃儿子摄图,拥立弟弟俟斤,号称木杆可汗。木杆可汗相貌奇异,性情刚勇,富有谋略,善于用兵,邻国都十分畏惧他。
梁元帝萧绎听说武陵王萧纪率军东下,就让方士在木板上画萧纪的画像,亲自用钉子钉画像的肢体来诅咒他,又押解侯景的俘虏向萧纪示威。起初,萧纪起兵,都是太子萧圆照的谋划。萧圆照当时镇守巴东,截留了朝廷的使者,向萧纪报告说:“侯景还未平定,应当急速进军讨伐;已经听说荆州(湘东王萧绎的镇地)被侯景攻破。”萧纪相信了他的话,便催促军队东下。梁元帝十分恐惧,便写信给西魏说:“萧纪如同公子纠,是我的亲人,请君王讨伐他。”太师宇文泰说:“夺取蜀地、控制梁朝,就在这一次行动了。”众将领都认为此事难度很大。大将军、代郡人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唯独他认为蜀地可以攻克。宇文泰询问他进军策略,尉迟迥说:“蜀地与中原隔绝一百多年,依仗地势险要、路途遥远,不会预料到我们会突然抵达。如果率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袭击,没有攻克不了的。”宇文泰于是派遣尉迟迥统领开府仪同三司原珍等六军,一万二千名步兵,一万名骑兵,从散关出发讨伐蜀地。
陆纳派遣将领吴藏、潘乌黑、李贤明等人顺江而下占据车轮城。王僧辩抵达巴陵,宜丰侯萧循把都督之位让给王僧辩,王僧辩不接受。梁元帝于是任命王僧辩、萧循为东、西都督。夏季,四月,丙申日,王僧辩驻军于车轮城。
吐谷浑可汗夸吕,虽然向西魏派遣使者通好,却不断侵扰掠夺边境,宇文泰率领三万骑兵越过陇山,抵达姑臧,讨伐吐谷浑。夸吕感到畏惧,派使者前来请求归服;不久后又与北齐互通使者。凉州刺史史宁侦察到吐谷浑使者返回的消息,在赤泉袭击他们,擒获吐谷浑的仆射乞伏触状。
陆纳在长江两岸修筑城池,以抵抗王僧辩。陆纳的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王僧辩十分忌惮,因此不敢轻易进军,逐渐修筑相连的城池逼近敌军。陆纳认为王僧辩胆怯,所以没有设防;五月,甲子日,王僧辩命令各路军队水陆并进,猛烈攻城,王僧辩亲自执掌旗鼓指挥,宜丰侯萧循亲身承受箭石攻击,攻克了陆纳的两座城池;陆纳的部众大败,徒步逃跑,退保长沙。乙丑日,王僧辩进军包围长沙。王僧辩坐在土垄上观看士兵修筑营垒,吴藏、李贤明率领一千名精锐士兵打开城门突然冲出,手持盾牌径直前进,直奔王僧辩。当时杜崱、杜龛都在王僧辩身边侍奉,护卫的士兵只有一百多人,奋力作战抵抗。王僧辩坐在胡床上不动,裴之横从侧面攻击吴藏等人,吴藏等人败退,李贤明战死,吴藏脱身逃回城中。
武陵王萧纪抵达巴郡,听说有西魏军队入侵,便派遣前梁州刺史、巴西人谯淹回军救援蜀地。起初,杨乾运请求担任梁州刺史,萧纪任命他为潼州刺史;杨法琛请求担任黎州刺史,萧纪任命他为沙州刺史:二人都心怀不满。杨乾运兄长的儿子杨略劝说杨乾运道:“如今侯景刚刚平定,应当同心协力,保卫国家、安定百姓,而兄弟之间互相攻打,这是自取灭亡的道路啊。木材腐朽了就无法雕刻,世道衰败了就难以辅佐。不如向关中的西魏表示归顺,这样可以功成名就、保全性命。”杨乾运同意了,于是命令杨略率领二千人镇守剑阁,又派遣女婿乐广镇守安州,与杨法琛一起暗中与西魏通好。西魏太师宇文泰秘密赐予杨乾运铁券,授予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的官职。尉迟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侯吕陵始为前锋,抵达剑阁,杨略退到乐广那里,献城响应侯吕陵始,侯吕陵始进入并占据安州。甲戌日,尉迟迥抵达涪水,杨乾运献出潼州投降。尉迟迥分兵驻守潼州,进军袭击成都。当时成都的守军不足一万人,而且仓库空虚,永丰侯萧捴环城固守,尉迟迥包围了成都。谯淹派遣江州刺史景欣、幽州刺史赵拔扈救援成都,尉迟迥派原珍等人击退了他们。
武陵王萧纪抵达巴东,得知侯景已经被平定,这才后悔不已,召见太子萧圆照责备他,萧圆照回答说:“侯景虽然平定了,但江陵(梁元帝)还没有臣服。”萧纪也因为已经称帝,不能再屈居他人之下,便想要继续东进。将领士兵日夜思念回乡,他的江州刺史王开业认为应当返回救援蜀地根本,再谋划后续事宜;众将领都表示赞同。萧圆照和刘孝胜坚决说不能返回,萧纪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向众人宣告:“敢劝谏的人处死!”己丑日,萧纪抵达西陵,军队声势十分浩大,战船遮蔽了江面。护军陆法和在峡口两岸修筑两座城池,搬运石头填塞长江,用铁锁截断江面。
梁元帝从狱中释放任约,任命他为晋安王司马,让他协助陆法和抵抗萧纪,并对他说:“你的罪行本应处死,我不杀你,就是为了今天!”于是调拨禁兵配属给他,还许诺将庐陵王萧续的女儿嫁给她,派宣猛将军刘棻与他一同前往。
庚辰日,巴州刺史余孝顷率领一万士兵在长沙与王僧辩会合。
豫章太守、观宁侯萧永,昏庸懦弱且缺乏决断。身边的亲信武蛮奴专权,军主文重对他十分痛恨。萧永率领军队讨伐陆纳,抵达宫亭湖时,文重杀死了武蛮奴。萧永的军队溃散,他逃奔江陵。文重率领部众投奔开建侯萧蕃,萧蕃杀死文重并收编了他的部众。
六月,壬辰日,武陵王萧纪修筑相连的城池,进攻并截断了铁锁,陆法和接连派人告急。梁元帝又从狱中释放谢答仁,任命他为步兵校尉,配给士兵让他协助陆法和;又派遣使者送王琳前往长沙,命令他劝说陆纳投降。乙未日,王琳抵达长沙,王僧辩派人护送他到陆纳军营前给众人看,陆纳的部众都下拜哭泣,派人对王僧辩说:“朝廷如果赦免王琳,请求允许他入城。”王僧辩不答应,又将王琳送回江陵。陆法和不断求救,梁元帝想要调回长沙的军队,又担心失去陆纳,于是再次派遣王琳,并允许他入城。王琳入城后,陆纳便投降了,湘州得以平定。梁元帝恢复了王琳的官职爵位,让他率领军队向西救援峡口。
甲辰日,北齐章武景王库狄干去世。
武陵王萧纪派遣将军侯睿率领七千士兵,修筑营垒与陆法和对峙。梁元帝派遣使者给萧纪送信,允许他返回蜀地,独自掌管一方;萧纪不接受,回信时用家人之间的礼节相称。陆纳平定后,湘州的各路军队相继西上,梁元帝再次给萧纪写信说:“我年纪比你稍长,又有平定叛乱的功劳,承蒙众人拥戴登基,事情已是天命所归。倘若你派遣使者前来,我十分期待。如果不愿如此,我便从此停笔。兄弟之间,同气连枝,若继续争斗,只会像‘兄肥弟瘦’的典故那样,再也没有相见之日,‘让枣推梨’的欢乐时光也将永远结束。心中对你的关爱,难以用文字尽述。”萧纪屯兵日久,多次作战失利,又听说西魏军队深入蜀地,成都孤立危急,忧愁烦闷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派遣度支尚书乐奉业前往江陵求和,请求按照之前的旨意返回蜀地。乐奉业知道萧纪必定失败,于是向梁元帝启奏说:“蜀军缺乏粮草,士兵大多饿死,危亡指日可待。”梁元帝于是拒绝了和谈。
萧纪将一斤黄金铸为一个金饼,一百个金饼装为一箱,共有一百箱,银子的数量是黄金的五倍,锦缎、毛毡、彩色丝织品的数量也与之相当,每次作战时,都把这些财物悬挂起来展示给将士们看,却不把它们作为奖赏。宁州刺史陈智祖请求散发这些财物招募勇士,萧纪不听从,陈智祖痛哭而死。有人请求商议事务,萧纪以生病为由拒绝接见,因此将领士兵人心涣散。
秋季,七月辛未日,巴东百姓符升等人斩杀峡口城主公孙晃,向王琳投降。谢答仁、任约进攻侯睿,击败了他,攻克了他的三座营垒。于是长江两岸的十四座城池全部投降。萧纪无法后退,只好顺流东下,游击将军、南阳人樊猛率军追击,萧纪的部众大败,投水而死的有八千多人,樊猛将萧纪包围起来固守。梁元帝秘密敕令樊猛说:“让萧纪活着回来,就算不上成功。”樊猛领兵抵达萧纪的驻地,萧纪在船中绕着床奔跑,把装黄金的袋子扔给樊猛说:“用这些金子雇你,送我见一见七官(梁元帝排行第七)。”樊猛说:“天子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杀了你,这些金子又能归谁呢!”于是斩杀了萧纪和他的小儿子萧圆满。陆法和收捕了太子萧圆照兄弟三人,送往江陵。梁元帝剥夺了萧纪在宗族名册中的名分,赐他姓饕餮氏。将刘孝胜关进监狱,不久后又释放了他。梁元帝派人对江安侯萧圆正说:“西边的军队已经战败,你的父亲生死不明。”意思是想让他自杀。萧圆正听到后放声大哭,不停地自称“世子”(表明自己的身份,不愿自尽)。梁元帝多次派人窥探,知道他不会自杀,就把他移送到廷尉监狱。萧圆正在狱中见到萧圆照,说:“兄长为何要离间别人骨肉,让我承受如此剧痛!”萧圆照只说“计策失误”。梁元帝下令让他们在狱中绝食,两人饿到咬自己的手臂充饥,十三天后饿死,远近的人听到后都为他们感到悲伤。
乙未日,王僧辩返回江陵。朝廷下诏让各路军队各自返回镇守之地。
西魏尉迟迥包围成都五十天,永丰侯萧捴多次出城作战,都战败了,于是请求投降。众将领想不答应,尉迟迥说:“接受投降就能保全将士性命,让远方的人归顺;强行攻城就会使将士伤亡,让远方的人畏惧。”于是接受了萧捴的投降。八月,戊戌日,萧捴与宜都王萧圆肃率领文武官员前往军营门口投降;尉迟迥以礼相待,与他们在益州城北结盟。官吏百姓都恢复了各自的产业,只没收奴婢和积蓄的财物来奖赏将士,军队中没有私下掠夺的行为。西魏任命萧捴和萧圆肃同为开府仪同三司,任命尉迟迥为大都督益、潼等十二州诸军事、益州刺史。
庚子日,梁元帝下诏准备返回建康,领军将军胡僧佑、太府卿黄罗汉、吏部尚书宗懔、御史中丞刘彀劝谏说:“建康的帝王之气已经耗尽,与北齐只隔一条长江,倘若发生意外,后悔就来不及了!况且自古相传:‘荆州的沙洲数量满一百个,就会出现天子。’如今枝江又新长出沙洲,沙洲总数已经满百,陛下登基称帝,正是这个祥瑞的应验。”梁元帝让朝中大臣商议此事。黄门侍郎周弘正、尚书右仆射王褒说:“如今百姓还没见过陛下的车驾进入建康,都认为陛下只是列国诸王;希望陛下顺应天下百姓的期望返回建康。”当时大臣大多是荆州人,都说:“周弘正等人是东边人,一心想东下,这恐怕不是好计策。”周弘正当面反驳他们说:“东边人劝陛下东下,就说不是好计策;你们西边人想让陛下留在西边,难道就是长远之策?”梁元帝笑了起来。又在后堂商议,参与的有五百人,梁元帝问众人:“我想返回建康,各位认为怎么样?”众人都不敢先回答。梁元帝说:“劝我离开江陵的人露出左臂。”露出左臂的人超过一半。武昌太守朱买臣对梁元帝说:“建康是旧都,先帝的陵墓都在那里;荆州是边境重镇,不是帝王宜居之地。希望陛下不要犹豫,以免将来后悔。臣的家在荆州,难道不希望陛下留在这里?但恐怕这只是臣的富贵,不是陛下的富贵啊!”梁元帝让术士杜景豪占卜,结果不吉利,杜景豪对梁元帝说:“不宜离开江陵。”退下后却说道:“这个征兆是说陛下会被鬼贼滞留(暗示江陵有危险)。”梁元帝认为建康凋敝残破,而江陵全盛繁荣,心里也安于此处,最终听从了胡僧佑等人的建议,没有返回建康。
朝廷任命湘州刺史王琳为衡州刺史。
九月,庚午日,下诏让王僧辩返回镇守建康,陈霸先再次返回京口。丙子日,任命护军将军陆法和为郢州刺史。陆法和处理政务时,不使用刑罚牢狱,专门用佛教教义和西域幻术教化百姓,他的部曲有几千人,都称为弟子。
契丹侵犯北齐边境。壬午日,北齐君主高洋向北巡视冀州、定州、幽州、安州,随后讨伐契丹。北齐君主派郭元建在合肥训练两万多名水军,准备袭击建康,接纳湘潭侯萧退,又派遣将军邢景远、步大汗萨率领部众随后跟进。陈霸先在建康听到消息后,赶忙派人将此事禀报给梁元帝;梁元帝下诏让王僧辩镇守姑孰来抵御北齐军队。
冬季,十月丁酉日,北齐君主抵达平州,从西路奔赴长堑,派司徒潘相乐率领五千精锐骑兵从东路奔赴青山。辛丑日,抵达白狼城。壬寅日,抵达昌黎城,派安德王韩轨率领四千精锐骑兵向东截断契丹的退路。癸卯日,抵达阳师水,日夜兼程,突袭契丹。北齐君主披散发髻、袒露上身,昼夜不停赶路,行程一千多里,翻越山岭,冲在士兵前面,只吃肉、喝水,士气更加高昂。甲辰日,与契丹军队遭遇,奋勇攻击,大败契丹,俘获十多万人,各种牲畜几百万头。潘相乐也在青山击败了契丹的另一支部族。丁未日,北齐君主返回营州。
己酉日,王僧辩抵达姑孰,派遣婺州刺史侯瑱、吴郡太守张彪、吴兴太守裴之横在东关修筑营垒,以等待北齐军队。
丁巳日,北齐君主登上碣石山,俯瞰沧海,随后前往晋阳。任命肆州刺史斛律金为太师,返回晋阳后,又任命他的儿子斛律丰乐为武卫大将军,让他的孙子斛律武都迎娶义宁公主,对他们的宠爱优待极为丰厚,群臣无人能及。
闰十月,丁丑日,南豫州刺史侯瑱与郭元建在东关交战,北齐军队大败,溺水而死的有上万人。湘潭侯萧退再次返回邺城,王僧辩返回建康。
吴州刺史、开建侯萧蕃,依仗自己兵力强盛,就不向朝廷缴纳贡品,梁元帝秘密命令他的将领徐佛受图谋除掉他。徐佛受让他的门徒伪装成告状的人,前往拜见萧蕃,趁机擒获了他。梁元帝任命徐佛受为建安太守,任命侍中王质为吴州刺史。王质抵达鄱阳后,徐佛受把他安置在金城,自己占据罗城,掌管城门钥匙,修缮战船、兵器,王质不敢与他争夺。原开建侯萧蕃的部曲几千人攻打徐佛受,徐佛受逃奔南豫州,侯瑱杀死了他,王质才得以行使吴州刺史的职权。
十一月,戊戌日,任命尚书右仆射王褒为左仆射,湘东太守张绾为右仆射。
己未日,突厥再次进攻柔然,柔然全国投奔北齐。
癸亥日,北齐君主从晋阳向北攻打突厥,接纳柔然部众,废黜柔然可汗库提,拥立阿那瑰的儿子庵罗辰为可汗,把他们安置在马邑川,供给他们粮食和丝帛;又亲自率军在朔州追击突厥,突厥请求投降,北齐君主答应后返回。从此,突厥不断向北齐进贡。
西魏尚书元烈图谋杀害宇文泰,事情泄露,宇文泰杀死了他。
丙寅日,梁元帝派遣侍中王琛出使西魏。太师宇文泰暗中有谋取江陵的意图,梁王萧詧(西魏扶持的傀儡政权君主)听说后,更加频繁地向西魏进献贡品。
十二月,北齐宿预百姓东方白额献城投降,长江以西的州郡都起兵响应他。
公元554年春季,正月癸巳日,北齐君主高洋从离石道出兵讨伐山胡,派遣斛律金从显州道、常山王高演从晋州道分兵夹击,大败山胡。十三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斩杀,女子和年幼体弱之人被赏赐给士兵,于是平定了石楼。石楼地势极为险要,自北魏以来始终未能攻克,从此远近的山胡无不畏惧屈服。有一位都督作战受伤,他的什长路晖礼没能救援,北齐君主下令剖开路晖礼的五脏六腑,让九个人分食,连肉带内脏全部吃完。北齐君主从此开始施行残酷暴虐的统治。陈霸先从丹徒渡江,包围北齐的广陵;秦州刺史严超达从秦郡进军包围泾州;南豫州刺史侯瑱、吴郡太守张彪都从石梁出兵,为王僧辩等人声援。辛丑日,梁元帝派晋陵太守杜僧明率领三千人援助东方白额。
西魏太师宇文泰开始制定“九命”典制,用以区分朝廷内外官员的爵位等级,将流外官的品级改为九秩。
西魏国主元钦自从元烈死后,心怀怨恨,暗中谋划诛杀太师宇文泰;临淮王元育、广平王元赞流泪恳切劝谏,魏帝不听。宇文泰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兄长的儿子章武公宇文导、中山公宇文护都外出镇守,宇文泰只把女婿们当作亲信骨干,大都督清河公李基、义城公李晖、常山公于翼都担任武卫将军,分别掌管宫廷禁军。李基是李远的儿子,李晖是李弼的儿子,于翼是于谨的儿子。因此元钦的密谋泄露,宇文泰废黜了元钦,将他安置在雍州,拥立他的弟弟齐王元廓为帝。废除年号,称元年,恢复拓跋氏的姓氏。此前改为单姓的九十九个姓氏,都恢复了原来的复姓。西魏最初统辖三十六个诸侯国、九十九个大姓,后来大多灭绝。宇文泰于是将功劳高的将领封为三十六国贵族,功劳次一等的封为九十九姓贵族,他们统领的士兵也都改用主将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