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机器人 寻求授权(1 / 2)
确认所有设备都与女娲系统完成连接,没有任何不受控制的情况出现后,楚千澜便让陆川离开了。
就目前来看,小型智能生产线已经装备了当前最先进的机械臂,以及陆川能够获得的最精密机床。
只要有技术,有材料,这个小型车间就能生产出想要的产品。
不过,对于楚千澜来说,这些设备的精度还是低了一些。而且,这座生产线还缺少一些工人。
他返回办公室,开始整理从科技图书馆中复刻出来的资料。接下来,他准备利用智能生产线制作几台简易机器人。
楚千澜坐在办公椅上,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关于机器人的要求不断跃然纸上。
他需要的机器人并不复杂,主要作用就是在女娲系统的控制下转运货物、操作生产线以及维修升级设备。
“女娲,根据文档中的要求,生成三款核心机型参数。”楚千澜指令下达的瞬间,屏幕上立即分化出三条设计分支。
三款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在女娲系统的推演下快速成型,参数标注密密麻麻覆盖模型表面。
第一款“转运型机器人”采用轮式+履带复合驱动,机身高度仅140厘米,承重可达50公斤,配备360度激光避障传感器,定位精度误差控制在±0.5毫米,专为实验室内部材料转运设计,续航时长8小时,支持快速充电。
第二款“操作型机器人”搭载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可快速更换夹爪、吸盘等配件,重复定位精度达±0.005毫米,集成高清视觉识别模块。产线固定机械臂无法完成的工作,都将由它去做。
第三款“维修型机器人”则重点强化了检测与维修功能,还可以操作各式机床,直接制作需要的设备零部件。
三种机器人都内置数据库,可自行执行简单任务。同时还具备通讯功能,女娲系统随时可以接管控制权。
楚千澜目光在“维修型机器人”的机床操作模块上停顿:“优化维修型机器人的工具接口,兼容市面上主流的精密机床型号,同时增加微型焊接与激光切割功能,确保能独立完成小型零部件的加工与修复。”
“收到指令,正在优化维修型机器人参数。”女娲系统的电子合成音刚落,屏幕上的模型便开始动态调整,机械臂末端弹出微型焊接头与激光发射器,接口处标注出十余种兼容规格。
楚千澜靠在椅背上,指尖轻叩桌面:“生成详细的零件清单与装配流程图,重点标注核心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尤其是操作型机器人的机械臂关节和维修型机器人的视觉识别模块。”
半小时后,一份长达数百页的生产方案完整呈现,从材料规格到加工工艺,从装配顺序到调试标准,每一个环节都标注得清晰明了。
楚千澜只是扫了一眼方案,便继续下达指令,“当前目标,制作一台维修型机器人,将所有元器件拆分,按生产能力下发到旗下公司,剩余部分转发给我。”
“收到指令,正在拆分维修型机器人元器件清单,按生产能力匹配对应企业。”女娲系统的电子合成音落下,屏幕上的零件清单迅速分化成不同色块。