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陈霸先崛起与西魏灭亡(2 / 2)
东扬州刺史张彪向来受到王僧辩的厚待,不肯归附陈霸先。二月初五,陈茜、周文育率领轻装军队袭击会稽,张彪兵败,逃入若邪山中,陈茜派部将吴兴人章昭远追击并斩杀了他。东阳太守留异向陈茜馈赠粮食,陈霸先任命留异为缙州刺史。
江州刺史侯瑱原本侍奉王僧辩,此时也拥兵占据豫章和江州,不归附陈霸先。陈霸先任命周文育为南豫州刺史,派他率军攻打湓城;二月十五日,又派侯安都、周铁虎率领水军在梁山修筑营栅,以防备江州的军队。
二月十八日,徐嗣徽、任约袭击采石,擒获戍守将领明州刺史张怀钧,将他送往北齐。
后梁主萧詧在公安攻打侯平,侯平与长沙王萧韶率军返回长沙。王琳派侯平镇守巴州。
三月十二日,梁朝下诏,允许古今钱币混合使用。
三月二十八日,北齐派仪同三司萧轨、库狄伏连、尧难宗、东方老等人与任约、徐嗣徽会合,率领十万大军入侵梁朝,从栅口出兵,直奔梁山。陈霸先帐下的荡主黄丛率军迎击,大败北齐军队,北齐军队退守芜湖。陈霸先派定州刺史沈泰等人前往侯安都处,一同占据梁山抵御北齐军队。周文育攻打湓城未能攻克,陈霸先召他返回。夏季,四月十七日,陈霸先前往梁山慰问安抚各路军队。
西魏太师宇文泰娶了孝武帝的妹妹冯翊公主,生下略阳公宇文觉;姚夫人生下宁都公宇文毓。宇文毓在宇文泰的儿子中年纪最大,娶了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宇文泰准备确立继承人,对公卿大臣们说:“我想立嫡子为继承人,但担心大司马独孤信有疑虑,该怎么办?”众人沉默不语,没有人回应。尚书左仆射李远说:“立继承人应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按年龄长幼,略阳公作为嫡子,理应成为世子,您有什么可疑虑的!如果因为独孤信的缘故有所顾忌,请允许我先斩杀他。”说完便拔刀起身。宇文泰也站起身说:“何至于此!”独孤信也上前自我辩解,李远才收起刀。于是众公卿都赞同李远的提议。李远走出大殿后,向独孤信道歉说:“面对国家大事,我不得不这样做!”独孤信也向李远道谢说:“今天全靠您决断了这件大事。”于是宇文泰立宇文觉为世子。
五月,北齐人召见建安公萧渊明,谎称答应退兵,陈霸先准备船只送他前往。五月十三日,萧渊明背上毒疮发作而死。五月十四日,北齐军队从芜湖出发,五月二十日,进入丹杨县,五月二十六日,抵达秣棱旧治所。陈霸先派周文育屯驻方山,徐度驻守马牧,杜棱驻守大航南岸,以抵御北齐军队。
五月三十一日,北齐军队渡过淮河,搭建桥梁和营栅,连夜进军至方山。徐嗣徽等人将舰船排列在青墩至七矶一带,以切断周文育的退路。周文育率军击鼓呐喊出击,徐嗣徽等人无法阻挡;到天亮时,周文育反而反攻徐嗣徽。徐嗣徽麾下的猛将鲍砰独自率领小型舰船殿后,周文育乘坐一艘小船与他交战,纵身跳入鲍砰的舰船中,斩杀鲍砰,然后牵着鲍砰的舰船返回。徐嗣徽的部众大为惊骇,于是将舰船留在芜湖,从丹杨步行上岸。陈霸先召回侯安都、徐度,让他们一同抵御北齐军队。
六月初二,北齐军队从方山进军至倪塘,巡逻的骑兵直抵皇宫附近,建康城人心惶惶。梁敬帝率领禁军出宫,屯驻在长乐寺,朝廷内外实行戒严。陈霸先在白城抵御徐嗣徽等人,恰好与周文育的军队会合。双方即将交战时,风势猛烈,陈霸先说:“军队不宜逆风作战。”周文育说:“情况紧急,何必拘泥于古代的兵法!”于是抽出长矛,上马率先冲锋,各路军队紧随其后,不久风向也发生了转变,梁军斩杀和杀伤数百名北齐士兵。侯安都与徐嗣徽等人在耕坛以南交战,侯安都率领十二名骑兵冲破北齐军队的阵形,大败敌军,生擒北齐仪同三司乞伏无劳。陈霸先暗中抽调三千精锐士兵配属给沈泰,让他渡过长江,在瓜步袭击北齐行台赵彦深,缴获一百多艘舰船和一万斛粮食。
六月初三,北齐军队暗中进至钟山,侯安都与北齐将领王敬宝在龙尾交战,军主张纂战死。六月初六,北齐军队抵达幕府山,陈霸先派别将钱明率领水军从江乘出兵,截击北齐军队的粮运,缴获了全部的船只和粮食。北齐军队缺乏粮草,只好杀马驴充饥。六月初九,北齐军队越过钟山,陈霸先与各路军队分别屯驻在乐游苑东和覆舟山北,切断了北齐军队的交通要道。六月十一日,北齐军队抵达玄武湖西北,准备占据北郊坛,梁军从覆舟山向东转移,屯驻在北郊坛北,与北齐军队对峙。
恰逢连日大雨,平地积水达一丈多深,北齐军队日夜浸泡在泥泞中,脚趾都溃烂了,只能悬挂锅来做饭;而皇宫台省和潮沟北路地势干燥,梁军能够轮流休息。当时四方交通隔绝,粮草无法运到建康,建康城的百姓流离失所,无法征集到物资。六月十三日,天气略微放晴,陈霸先准备出战,从集市上征集到麦饭,分发给士兵们,士兵们都饥饿疲惫。恰逢陈茜送来三千斛大米和一千只鸭子,陈霸先下令煮米炖鸭,士兵们每人用荷叶包裹米饭,配上几块鸭肉。六月十四日,天还未亮,士兵们就吃完饭,黎明时分,陈霸先率领部下从幕府山出兵。侯安都对他的部将萧摩诃说:“你勇猛善战,闻名天下,百闻不如一见。”萧摩诃回答说:“今天就让您见识一下。”交战时,侯安都不慎坠马,北齐军队将他包围,萧摩诃独自骑马大呼,直冲北齐军队,北齐军队溃散逃窜,侯安都得以脱险。陈霸先与吴明彻、沈泰等各路军队前后夹击,全力大战,侯安都从白下率领军队从侧面突袭北齐军队的后方,北齐军队大败,被斩杀和俘获的士兵有数千人,相互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梁军生擒徐嗣徽及其弟弟徐嗣宗,将他们斩首示众,追击逃兵至临沂。江乘、摄山、钟山等各路梁军也相继获胜,俘获北齐将领萧轨、东方老、王敬宝等四十六人。北齐士兵逃到长江边的,用芦苇捆绑成筏子渡江,很多人在江中溺水而死,漂浮的尸体堵塞了江面,一直延伸到京口。只有任约、王僧愔得以逃脱。六月十六日,各路梁军出兵南州,烧毁北齐的舰船。
六月十七日,梁朝大赦天下。六月十八日,解除戒严。士兵们用缴获的战利品换取酒喝,每个人只够喝醉一次。六月十九日,梁朝斩杀北齐将领萧轨等人,北齐人得知后,也杀害了陈昙朗。陈霸先上书请求解除自己南徐州刺史的职务,将其授予侯安都。
侯平多次击败后梁的军队,因王琳的军队无法接应,便不再听从王琳的指挥;王琳派将领讨伐他。侯平杀死巴州助防吕旬,收编他的部众,逃奔江州,侯瑱与他结为兄弟。王琳的军势更加衰落,六月二十四日,王琳派使者向北齐献上奏表,并献上驯服的大象;江陵陷落时,王琳的妻子蔡氏、世子王毅都被西魏俘获,王琳又向西魏表示归附,请求赎回妻子和儿子;同时也向梁朝称臣。北齐征调三十多万工匠民夫,扩建三台宫殿。
北齐显祖高洋刚即位时,留心治国之术,力求简约清静,用人坦诚,让大臣得以各尽其力。他还能以法令约束下属,无论谁触犯法规,即便宗室勋贵也绝不宽容,朝廷内外无不肃然敬畏。至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他都独自决断;每逢出征作战,必亲临前线,冒着箭雨石块冲锋,所向披靡,屡立战功。但几年之后,他渐渐因功业自满,开始嗜酒淫逸,放纵狂暴:有时亲自歌舞,通宵达旦;有时散发胡服,穿着杂乱的彩锦衣服;有时袒露身体,涂抹粉黛;有时乘坐牛、驴、骆驼、白象,不加鞍具缰绳;有时让崔季舒、刘桃枝背着他行走,自己手持胡鼓拍打;宗室勋贵的府邸,他朝夕往来,还游走于集市街巷,随意坐在路边或露宿街头;有时盛夏正午暴晒身体,有时寒冬腊月赤身奔跑。随从们难以忍受,他却泰然自若。三台宫殿的木构高达二十七丈,两栋楼宇相距二百多尺,工匠们都心惊胆战,系着绳索防护,而高洋却登上屋脊快步奔跑,毫无惧色;有时还跳雅舞,转身回旋合乎节拍,旁人见了无不心惊胆战。他曾在路上问一位妇人:“天子怎么样?”妇人答道:“疯疯癫癫,怎能算天子!”高洋当即杀了她。
娄太后因高洋酗酒癫狂,举杖打他说:“这样的父亲竟生出这样的儿子!”高洋说:“我就把这个老妇嫁给胡人。”太后大怒,从此不再说笑。高洋想让太后开心,便自己匍匐在地,用身体扛起坐床,结果太后摔落在地,受了重伤。高洋酒醒后,又愧又恨,堆起柴薪点燃,想要跳进去自焚。太后又惊又怕,亲自上前拉住他,强作笑容说:“刚才是你喝醉了!”高洋于是铺下地席,让平秦王高归彦手持木杖,自己口头自责,脱下后背衣服受罚,并对高归彦说:“打不出血,就斩了你。”太后上前抱住他,高洋流泪苦苦哀求,最终只打了五十下脚,随后穿戴衣冠向太后谢罪,悲痛不已。他因此戒酒十天,之后却又故态复萌。
高洋驾临李皇后娘家,用鸣镝射皇后的母亲崔氏,骂道:“我喝醉时连太后都不认,你这个老婢算什么!”用马鞭乱打一百多下。即便杨愔身为宰相,高洋也曾让他递厕所筹,用马鞭抽打他的后背,鲜血浸透了官袍。他还曾想用小刀剖开杨愔的肚子,崔季舒假意说玩笑话:“老小公子在玩恶作剧呢。”趁机夺走小刀。又曾把杨愔装进棺材,用丧车运送。他还手持长矛骑马奔驰,三次对准左丞相斛律金的胸口,斛律金站立不动,高洋便赏赐他一千段丝帛。
高氏宗室的妇女,无论亲疏,高洋大多与她们淫乱,有时还把她们赏赐给亲信,又多方折磨羞辱。彭城王高浟的太妃尔朱氏,是魏敬宗的皇后,高洋想与她通奸,遭到拒绝后,亲手将她杀死。已故魏乐安王元昂,是李皇后的姐夫,其妻容貌美丽,高洋多次临幸,想纳她为昭仪。他召来元昂,让他趴下,用鸣镝射了他一百多下,元昂身上的鲜血流出将近一石,最终死去。李皇后哭泣不进食,请求将皇后之位让给姐姐,太后也出面劝说,高洋才作罢。
高洋还曾在众人中召来都督韩哲,毫无罪名就将他斩首。他制作了大铁锅、长锯、锉刀、石碓等刑具,陈列在宫廷中,每次喝醉后,就亲手杀人取乐。被杀的人大多被肢解,有的投入火中,有的扔进水里。杨愔于是挑选邺城的死囚,安置在侍卫中,称为“供御囚”,高洋想杀人时,就把他们拉出来凑数。如果三个月没被杀,就赦免他们。
开府参军裴谓之上书极力劝谏,高洋对杨愔说:“这是个愚人,竟敢如此放肆!”杨愔答道:“他想让陛下杀他,以便名留后世。”高洋说:“小人一个,我偏不杀他,看他怎么成名!”高洋与亲信饮酒时说:“真快乐啊!”都督王纮说:“有大快乐,也有大痛苦。”高洋问:“这话怎么说?”王纮答道:“通宵饮酒,不醒悟国家将亡、自身难保,这就是大痛苦!”高洋将王纮捆绑起来,想要斩首,又想起他曾救过世宗高澄的功劳,才放了他。
高洋在东山宴饮游乐,因关、陇地区尚未平定,摔杯大怒,召来魏收,当场让他起草诏书,向远近宣告,将要西征。西魏人十分震惊,常常谋划防备北齐渡陇的计策,而高洋实际上并未出兵。一天,他哭着对群臣说:“黑獭(宇文泰)不听我的命令,该怎么办?”都督刘桃枝说:“我率领三千骑兵,请求前往长安将他擒来。”高洋称赞他勇猛,赏赐一千匹丝帛。赵道德进言说:“东西两国,强弱相当,他能擒来宇文泰,宇文泰也能擒来陛下。桃枝妄言当斩,陛下怎能滥赏!”高洋说:“道德说得对。”于是把丝帛转而赏赐给赵道德。高洋骑马想冲下高岸跳入漳水,赵道德拉住缰绳阻拦。高洋大怒,想要杀他。赵道德说:“我死而无憾!我会在地下启奏先帝,诉说这个儿子酗酒癫狂,无法教导!”高洋沉默着停了下来。有一天,高洋对赵道德说:“我饮酒过量了,你必须狠狠打我。”赵道德上前抽打,高洋逃跑,赵道德追赶着说:“什么人竟敢如此举止!”
典御丞李集当面劝谏,把高洋比作桀、纣。高洋下令将他捆绑后投入水中,沉没了很久才拉上来,问道:“我比桀、纣怎么样?”李集说:“刚才看来,你还比不上他们!”高洋又下令将他沉入水中,拉上来再问,如此反复四次,李集的回答始终不变。高洋大笑着说:“天下竟有这样的痴人,才知道龙逄、比干算不上俊杰!”于是释放了他。不久后,李集又被召入宫中,似乎还要劝谏,高洋下令将他拉出去腰斩。高洋对人或斩或赦,没人能预测。朝廷内外人心惶惶,人人心怀怨恨。但高洋向来记忆力极强,加上决断严厉,群臣无不战栗,不敢为非作歹。他还能把政务托付给杨愔,杨愔总揽朝政,各项事务都整顿得有条不紊,因此当时人都说“君主昏庸于上,政事清明于下”。杨愔风度仪表出众,善于识别人才,深受朝野敬重。他年轻时历经坎坷,得志后,即使是曾给过他一顿饭恩惠的人,也必定重重报答,即便有人曾想杀他,他也不再追究;他掌管选拔官员二十多年,以举荐贤才为己任。他记性极好,见过一次的人,都不会忘记姓名。有个叫鲁漫汉的候选人自称出身低微,认为杨愔不会认识他,杨愔说:“你以前在元子思坊,骑着一头短尾巴母驴,见到我时不下驴,用方形的曲饼遮住脸,我怎么会不认识你!”鲁漫汉又惊又服。
秋季,七月初一,前天门太守樊毅袭击武陵,杀死武州刺史衡阳王萧护;王琳派司马潘忠攻打樊毅,将他擒获带回。萧护是萧畅的孙子。
七月初三,梁朝任命陈霸先为中书监、司徒、扬州刺史,进爵为长城公,其余官职不变。
起初,余孝顷担任豫章太守,侯瑱镇守豫章,余孝顷在新吴县另建营栅,与侯瑱对峙。侯瑱派堂弟侯奫守卫豫章,自己率领全部军队攻打余孝顷,久攻不下,于是修筑长围围困。不久,侯平出兵攻打侯奫,大肆劫掠豫章并纵火焚烧,随后逃奔建康。侯瑱的军队溃散,他逃奔湓城,投靠部将焦僧度。焦僧度劝他逃往北齐,恰逢陈霸先派记室济阳人蔡景历南下,劝说侯瑱投降,侯瑱于是前往朝廷请罪,陈霸先为他诛杀了侯平。七月十三日,任命侯瑱为司空。
南昌百姓熊昙朗,世代是郡中豪门大族。熊昙朗勇猛有力,侯景之乱时,聚众占据丰城修筑营栅,梁世祖任命他为巴山太守。江陵陷落后,熊昙朗的兵力逐渐强盛,开始劫掠邻近各县。侯瑱在豫章时,熊昙朗表面臣服,暗中却图谋算计他,等到侯瑱战败逃跑,熊昙朗缴获了他的战马和武器。
七月二十五日,北齐大赦天下。
西魏太师宇文泰派安州长史钳耳康买出使王琳,王琳派长史席豁回访,并且请求归还梁世祖和愍怀太子的灵柩;宇文泰答应了。
八月初六,鄱阳王萧循在江夏去世,弟弟丰城侯萧泰代理郢州事务。王琳派兖州刺史吴藏攻打江夏,未能攻克而战死。
西魏江州刺史陆腾讨伐陵州反叛的獠人,獠人凭借山地修筑城池,难以攻克。陆腾于是在城下一侧陈列歌舞艺人表演,獠人放下武器,带着妻子儿女登上城墙观看,陆腾暗中派军队从三面攻城,斩杀一万五千人,最终平定了叛乱。陆腾是陆俟的玄孙。
八月十七日,北齐主将向西巡视,百官在紫陌为他送行,高洋派持槊的骑兵包围百官,说:“我举起马鞭,就把他们全部杀死。”天色已晚,高洋喝醉无法起身。黄门郎是连子畅说:“陛下这样做,群臣无比恐惧。”高洋说:“很害怕吗?如果是这样,就不杀了。”于是前往晋阳。
九月初一,梁朝改年号为太平,大赦天下。任命陈霸先为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扬州牧、义兴公。任命吏部尚书王通为右仆射。
突厥木杆可汗向凉州借道,准备袭击吐谷浑,西魏太师宇文泰派凉州刺史史宁率领骑兵跟随,抵达番禾时,吐谷浑察觉,逃奔南山。木杆可汗准备分兵追击,史宁说:“树敦、贺真两座城池,是吐谷浑的巢穴。攻克这两座城,其余部众自然溃散。”木杆可汗听从了他的建议。木杆可汗从北道奔赴贺真,史宁从南道奔赴树敦。吐谷浑可汗夸吕在贺真,派征南王率领数千人守卫树敦。木杆可汗攻破贺真,擒获夸吕的妻子儿女;史宁攻破树敦,俘虏征南王,返回后与木杆可汗在青海会师,木杆可汗赞叹史宁勇猛果决,赠送了丰厚的礼物。九月二十四日,王琳率领水军袭击江夏;冬季,十月初二,丰城侯萧泰献出郢州投降。
北齐征调山东地区两千六百多名寡妇配给军人,其中有丈夫却被强行夺走的占十分之二三。
西魏安定文公宇文泰返回牵屯山后患病,派人骑驿马召见中山公宇文护。宇文护抵达泾州,见到宇文泰,宇文泰对他说:“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外部敌寇势力正强,天下大事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努力完成我的志向。”十月初五,宇文泰在云阳去世。宇文护返回长安,发布讣告。宇文泰善于驾驭英雄豪杰,让他们各尽其力,他生性崇尚质朴,不喜欢虚饰,通达政务,尊崇儒学、喜好古制,所有施政举措都仿照夏、商、周三代。十月初六,世子宇文觉继位,担任太师、柱国、大冢宰,出镇同州,当时年仅十五岁。
中山公宇文护,向来名位低微,虽然受宇文泰托付,但众公卿都想争夺执政之位,不肯服从他。宇文护向大司寇于谨请教计策,于谨说:“我早年蒙受先公的特殊知遇,恩情如同骨肉,如今之事,我必定以死相争。如果在众人面前确定国策,你一定不能退让。”第二天,众公卿聚会商议,于谨说:“过去皇室濒危,若非安定公(宇文泰),就没有今天。如今安定公突然离世,继位的世子虽然年幼,但中山公是他的亲堂兄,又受先公顾托,军国大事,理应归他掌管。”言辞神色严厉坚决,众人都为之震动。宇文护说:“这是家事,我虽平庸愚昧,怎敢推辞!”于谨向来与宇文泰地位相当,宇文护常常向他跪拜,此时于谨起身说:“你如果统理军国事务,我们众人就都有了依靠。”于是向宇文护跪拜两次。众公卿迫于于谨的压力,也都跪拜两次,于是众人的意见才确定下来。宇文护整顿内外事务,安抚文武百官,人心逐渐安定。
十一月初二,丰城侯萧泰逃往北齐,北齐任命他为永州刺史。
梁朝下诏征召王琳为司空,王琳推辞不到任,留下部将潘纯陀代理郢州事务,自己返回长沙。西魏人归还了他的妻子儿女。
十一月十三日,北齐主下诏说:“魏末以来,豪杰之士聚集乡兵,通过请托门路,各自设立州郡,拆分大州合并小郡,公私耗费繁多,人口比过去减少,地方官却比从前多出一倍;况且偏远地区假意归附,大多是虚假设置,百户人家的小城,就仓促设立州名,三户百姓,就凭空设置郡号,按名称核查实际,根本名不副实。”于是合并撤销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三镇、二十六戍。
梁朝下诏从江州分出四郡,设置高州,任命明威将军黄法氍为刺史,镇守巴山。
十二月初三,梁朝任命曲江侯萧勃为太保。
十二月十五日,西魏安葬安定文公宇文泰。十二月十八日,将岐阳之地封给世子宇文觉为周公。
起初,侯景之乱时,临川百姓周续在郡中起兵,始兴王萧毅将郡守之位让给他后离去。周续的部将都是郡中豪族,大多骄横跋扈,周续加以约束,众将心怀怨恨,一同杀死了他。周续的族人周迪,勇猛在军中无人能及,被众人推举为首领。周迪出身贫寒低微,担心郡中百姓不服,因同郡人周敷家族声望显赫,便屈身与他结交,周敷也对周迪十分恭敬。周迪占据上塘,周敷占据临川旧郡,朝廷任命周迪为衡州刺史,兼任临川内史。当时百姓遭遇侯景之乱,都放弃农业,聚集为盗,唯独周迪所部专心务农养蚕,每家都有盈余储备,政令教化严明,赋税征收及时,其他郡缺粮的百姓都依靠他供给。周迪性情质朴,不讲究礼仪威严,日常常常光脚行走,虽然门外排列着卫兵,屋内有歌舞艺人,他却一边搓绳子、破竹篾,一边若无其事;他不善言辞,但胸怀诚实,临川百姓都归附他。北齐从西河总秦戍修筑长城,向东一直延伸到大海,前后修筑了三千多里,通常十里设置一戍,在要害之地设置州镇,共二十五处。
西魏宇文护因周公宇文觉年幼弱小,想尽早让他登基确立皇位,以安定人心。十二月三十日,西魏恭帝颁布诏书,将皇位禅让给北周,派大宗伯赵贵持节奉送禅位册书,济北公拓跋迪献上皇帝玉玺和绶带;恭帝迁出皇宫,居住在大司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